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流:民國情結,臺灣情思(一)(組圖)

作者:鐵流 發表:2014-02-15 19: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02月15日訊】我們這一代人是民國遺民,對民國總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1949年國民黨撤出大陸退守臺灣,十五歲的我,在一家茶葉店當學徒,應屬地地道道的工人階級,是擁護中共政權的翻身對象。自然憎恨奉行「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一政黨」,腐朽反動的國民政府。沒有想到,隨著歲月的流失,對那個離去的政府越來越留戀。我常常問自已:如果在國民黨蔣介石統治下,中國大陸會不餓死三千七百多萬老百姓?我會不會因一篇文章蹲23年大牢?會不會有那麼多善良的知識英精,被殺害、被流放?在那黑暗專橫、血腥殘暴毛澤東主政的年代,我這個「翻身者」每逢「雙十」就低低吟著陸游的詩: 「三萬里河東入海,九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北望王師又一年。」

毛死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形勢大變,經濟飛躍發展,兩岸也由戰爭對峙轉為和平相處,發展經濟相互競賽的政體。一個時候臺灣以亞州「四小龍」遙遙領先,接著大批台商來大陸投資建廠,興辦實業,成了高一個等級的中國人。於是臺灣在我心中產生了不少的迷,總想親自去看一看,可兩岸互控管得十分嚴格。商人為經濟利潤從來不管政治不政治,總會巧妙地突破封鎖線,用第三國通道撘起了一座交流的橋樑。早在2002年,通過一家旅行社組團從泰國轉道去了臺灣,8天環島游團費高達18000元人民幣,行動極不自由,成天坐在車上看風景,無法瞭解臺灣。

臺灣開啓了15天的「自由行」。今年一月一日,我們全家三口從北京直飛臺北桃園國標機場,10天的自由自在的走訪,滿足了我魂牽夢繞的民國情結。

從北京到臺北桃園機場三小時航程,出得機場後我們趕乘大巴去信義路二段西尚旅店下塌處。大巴下了高速進入市區,給第一印象是馬路狹窄,建築陳舊擁擠,橫橫豎一街的各式各樣繁體廣告商牌,有點像回到了40年代的成都。辦完入往手續放下行李,得知臺灣總統府逢節日對外免費開放,我們便急急忙忙叫上的士,向總統府直奔去。

臺灣總統府相當於北京中南海,是最高的中央權力機構,能免費讓遊客參觀,真不敢想。我在北京呆了25年,從未邁進過中南海的大門,那裡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是重兵把守的禁地,沒說進去,在門前多停留三五分鐘,便立即遭到便衣警察的盤問,而不呌「人民國家」的國民政府,卻能讓你進去兔費去參觀,可想我們一家三口激動興奮之情!

臺灣總統府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正大門面對凱達格蘭大道。該建築正面(東向)重慶南路,背面(西向)博愛路,北向為寶團慶路,南向為貴陽街。這個呈日字型的建築,原是日本殖民時期的總督府,始建於1912年,並於1919年竣工。這裡始終是臺灣的權力中心之所在。和中國傳統坐北朝南的建築不同,它是坐西朝東,共有五層,中央有60公尺高塔,是鋼筋水泥及磚石造建築物,這裡共有大小廳室300多間,約可容2000多人在此工作。「總督府」堪稱當時臺北第一高樓。


圖一:總統府外觀

參觀總統府的人自覺地排成隊,手續一點不複雜,護照身份證均可,再有就是接受電子儀器檢測,凡手提包都得兔費存放。在排隊時,年輕服務的女志工,依次向參觀人發放臺灣總統馬英九拜年的紅包與市長郝龍斌馬年祝詞。這雖是一紙,使人感到臺灣官員無時無刻不惦記著老百姓,尊重老百姓,令人真有國家主人之感。我想大陸政府若能這樣,何須一年花7000億去維穩,更不會有如蟻的訪民四處投訴告狀。

我們拾級進入總統府門廳,眼見高低錯落的房屋一層一層緊密相連,結構嚴謹,造型對稱,設計精細。總統府內隨處可見高聳的圓柱,雅緻的雕飾,深邃的迴廊,精巧的拱門,充分表現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之建築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它曾遭受轟炸,嚴重毀損,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後,於次年重修完成,當時為慶祝蔣公六秩華誕,改稱介壽館,民國三十八年中央政府播遷來臺後,便以此館作為中華民國總統府沿用迄今。在那挑高十六.五公尺的敞廳,廳內上方聳立環抱約兩米余的高柱,柱頂雕飾,精鑿細琢,美不勝收,光可鑒人的花崗石地板,融合了精良建築技術和藝術創作的結晶。廳分前後,前敞廳中央豎立著先總統茲公銅像供參觀貴賓瞻仰致敬,後敞廳設有一座「T」字形樓梯,梯頂則為國父銅像襯以國徽及藍白紅三色光芒,莊嚴肅穆賓客來訪時,多在梯前與總統合影留念。

總統辦公室位於總統府四樓,是李總統擔任副總統時即使用的辦公室,旁邊緊連著武官室與小型會客室。在僅約九坪大的辦公室裡,擺設簡樸,窗明几淨,除了辦公桌及兩側大型書櫃外,另擺置一套小型會議桌椅,辦公桌後方右側豎立著一面國旗,左側則為一面三軍統帥旗。桌椅旁有一座落地的地球儀,而牆邊的書櫃上放有李總統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時所寫的博士論文和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頒贈的一幀簽名玉照,牆面並懸掛兩面世界地圖和中華民國全圖,整個陳設簡單、典雅。室內色調淡雅柔和,佈置簡單樸素,為總統接待各國元首及中、外賓客之場所。前壁中央有一座西式壁爐,古意盎然,對應的壁上有一幅國父賜贈先總統蔣公的墨寶對聯:「窮裡於事物始生之處,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配合莊重典雅的擺飾,提供賓主最佳的會談氣氛。又稱介壽堂,是一個可容納四百多人開會的場所,正上方懸有革命元老吳稚暉先生於民國四十一年八十八高齡時,親題「介壽堂」三字的篆書匾額,挑高約八公尺的拱形屋頂結構精巧,兩旁開啟八個弧形天窗,會場四周襯飾著十二盞樸實典雅的壁燈,各項中樞重要慶典集會,包括茶會、介壽館音樂會均在此舉行,另外當外國元首訪華時,亦在此設國宴招待。

介壽館的中庭目前分成南、北兩苑,分列於總統府東西向中央軸線的兩側,由於兩苑位於館樓之中心區,整個庭園綠地,不僅提供了良好的視覺享受與員工心靈休閑之處,而且對於局部微氣候之改善,亦有相當之助益。

北苑之設計構想主要是源自我們的國花──梅花,以梅花的五花瓣為造型;而南苑之基本構想則是源自於國徽──十二道光芒,各以花崗石板做放射狀同心圓圖案花紋之處理。而兩庭苑中心則均以臺灣稀有的保育植物──臺灣油杉為精神指針,配合花臺與魚池水景設計,達到趣味與變化並以彰顯松柏長青之意象。

雖然總統馬英不在現場接待訪客,介壽館旁卻擺有馬英九一幅模擬像,供大家留影拍照。參觀者爭相上前合影,我也擠上前留下這一鏡頭。合影時我在想:中國大陸領導人為什麼不跟進學一學?不准許人參觀中南海,可否在天安門廣場擺上幾福模擬像,供每天如潮的遊客留影作紀呢。中國的領導人不會這樣做,他們定會認為有失為官的尊嚴,怎麼能與百姓平起平坐,這樣還有威嚴嗎?

他們要的是威嚴而不是親民,臺灣要的是親民而不是威嚴。因為只有他們親民、服務於民,才能贏得百姓手中的選票,而大陸領導根本不屑於老百姓手中選票,他們的官位是黨給予的,人民算個什麼?今日臺灣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民主國家的樣板,這大概是個最重要的原因。查歷史,自辛亥革命滿清遜位後,不論是北洋政府還是民國政府,中南海都是向民眾開放的公園,任人遊覽,任人休閑,沒有想到從「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那一天起,再次成為皇家宮闈。這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

2014、2、12日於休斯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