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艦挑釁 意在引誘日本先出手?(圖)


美國關切 呼籲中國克制

中國軍艦上月接連在釣魚臺海域附近,針對日本自衛隊艦艇和直升機,發動兩次形同「攻擊預告」的雷達瞄準,引發美國關切,呼籲中國克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雖表示「看了報導才知道」,但澳門軍事專家分析,此舉應有上級授意。日本專家則認為,中方不斷挑釁,用意在於引誘日本先出手,以便「師出有名」。

中艦雷達鎖定日艦 冷戰後首次

儘管日本自衛隊艦艇在冷戰時期也曾多次遭遇蘇聯軍艦雷達瞄準,甚至炮口對準等挑釁行為,但日本政府五日主動公布遭中國軍艦雷達瞄準,卻是冷戰結束以來的首次。在日中兩國因釣魚臺紛爭而關係緊繃的情況下,這種「臨戰態勢」格外引人注目。

雷達瞄準 形同「攻擊預告」

日本媒體報導,軍用艦艇通常搭載三種雷達,第一種為航海用雷達,用來掃瞄周邊的船艦或漁船;第二種為對空監視用雷達;第三種則是射擊用的射控雷達。一般執行巡航任務的軍艦不會使用射控雷達,射控雷達瞄準的動作等於「攻擊預告」。防衛省官員表示,一旦被雷達瞄準後,就算被瞄準方先發動攻擊,在國際法上也站得住腳。

對於中國軍艦此舉,日中港媒體六日出現各種不同解讀。日本學者茅原郁生指出,雷達瞄準應是中國軍艦現場指揮官為求表現而獨斷專行,但澳門軍事專家黃東認為,雷達瞄準不但極為敏感,而且也可能暴露己方的軍事機密,沒有獲得上級同意不可能獨斷專行。日本軍事記者宮崎正弘也指出,中方不斷挑釁,用意在於引誘日本先出手。

事實上,據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曾向全軍下達「準備戰爭的命令」,解放軍少將羅援也透過國營中央電視臺嗆聲,聲稱若日本對中國軍機使用曳光彈,中國將回敬雷達瞄準。由於羅援被視為「太子黨」人馬(中共情報元老羅青長之子),這番言論也被視為某種程度上代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授意,企圖以「臨戰狀態」迫使日本讓步。

弔詭的是,中國軍艦在十九日首次向日本自衛隊直升機進行雷達瞄準後,日本執政團隊的公明黨代表山口那津男,二十二日應中方邀請訪問北京,二十五日山口與習近平會面並轉交首相安倍晉三的親筆信,日中緊張關係出現緩和跡象,但三十日中國軍艦又再度向日本自衛隊護衛艦雷達瞄準。

習近平顯然對安倍採取軟硬兼施的策略。日本媒體報導,山口訪中前,安倍已接獲自衛隊直升機遭雷達瞄準一事,卻按兵不動。日方這次主動公布雷達瞄準消息,訴諸國際輿論,也同時暴露日本自衛隊船艦巡航釣魚台海域的現況,有別於民主黨時期要求海自船艦避免進入釣魚臺一百一十二公里海域的政策。

原標題:釣島風雲 中國軍艦挑釁 意在引誘日本先出手?


BBC中文網專家:中國軍艦鎖定日艦是「表態」


溫州號護衛艦

圖為被日本指責使用火控雷達對準日本驅逐艦的中國海軍溫州號護衛艦。

臺灣《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社長畢誠倵向BBC中文網分析說,中國軍艦在東海雷達鎖定日本軍艦是種表態。

畢誠倵說「火控雷達」(射控雷達)是用來瞄準並追蹤可能敵人的雷達,這種雷達能將敵人的位置和武器系統聯繫在一起。

武器雷達

而對方的預警系統在搜尋到雷達波之後也會收到警告,提醒預防並且準備反擊。

不過畢誠倵說,雖然中國軍艦的火控雷達對準日本自衛隊的軍艦,看似敵意行動,但是艦上火炮或者導彈之類的武器並沒有進入發射狀態,因此應該是種表態。

他說,這並不意味著雙方會一觸即發或者是擦槍走火,因為艦長也要等待上級指示和下令,不會自行發動攻擊。

但是也不排除未來日本也有採取相同的做法,一來一往之下就提升了因為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亦即港臺所稱的釣魚臺列島)而引發的東海緊張局勢。

畢誠倵表示,就他看來,因為雙方都知道一旦動武,沒有任何一方會獲利,最後還是要美國出面調解,通過外交談判來解決。

艦隊訓練

日本方面說,中國的連雲港號以及溫州號護衛艦,上週在東海的公海範圍以火控雷達對準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夕立」與「大波」兩艘驅逐艦。

中國的媒體先前就報導稱,一支中國海軍艦隊在一月底從青島出發、前往西太平洋進行包括宣示主權在內的多項海軍演練。媒體也報導稱,這支艦隊將經由日本南方的宮古海峽前往目的地。

從報導的圖像和畫面來看,艦隊當中包括了涉及這次事件的連雲港號和溫州號兩艘軍艦。



来源:自由電子報 BBC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