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觀察:禽流感焦慮

發表:2013-04-05 08: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重新出現禽流感。禽流感這類涉及公眾生命安全和重大公共政策的事件給公眾、政府和新聞媒體(中國媒體和世界媒體)帶來的挑戰是多方面的。

*官府公信力受挑戰*

禽流感首先是對中國政府公信力的挑戰。鑒於中國政府制度性地、習慣性地隱瞞或歪曲宣傳涉及公眾利益和公眾健康的重大新聞,中國政府及其控制下的新聞媒體讓中國公眾無法相信。

最新的禽流感緊接著出現在上萬頭死因不明的(或按照官方的說法就是在不冷的冬天裡凍死的)死豬大批湧入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市水源黃浦江水源之後。

中國當局在死豬問題上顧左右而言他,無疑加劇了中國當局的公信力問題。

死豬給中國當局,尤其是上海市當局在應對禽流感這類公共事件時所迫切需要的公信力造成的損害顯而易見,如以下來自中國微博用戶最多的新浪微博的一則評論所顯示的:

@fen1234:上海衛生和疾控部門為了證明沒有延遲通報,對H7N9的檢驗用了20天!同是上海衛生疾控部門,為了證明禽流感與黃浦江死豬無關,僅用了一天時間!凡是能為你們開脫的,你們無所不用其極,飛速完成;凡是與老百姓生命健康有關的,為了維穩和政治需要,還有你們的仕途,能遮掩就遮掩,能隱瞞就隱瞞。

上海市當局至今堅持說,撈起至少一萬三千頭死豬的黃浦江水質作為飲用水依然良好,有些指標甚至好過去年。這種說法成為國際笑柄,也讓中國公眾欲哭無淚。許多中國公眾指出,上海市當局的這種說法只能證明以下兩件事情之一,這就是

1)上海當局並沒有撒謊,這是因為中國的水質標準如此之低,以至於水源地浸泡過一萬三千頭死豬之後依然能水質達標,甚至是好於去年;或者

2)上海市當局已經進入瞪著眼撒謊也毫不臉紅的佳境。

在這樣的時候,上海以及死豬來源地浙江發生了致命性的禽流感。於是,上海和浙江當局發出的官方聲明和通報也就受到廣泛懷疑。在禽流感造成的死亡病例當中,有來自浙江省會杭州的病例。

在禽流感消息傳來的同時,中國微博上出現的一則民間自媒體報導得到大量的轉發,更是凸顯出中國官方的公信力欠賬驚人,讓中國公眾難以相信:

@民告官很難:【謠言變成真相】從3月9日起,網傳「不明疾病在杭(杭州)傳播」致人死亡。杭州認定該微博造謠,博主被行政拘留。 4月3日,浙江省衛生廳通報,杭州確診2例H7N9禽流感病例,男性患者洪某,3月7日左右發病,27日上午死亡。

死豬到底是怎麼回事?浙江當局為什麼對流傳於民間的「不明疾病在杭傳播」的消息如此敏感、以致要抓人?從現在來看,浙江杭州當局所說的「微博造謠」顯然並不是造謠,並沒有錯;錯的看來是杭州當局。這到底是又是怎麼回事?

對這些涉及公眾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危的消息,中國當局諱莫如深。這種做法顯然無助於挽救或提升中國當局的公信力。

*多重挑戰交織*

報導禽流感這樣的話題顯然是媒體、無論是中國媒體還是世界媒體共同的難題。在任何國家,恰如其分地應對禽流感這樣的傳染病,對公眾、對新聞媒體、對政府都是重大挑戰。這種挑戰是多重的,而且是相互交織、相互影響、錯綜複雜的。簡單地說,這種挑戰至少包括四個方面:

1)對媒體的挑戰;這其實是新聞學上的一個大難題---普通的流感每年在全世界造成幾萬人、上十萬人死亡,但不能構成可以引人注目的新聞;禽流感在過去的10年裡在全世界造成了360來人死亡,卻是鋪天蓋地的大新聞;新聞的分寸如何把握?這是一個要命的問題,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還是自由的香港都沒有解決好,因為這裡面牽涉新聞報導會導致過度反應和反應不足的問題,兩種反應都能導致公眾無端受害;

2)中國的新聞媒體在這方面面臨的挑戰特別嚴重,特別難解決;因為媒體是中共及其政府掌握的,中共及其政府被認為常常是蓄意欺騙公眾,公眾難以相信政府對公眾實話實說,難以相信政府控制的新聞媒體發布的是真正的新聞,而不是黨和政府的宣傳;於是,不能掌握充分信息的中國公眾總是難以對禽流感之類的公共衛生事件作出恰如其分的應對;

3)公共衛生政策問題關係公眾生命安危,關係公眾重大利益;政府必須有公信力才能獲得比較滿意的解決(完美的解決永遠不可能);但中國政府公信力破產,所以,恰如其分地應對公共衛生問題在中國特別困難,因為公眾感到難以相信政府,即使是政府說實話也不相信;

4)公共衛生問題也牽涉基本的科學問題,牽涉正確認識客觀世界、作出適度反應,既不要過度,也不要不及;過度的反應造成的危害往往容易大大超過傳染病造成的危害(有關的典型案例,見4月3日的美國之音「世界媒體看中國:禽流感再現」);不及的反應造成的危害,最好的例子則是當年的致命性薩斯病---中國政府成功地長時間隱瞞疫情,不作出應當作出的反應,讓無辜的人蒙在鼓裡無端受傳染,導致疫情傳播到世界許多國家;這一次公眾還是懷疑中國政府又在玩貓膩,掩蓋事實,不作出應當作出的反應。

由於中國當局和當局控制的新聞媒體缺乏公信力,在發生禽流感這樣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中國當局跟中國公眾的溝通就變得特別難,甚至變得近乎不可能。

*中國的特殊困境*

在發生急性傳染病這樣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政府、媒體與公眾的恰當溝通以及恰如其分的應對,這對任何國家的政府、媒體和公眾都是重大的挑戰。但這種挑戰在中國特別嚴重。

中國官方權威通訊機構新華網4月3日發表的一則報導,似乎在無意中相當充分地展示了這種挑戰在中國的特殊嚴重性:

「新華網上海4月3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3日下午前往上海市疾控中心,聽取各方專家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防控工作的建議。韓正說,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職能部門要第一時間將權威準確信息向社會公布,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回應社會疑惑,回答群眾關切。」

新華網的這種報導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可以讓民主國家的一般讀者迷惑不解。這些可圈可點之處包括:

1)中共一個地方首領居然是地方政府的太上皇,可以任意發號施令;

2)中共高級幹部好像也是公共衛生問題和公共關係問題專家,可以信心十足地發號施令;

3)「職能部門要第一時間將權威準確信息向社會公布,」這本來是對公眾負責的政府必須做的事情,但在中國居然需要中共地方首領下指示。

但撇開上述這些可圈可點之處不談,從新華社的報導來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顯然是含蓄地承認,中共上海市委和政府與公眾的溝通有相當的障礙。

在這種富有中國特色的障礙中,佔壓倒多數的中國公眾最擔心的是政府不管百姓的死活,擔心政府的反應不及(韓正實際上也間接承認了中國公眾的這擔心),而不是擔心政府有可能反應過度。

於是,世界媒體就不得已地擔當起一部分告誡中國公眾要警惕反應過度的任務。例如,法新社4月3日發表報導指出,從2003年到今年3月,最常見的禽流感H5N1病毒在全世界只是造成360人死亡;而美國之音則報導說,每年的普通流感僅僅在美國就常常造成上萬人死亡。

這樣的消息假如是中國官方控制的新聞媒體發布,中國公眾就會傾向於認為政府又是在愚弄、糊弄公眾,又是在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由於中國當局實行新聞封鎖,一般的中國公眾不能自由地收聽、收看或閱讀法新社或美國之音這樣的國際媒體的新聞。因此,在不能自由地獲得不受當局操縱控制的信息的情況下,禽流感這樣的公共衛生事件顯然給中國公眾造成了額外的焦慮

*中國公眾的焦慮*

中國公眾通過新浪微博發表的言論顯示,他們目前深陷焦慮狀態。以下是北京時間4月4日夜間從新浪微博隨機抓取的幾則微博貼:

funride自我標準成功學:國外的報導說,H7N9 禽流感很可能只是噩夢的開始。不明白為什麼官方從2月份到現今一直捂著,當局不能再像當年sars那樣隱瞞真相,而應該讓更多的民眾知道瞭解真相而加以防範。

@愛幻想Love_fantasy:認真思考真的覺得可怕。死豬出現的時候,死鴨出現的時候,眼睜睜看著媒體(香港還是日本)說存在禽流感的可能,為什麼沒有處理。出現禽流感之後,報導強調著沒有sars嚴重,人與人不會傳染,可是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在上升(聽說還有所隱瞞)感染人群基本是江浙滬,那是不是死豬事件沒有處理好導致呢?還有所隱瞞)感染人群基本是江浙滬,那是不是死豬事件沒有處理好導致呢?

@唐恬:不要跟我說隱瞞疫情是為了不引起恐慌,最容易引起恐慌的是未經證實的空穴來風,就跟當年大家哄搶盒飯一樣。該預防預防,該警示警示,該隔離隔離,難麼?欺上瞞下

@徐小包 :正在看央視新聞24小時,主持人正在報導禽流感事件,突然戛然而止,請問這是想隱瞞什麼嗎?

@魯瀟蔓 :黃浦江死豬是否與H7N9有關係的檢驗結果應及早公布,並對公眾盡快做出說明,面對高危疫病最可怕的就是隱瞞,從而貽誤防治時機、加劇恐慌。

顯然,在中國目前這種特殊國情下,在中共當局不願意通過拋棄媒體控制的方式來提升自己和媒體公信力的情況下,中國公眾只能繼續生活在這種焦慮狀態中。

(有刪節)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