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多少人能記得楊波濤是誰?

作者:蕭銳 發表:2014-03-03 22: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03月03日訊】楊波濤,37歲,河南商丘人,其被控系2001年商丘某強姦殺人碎屍案的嫌疑人,一關就是十年。十年間,商丘市中院判了兩次死緩、一次無期,三次判決均被河南省高院撤銷併發回重審。2013年8月,商丘市檢察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撤回起訴,六個月後被「取保候審」。

又是一起這樣的案子,證據嚴重不足,甚至除了刑訊來的口供,根本就談不上有證據,但這並不妨礙一個公民被長期羈押、人身遭遇非人虐待和摧殘。「十幾個晝夜不能睡覺,被拳打腳踢、強灌屎尿、揉捏睪丸,鬍鬚、腋毛和陰毛全被拔光」,這些只存在於當事人講述中的遭遇細節,聳人聽聞,讓人難以置信(當然,也不可能有存在於紙面上的證據去佐證),卻極有可能最終無法啟動任何相關的調查和追責程序。

沒有人能完全體會當事人及其家庭的苦痛,在楊波濤口中曾對其進行刑訊的公安局長,在楊被關入看守所7年後也因受賄等刑事犯罪鋃鐺入獄,那些具體到個人的怨憤甚至已然無以追索。一個人撞上冤獄,等待他的是漫長的煎熬,從肉體及至精神,還有一個甚至幾個家庭要注定為此付出代價,且無從償還。不停地申訴、上訪、被遣返,這些可以用一個一個詞去概括的人生經歷,卻無法用詞語去真的體會。都是人命關天的事情,卻為何每一個身處其中的辦案人員、負責人、把關者、監督者,都可以無動於衷,而且極有可能無須為此付出丁點兒代價?

或許幾天之後,公眾已不記得楊波濤的遭遇,因為最近兩年,類似冤假錯案的公民遭遇,人們見得太多,而且情節是如此雷同。不同的偵辦機關、機構和人,對待公民的自由、人身和尊嚴問題,如同兒戲,如出一轍。需要明確的是,新聞有疲憊期,一些曾經熱極一時的新聞事件,不再那麼密集地出現在公眾視野,可能並不都是因為問題得到了根治,玉宇澄清,而往往歸因於某種信息獲取上的疲憊。它們可能還存在,甚至並無實質性改觀。

當社會關注變得疲憊,制度糾錯的能力和機制便顯得尤為重要,可預期的糾錯能力,不因公眾圍觀與否、媒體報導與否而區別對待。從個案抽象出普遍性、代表性的問題,進而尋求制度性的反思與解決,這是值得肯定的制度改良路徑,然而過於抽象地尋求制度反思,空對空地探討各類問題,必須有重新回到個案的能力。重新回到個案本身的解決,以及對當事人不堪處境的觀照,同樣值得重視。

防範和糾正冤假錯案問題,在2013年的一整年時間裏,公檢法司各類法律部門出臺了各種各樣制度性的規範,但具體到楊海濤案,或者之前的浙江叔侄案,是否真的能夠行之有效地得到實施?案件複查程序進展如何,追責程序最終是否能夠啟動,防範新的冤案產生重要,讓舊的冤案完整收穫這份遲到的正義,同樣重要,且越來越重要。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