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賢相錄:唐初名相「房謀杜斷」(圖)


相者,原為輔助之義,後引申為輔助國君,管理國家政事者稱為相。在春秋時候,「相」一詞已出現,但非為官職,只是代表居於輔助國家的地位。據《史記•秦本紀》載,至戰國時,秦「初置丞相,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相」始為正職。

《荀子•王霸》曰:「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飾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勞,論其慶賞,歲終奉其成功,以效於君,當則可,不當則廢。」

丞相是中國古代輔佐君主、總攬全國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為百官之首,統領外朝官員。天下百官奏事,須經丞相,而重要政策亦須由丞相領銜奏請;對於郡國百官則有考課論賞及任免之權,並需收閱各地「上計」。換言之,丞相是朝廷上行政權力最大,助天子理政之最高負責人。《漢書•百官公卿表》嘗簡言其職掌為「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然則,何謂賢相?自古以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或曰,在相位之治世名臣者;或據《荀子•富國》云:「若天兼而覆之,兼而愛之,兼而制之,歲雖凶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餧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或舉明代焦竑《玉堂叢語•文學》語:「承上問而不蔽下臣之美,賢相之盛節也。」另又有《曾國藩家訓》曰:「古之聖君賢相,若湯之昧旦丕顯,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繼日坐以待旦,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中國數千年來,朝代更迭,賢相輩出,且看下文一一道來。

房玄齡 - 明達寬厚 敏行慎吉 

房玄齡(公元579∼648年),名喬,山東齊州臨淄(今山東濟南)人,唐代初年名相,也是唐朝開國功臣。房玄齡自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他少年時代曾隨父親去京師,當時隋文帝當國,天下寧晏,一片繁榮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齡已經對世事有精到的分析,他看出天下將亂的徵兆,私下對父親講:「隋帝本無功德,只知誑惑百姓。而且他不為國家長久之計,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終會互相誅夷傾軋。現在國家康平,但滅亡之日翹足可待。」

十八歲時,房玄齡於本州舉進士,獲封羽騎尉,並於秘書省擔任校讎。素以知人見稱的吏部侍郎高孝基曾經見到房玄齡的舉止言談,對當時的尚書左丞裴矩說:「僕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為國器,但恨不見其聳壑昂霄雲。」

由於父親常年臥榻重病,房玄齡一直侍奉左右,盡心料理藥品與膳食,百餘天「未嘗解衣交睫」,為人極其孝順。秦王李世民領兵過渭北,房玄齡謁於軍門投靠。兩人一見,便如平生舊識,馬上任其為記室參軍。房玄齡為報李世民知遇之恩,竭盡心力籌謀軍政事務。每攻滅一方割據勢力,軍中諸人都全力搜求珍寶異物,唯有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謀臣猛將,與之潛相申結,各致死力」。在擊破王世充後,玄齡認為張亮「倜儻有智謀」,遂推薦給李世民,任秦王府車騎將軍,「委以心膂」。其他諸如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節,可倚大事」的李大亮,「聰明識達,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都是經房玄齡舉薦以後才受到李世民重用的,後都位至卿相。因此,一些猛將謀士紛紛輻輳於秦王府,致使秦王府人才濟濟。府中的謀臣猛將,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齡推薦之恩。李世民曾頗為感慨地說:「漢光武得鄧禹,門人益親。今我有玄齡,猶(鄧)禹也。」

房玄齡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軍謀大事,而且於軍書表奏,駐馬立成,文約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淵也對房玄齡深加嘆賞,對侍臣講:「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世民)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後來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官屬,房玄齡與杜如晦一併被驅斥於外任。「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裝成道士入閣秘計,最終讚畫計成。貞觀元年,官拜中書令。論功行賞,太宗以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候君集五人功為一等,併進爵房玄齡為邢國公。

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以為房玄齡等人為刀筆之人,不應功居第一,說:「義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現在房玄齡、杜如晦等刀筆之吏,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唐太宗當廷駁斥道: 「義旗初興,人各有心。叔父您雖率兵前來,也是因為懼禍怕被誅連殺掉,而且從未親自上陣打過仗。與竇建德交手,您全軍陷沒;後來劉黑闥起兵,您又望風敗逃。如今論功行賞,玄齡等人運籌帷幄,安定社稷,功比蕭何,雖無汗馬之勞,但能以大計居功一等。 叔父您國家至親,朕並不吝惜封賞,但不能因私情濫於功臣同受獎勵!」一席話,講得這位常敗皇叔慚愧退下。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房玄齡進為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改封魏國公。他位居輔弼以後,更是精誠奉國,孜孜求治,史稱他「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不 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卑賤。論者稱為良相焉」。

房玄齡追隨唐太宗平定天下,出入生死,備嘗創國立業之艱辛。他時刻不忘創業之難,警鐘長鳴,力戒驕奢淫逸,以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房玄齡重視吏治,認為吏治問題是求治的根本,而官吏的公平正直又是治國之要道。在選舉官吏的問題上,唐太宗主張「量才授職,務省官員」,「當須更並省官員,使各當所任,則無為而治矣」。房玄齡忠實地貫徹了他這一思想,大力簡政,並省官吏,「由是所置文武總六百四十員」。房玄齡精減官吏的做法,對經隋末大亂、人口銳減的唐初來說,既裁去了冗官濫職,避免了十羊九牧,提高了朝廷各部門的辦事效率,同時也節省了國家的財政開支,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房玄齡精通典制政令。貞觀初年,時值天下初定,朝章國典還很不完備,他與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共掌朝政,「至於臺閣規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甚獲當代之譽」。

在修定律令方面,房玄齡秉持「審定法令,意在寬平」的思想,簡化律令,又除去了隋朝的苛酷刑法。《新唐書•刑法志》說:「自房玄齡等更定律、令、格、式,訖太宗世,用之無所變更。」其實,不僅貞觀朝如此,以後有唐一代都沒有發生過多大變動。唐高宗時,長孫無忌主持撰定的《唐律疏議》只是在於「律疏」,並未作什麼改動。唐律對後世影響很大,而房玄齡確有首創之功。

房玄齡在修史方面也很有成績。貞觀三年,唐太宗詔命再次撰修北周、隋、南朝的齊、梁、陳五代史書,房玄齡以左僕射的身份為總監。在貞觀年間,先後撰成了《晉書》、《魏書》、《周書》、《北齊書》、《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計八部史書。其中《晉書》130卷,乃房玄齡親自主持撰定。另外又撰高祖、太宗實錄各20卷。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房玄齡與司徒長孫無忌等圖形於凌煙閣,為他寫的讚語說:「才兼藻翰,思入機神。當官勵節,奉上忘身。」對房玄齡的才行作了很高的評價。

房玄齡任宰相十五年,女為韓王妃,兒子房遺愛尚高陽公主,顯貴至極。但房玄齡常常深自卑損,不敢炫人傲物。貞觀十八年,唐太宗親征遼東高麗,命房玄齡留守京城。貞觀二十三年,房玄齡舊疾復發,唐太宗命太醫療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齡食用。聽說他病有好轉,太宗就喜形於色;聽見病情加重,太宗馬上愁容頓現。當時唐太宗在玉華宮,為便於探病,遂鑿通苑牆,特開一門,頻頻派中使候問,並用自己的擔輿把房玄齡抬入御座前,兩人相見,感懷流淚,哽咽不能言。

房玄齡雖然病情日重,但仍然抗表進諫,請求太宗以天下蒼生為重,罷軍止伐高麗。他對諸子說:「當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東討高麗不止,正為國患。主上含怒意決,臣下莫敢犯顏。我知而不言,就會含恨而死啊。」太宗見表,感動地對房玄齡兒媳高陽公主說:「彼病篤如此,尚能憂我國家。」 

房玄齡臨終之際,唐太宗親至其病床前握手訣別,立授其子房遺愛為右衛中郎將,房遺則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時能看見二子顯貴。房玄齡卒年七十,誠為喜喪,太宗為之廢朝三日,贈太尉,謚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齡一生輔佐唐太宗安定天下,凡三十二年,他孜孜奉國,舉賢任能,親自主持制定了朝章國典,初創唐朝規模,權重而不專,位望崇隆而謙虛謹慎,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正如《舊唐書》讚曰:「文含經緯,謀深夾輔。笙磬同音,唯房與杜。」因玄齡善於謀劃,如晦善於決斷,史稱「房謀杜斷」。 

杜如晦 - 機敏幹練 善斷名相

杜如晦(公元585∼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陝西長安縣)人。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奪取政權、開創貞觀之治的主要謀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被認為是貞觀初年的名相之一。 

杜如晦出身於世宦之家,自少聰悟,好談文史,機敏果斷。隋煬帝大業年間,吏部侍郎高孝基器重他機敏善應變,「有應變之才,當為棟樑之用」,遂將他補為滏陽縣(今河北磁縣)尉。但杜如晦見隋朝政治腐敗,又認為縣尉之職卑微,因而棄官歸家。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底,李淵父子率軍隊攻克長安,次年建立唐朝。秦王李世民聞知杜如晦足智多謀,便召進府中任兵曹參軍。唐政權初建,需要向各地選派官員。時秦王府聚集了許多有才能的幕僚,當時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內英才雲集,日後於己不利,就以朝廷名義把許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從秦王府中調去外地任職。房玄齡對李世民說:「府僚去者雖多,蓋不足惜。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籓端拱,無所用之;必欲經營四方,非此人莫可。」李世民聽到此說,立即上奏唐高祖,要求將杜如晦留任秦王府。從此後,杜如晦跟隨李世民左右,參贊機戎,成為李世民智囊集團中的核心人物。

在平定薛仁果、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的戰爭過程中,杜如晦作為李世民的隨軍參贊,對軍旅戎事剖斷如流,為之參謀帷幄,決勝於疆場。他遇事善斷,處理公務迅速無誤,是同僚中最為幹練的人才,深為時人敬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十月,李世民為了招賢納士,研究文籍,設立了文學館,置十八學士,並繪有十八學士畫像。杜如晦與房玄齡並列名列榜首,他的畫像下的讚詞是:「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懷忠履義,身立名揚。」

太子李建成對杜如晦非常忌憚,他對齊王李元吉說:「秦王府中可憚之人,惟杜如晦與房玄齡耳。」隨即向李淵講房、杜兩個人的過失,把他們調離李世民的秦王府。當李世民下定決心要與李建成、李元吉進行最後決戰時,便密派尉遲敬德去召房玄齡、杜如晦入府計議。杜如晦化裝成道士模樣,隨長孫無忌潛人秦王府。在經過一番周密安排之後,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凌晨,李世民率杜如晦、尉遲敬德等一班親軍,發動了有名的「玄武門事變」,李世民成為皇太子,拜杜如晦為太子左庶子。

是年八月,李世民登基,杜如晦被擢升為兵部尚書,封蔡國公,食邑1300戶。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又以本官檢校侍中,改任吏部尚書,總監東官兵馬事。貞觀三年二月,杜如晦升任尚書右僕射,與房玄齡同為左右丞相,兼管官吏選拔,共同輔佐唐太宗處理朝政。

唐太宗登基之初,勵精圖治,開展了一系列改革。房玄齡、杜如晦二人作為他的左右手,凡軍政大事,杜如晦皆參與議定,在協助唐太宗建立朝章制度、選用官吏、確立法制等各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並深以隋王朝滅亡的教訓為誡,重視以民為本,強調「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愛惜民力,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因此生產力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家政治形勢趨於穩定,政治清明,經濟逐步繁榮,人民富裕安康,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杜如晦作為李世民的主要謀臣,和房玄齡合作成事,彼此配合默契,互敬互讓,無半點狹隘的嫉妒之心。每次在太宗面前議事,房玄齡見杜如晦不在,定說:「如晦來了才能做決定。」等杜如晦來了,一一審讀房玄齡的方案,選擇其中最可行的,再由太宗責成決策。時論認為:房玄齡善謀,杜如晦善斷。他們取長補短,合作無間,成為李世民最得力的謀臣,均為當時的名相。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初,杜如晦病重,太宗曾親去其家探望。是年十二月,杜如晦因病而卒,時年僅46歲。太宗哭之甚慟,為他廢朝三日,以示哀悼。又命虞世南為其撰碑文。詔贈開府儀同三司,加司空,改封萊國公。在杜如晦的每年忌日,太宗都派人到他家裡慰問其夫人兒子,還一直保持其公府的官吏僚佐職位。「終始恩遇,未之有焉。」

後有史臣曰:「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謀猷允協,以致升平。議者以比漢之蕭、曹,信矣!」「若以往哲方之,房則管仲、子產,杜則鮑叔、罕虎矣。」

(作者:楚天)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