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民間環保組織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2012年全國31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排名中,北京位居倒數第二,蘭州連續第四年排名墊底。報告主編敦促當局反省城市化發展思路。
中國民間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公布了年度環境綠皮書《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3》。這份長達400多頁的報告旨在對2012年全國環境公共事件、中國各大江湖流域、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及31個城市和省會空氣質量進行了評估。
「首堵」北京
甘肅全國最差
週四(4月11日),該組織在北京公布的這份報告中著重介紹了2012年全國大中城市空氣污染排名。報告主編劉鑒強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介紹說,排名靠後的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北地區的重工業化城市,例如甘肅蘭州比北京的倒數第二還低,連續四年成為全國最差空氣質量城市。
報告顯示,全國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是海口、然後是昆明、拉薩、福州、廣州,上海排在第九位。
劉鑒強接著介紹說,報告也注意到在一些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迅速的城市裡,其空氣污染程度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去年中國部分城市的空氣質量嚴重惡化,尤其是天津和成都。成都由2011年底19位,下滑到去年的第28位。天津由2011年第17位,下滑至去年的26位。
劉鑒強分析說:「就拿北京和天津這個京津冀工業圈來說,那裡的確有很多目前沒辦法馬上解決的問題。根據一個統計數字顯示,京津冀工業區600公里之內的燃煤量是整個美國燃煤量的總和。此外,包括周邊的山西和內蒙古這些地方的工業也是相當集中,污染問題十分嚴重。」
解決空氣質量先要扭轉城市發展思路
他認為,要改善這些地方空氣污染的首要任務是解決工業、燃煤和汽車造成的污染,提高油品質量。劉鑒強不認為,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空氣污染主要來源於外地人口過多。他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北京當局要扭轉城市發展的思路,
「現在的問題是:你是先要GDP,還是先要環境,還是兩者協調?不把整個中國發展的思路扭轉過來的話,這些問題都是不可能解決的。因為政府一旦要決定下馬某一個工廠,或者關閉某個燃煤廠,他立即會想到當地的工業沒辦法發展了。這個思路先要轉變。」
工業化進程加速
小城市比大城市更糟糕
此外,劉鑒強還警告,其實人們看到的只是直轄市和省會一些城市的污染報告。實際上,在中國受污染最嚴重的是中小城市,而不是大中型城市。不管是在山東、江蘇、河南,不管到哪裡中小城市的污染是越來越嚴重,「因為政府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治理北京、廣州、上海,但那些小地方現在也正拚命發展經濟、建工廠、造汽車,因此污染問題亟待解決。」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