科學家發現胖子更容易在車禍中死亡(圖)

發表:2013-01-23 17: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肥胖人群在車禍中的死亡概率比正常體重人群要高出不少(圖片翻攝網路)

研究人員從美國死亡率分析報告系統(FARS)中調取了1996年至2008年的資料,分析了由美國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統計的死亡數據。這份數據涵蓋了美國境內所有撞車事故在發生後30天內造成的人員死亡。

數據顯示,12年間美國一共有57491起撞車事故記錄在案。研究人員只挑選了由兩輛乘用車碰撞所造成的事故,這種事故造成最壞的結果便是人員死亡,有可能是一方駕駛員喪命,也有可能是雙方駕駛員同時死亡。

為了更準確地控制變數,研究人員最終只選擇了3403起車禍作為分析樣本,這些車禍中駕駛員體重、年齡、安全帶使用情況、安全氣囊配置情況以及他們所駕駛的車型都有詳細記錄。

在所有遭遇車禍的駕駛員中,有三分之二為男性,三分之一年齡在16至24歲區間,三分之一在事故發生時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在53%的事故中安全氣囊被激活。而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數據是,所有駕駛員中46%屬於正常體重,近四成體重超標,有18%已經步入肥胖。

數據分析得出了值得引起注意的結果:駕駛員的肥胖程度越高,其死亡率也越高。

相比正常體重的駕駛員,一級肥胖駕駛員的死亡率要高21%。二級肥胖駕駛員死亡率高出51%,三級肥胖駕駛員死亡率則高出了80%。這是一個顯著的差別,正常體重駕駛員的死亡率比肥胖駕駛員要低得多。

從性別上劃分,女性肥胖駕駛員的死亡可能性又更高一些。相比正常體重駕駛員,一級肥胖女駕駛員死亡率高出36%,二級肥胖者的此數據要高上一倍,而對於那些達到三級肥胖的女駕駛員來說,這個數據又翻了一番倖免的概率微乎其微。

關於肥胖等級的劃分,世界衛生組織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評判標準。BMI的計算公式為 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比如一個身高175cm、體重70kg的成年人,其身體質量指數為70kg/(1.75m^2)=22.9。肥胖等級的定義可見下表:
肥胖等級的定義肥胖等級的定義

但是,瘦子們也別高興太早——根據分析結果,容易在車禍中喪命的不僅有肥胖人群,體重過輕的駕駛員與正常體重駕駛員相比,在車禍中喪身的可能性也更大。

統計結果顯示,不同的車輛種類、撞車方式及正確使用安全帶與否對死亡概率的影響並不顯著。因為,所有在撞車事故中遭受致命傷害的駕駛員中有三分之一未正確係上安全帶。

研究人員認為,肥胖駕駛員在車禍中死亡率更高的原因在於,由於一層肥厚脂肪的存在,安全帶無法將駕駛員良好地固定在座位上。車禍發生時安全帶會陷進肥肉裡,駕駛員又會向前運動一小段距離。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胖子們身體或多或少不夠健康,導致了車禍發生後他們的生命力不如正常體重的人頑強。

即便更高的死亡率或許是因為肥胖帶來的健康隱患引起的,研究人員依舊認為汽車廠商在設計車型時並未考慮到胖子司機們的體形與正常人不大一樣,因此造成了安全問題。隨著肥胖人口日益膨脹,關於肥胖和車禍死亡率之間的研究勢必進一步深入,而汽車廠商也許真會將車型分割為「胖子版」與「瘦子版」。

在接受果殼網採訪時,該項目的主要研究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湯姆·賴斯(Tom Rice)博士表示,儘管他們所採用的數據中僅有駕駛員的信息,但他相信,該項研究的結果適用於所有乘坐車輛的成年人,無論他們是駕駛員還是乘客,無論車型是小型車、貨車還是卡車。 在回答果殼網關於肥胖人士該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不在車禍受傷時,賴斯博士強調:「重要的不在於是否繫了安全帶,而在於是否正確地繫好了安全帶。」正確的安全帶系法是將安全帶緊貼軀幹,並收於衣服下擺處,最理想的狀態是安全帶能夠緊貼骨盆部位。在發生車輛正面撞擊時,正是安全帶與骨盆的接觸防止了人體的前向動勢。對於一個正常或較瘦體型的人來說,這樣系安全帶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是對於肥胖人士來說,大肚腩會成為一大阻礙。「所以千萬不能將安全帶簡單的繞在肚子上,而是一定要從肚子下方繞過去,這樣可能不太舒服,但當車禍發生時,這樣繫上的安全帶能提供更大的約束力。」賴斯說。

来源:果殼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