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七條」暗示中國樓市調控新思路

作者:尹中立 發表:2013-12-16 14: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2月16日訊】新一屆中國政府終於打破對樓市調控的緘默。北京市政府本週出臺「京七條」,引發廣泛關注,各參與方都希望從中揣摩上層意圖。如果說「京七條」代表了新一屆政府的調控方向,那麼與此前幾輪調控相比,最明顯的差異在於,重點從「調需求」轉向「調供給」。

10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召開發布會,出臺「京七條」,其核心內容是「自住型商品房」政策。這一政策限定此類住房的價格低於同時段同品質的商品住房約30%,建築面積以90平方米以下為主,五年內原則上不允許轉讓,五年後轉讓所得收益30%上繳政府。北京市計畫今年向市場投放2萬套這類商品房,明年投放5萬套。

近十年來,中國政府幾乎每年都要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但效果甚微。無論是2005年的「國八條」還是2006年的「國六條」、2010年的「國十條」,都貫穿著一個思路——通過抑制需求來控制房價。抑制需求的辦法無非是增加交易環節的稅收、提高投機性需求的貸款首付比及利率,更激進的手段就是「限購」。同樣,為了抑制土地價格上漲的速度,上一屆政府的主要思路是控制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來源,迫使房地產開發商在資金壓力下減少囤積土地,並加速出售已經完工的房子。

事實表明,通過抑制需求來控制房價,難以奏效。尤其是控制房地產開發商資金來源的做法,雖然在短期內能抑制土地價格,但中長期看此舉減少了住房供給數量,加劇了房價上漲的壓力。

從「京七條」看,新一輪房地產調控借鑒了這些教訓,把重點轉向了增加供給。

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又一特色,是關注地區間差異,發揮地方政府作用。過去的每一次房地產調控,都是國務院或建設部出臺政策,然後由各地制定細則。而新一輪調控主要由地方政府唱主角。最先出臺政策的城市是深圳,北京次之,估計上海、廣州等幾個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也會有相應動作,而大多數二、三線城市則預期不會有新政出臺。

不部署全國統一的調控政策,是由當前樓市形勢決定的。儘管從統計數據看,房價仍呈現全國普漲態勢,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上漲速度和幅度明顯高於其他城市。截至三季度末,「北上廣深」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都超過了20%,而大多數二、三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的同比漲幅大多為10%左右。從銷售情況看,「北上廣深」出現了「日光碟」,而不少三、四線城市的住宅出現了滯銷。可見,地區間的差異決定了出臺全國統一的調控政策已無必要。

儘管此次調控借鑒了過往經驗,但我仍然對其成效抱謹慎態度:

一是,中國貨幣擴張仍然過快,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國政府左右的,不是中國政府能夠主宰的。只要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持續,中國貨幣快速擴張的勢頭就難以結束,房價當然難以控制。

二是,不合理的土地出讓制度。房價上漲與土地財政有直接關係。現行的土地出讓制度規定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土地不能進入市場,只有地方政府才有資格出讓土地。此項不合理制度導致地方政府成為土地的超級壟斷者,土地價格一定是易漲難跌,房價當然就是水漲船高了。

美國的貨幣政策仍然充滿變數,中國土地出讓制度變革同樣充滿變數。中國房價當然也存在變數。

来源:《金融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