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烈的南京保衛戰(圖)



南京保衛戰(網路圖片)

一、黑雲壓城

1937年11月中旬,為了商討南京防守問題,蔣介石在南京召開過三次高級幕僚會議。先後參加會議的分別有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長何應欽、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軍令部長徐永昌、軍事委員會警衛執行部主任(或稱訓練總監部總監)唐生智、南京警備司令部司令谷正倫、軍令部副部長王俊、軍令部作戰廳廳長劉斐等人。

第一次會議時,軍令部作戰廳廳長劉斐提出南京不能守。因為南京位於長江轉彎處,在地形上背水,屬於絕地。一旦交戰,日軍會海、陸、空三方協同攻擊南京。淞滬會戰已損失慘重,為貫徹持久抗戰方針,應避免再打一場大規模的南京保衛戰。劉斐建議在南京僅作象徵性的抵抗就主動撤退,使用兵力為12個團,最多不超過18個團。他的意見得到了白崇禧、何應欽、徐永昌的認同,但蔣介石並沒有同意。隨後在17日召開的會議中,當時蔣介石再次問起關於守南京的問題時,唐生智主張固守南京,蔣介石比較支持唐生智的意見,但劉斐仍堅持原議。此次會議未作決定,但固守南京已經呼之欲出了。

次日即11月18日夜,蔣介石再召開第三次高級幕僚會議。唐生智再提出死守南京,蔣介石明確表示同意,並問:"誰負責固守南京為好?"無人應答,當時大部分高級將領都認為不該打這一仗,最後唐生智打破沉寂:"委員長,既然沒人來守,我願意勉為其難,我一定死守南京城,與城共存亡!"蔣介石聽後,大為高興,並說:"很好,就由孟瀟負責。"然後對著何應欽說;"就這麼辦,有什麼要準備的,馬上辦,可以讓孟瀟先行視事,命令隨即發表。"當時蔣介石調集14個師附憲兵4個團,組成南京衛戍軍,並命令唐生智為衛戍軍司令官。衛戍軍紙面上雖然有14個師之多,但其實只有10萬來人,大部分部隊剛參加過淞滬會戰,減員嚴重。武器方面更是差的驚人,10萬守軍只有75毫米步兵炮、山炮、野炮32門,重型榴彈炮僅有8門。

經歷淞滬會戰後,守衛南京的各部均減員嚴重。

日軍方面,由於基層日軍尤其是第10軍的強烈要求下,日軍高層同意了華中方面軍進攻南京的請求。在11月24日,日本召開大本營御前會議,當時日軍統帥部一致認為,方面軍只要休整好後,可以進攻南京等地。會後,參謀本部次長多田駿命令廢除之前的制令線,並命第一部研究攻佔南京的計畫。此後幾天,參謀本部給華中方面軍發的電報內容,基本告知了進攻南京的作戰指導,這樣華中方面軍在淞滬會戰一結束就馬不停蹄地執行進攻南京的計畫了。

12月1日,日本大本營下達《大陸命第八號命令》,正式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進攻敵國首都南京。當時日軍華中方面軍計畫以第9師團攻佔淳華鎮一帶,然後向光華門、中山門一帶進攻;第16師團向句容方面進攻,佔領句容後馬上攻佔湯水鎮(湯山),隨後佔領紫金山、西山、並佔領太平門、中山門。13師團的山田支隊向鎮江附近進攻,準備對揚子江左岸地區作戰。第114師團進入潥水,向秣陵關進攻,然後進攻將軍山一帶。第6師團則以主力進攻牛首山和將軍山一帶,另一部則迂迴進攻牛首山後方板橋鎮。後兩個師團一起並列進攻雨花臺,並佔領中華門、雨花門。國岐支隊則遠距離迂迴到南京後方,佔領浦口切斷中國軍隊的後路。

雖然進攻南京的日軍只有4個師團、2個支隊,共12萬人,但裝備精良,炮彈充足。據筆者統計,南京戰役日軍投入75毫米-240毫米級各類火炮413門(不包含擲彈筒、迫擊炮、步兵炮、速射炮、高射炮)。

二、外圍激戰

12月6日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日軍精銳第16師團主力佔領句容後,猛攻湯山、湯水鎮一帶。其第38聯隊進攻丁家山一帶,企圖包圍第66軍、第2軍團第41師。但中國軍隊頑強抵抗,日軍遲遲攻不下湯山、湯水鎮。在丁家山高地,第41師發動數次反擊,以迫擊炮擊中日軍第38聯隊本部,炸死炸傷日軍數十人,聯隊長也差點被幹掉。

防守淳化鎮、方山、牛首山、將軍山一帶的第74軍,遭到了日軍第9師團一部、第114師團和日軍頭號王牌師團第6師團第13聯隊、第45聯隊的猛攻。面對3、4萬日軍的圍攻,74軍官兵奮勇殺敵,在方山的第306團,獨力打退了日軍第114師團第128旅團的數次進攻,迫使日軍改變進攻方向。面對中國軍隊頑強的反擊,日軍陷入苦戰之中。

慘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12月8日上午,為了打破僵局,日軍第9師團集中師團主力,以淳華鎮為突破口,調集30多門大炮轟擊第74軍陣地。第74軍雖然是精銳部隊,但畢竟剛從淞滬會戰撤下來,整個軍只有1萬來人。重武器方面,大炮只有4門德制施耐德75毫米山炮,其餘的就是40多門82毫米迫擊炮。面對優勢日軍的猛烈攻擊,74軍官兵以血肉之軀實在難抵鋼鐵烈焰。戰至下午14時30分左右,淳華鎮被日軍攻破,第74軍第51師陣線變得混亂,日軍第9師團第36聯隊趁機攻下管頭、高橋門、七瓮橋,直逼光華門。

在南京城內的衛戍軍司令官唐生智,得知淳華鎮、高橋門、七瓮橋先後丟失,加上湯山一帶的中國軍隊反擊失利。他只好命令部隊全線撤退,退守第二線陣地,即"復廓"陣地。而防守牛首山、將軍山的第74軍第58師,一直堅持到了第二天晚上才撤退。在戰後第6師團第13聯隊第1大隊本部座談會上,聯隊副官有馬敏雄少佐說道:"牛首山的戰鬥,打得異常艱難。山上的敵軍,是我們迄今為止遇到的最強對手。"

三、血戰西山

12月10日,日軍華中方面軍對中國守軍下達最後通牒。對此,唐生智置之不理,並命令各部死守陣地,做好與南京城共存亡的準備。

當天早上,日軍第16師團師團長中島今朝吾中將命令,第30旅團第33聯隊附野炮第8中隊,進攻紫金山並牽制山上守軍。佐佐木支隊(30旅團)進攻紫金山以北地區並佔領下關,企圖切斷中國守軍退路。第19旅團配屬野戰重炮兵第12聯隊第1大隊、獨立野戰重炮兵第3大隊、戰車第1大隊,防守中山陵、西山等地發起進攻。

16師團的當面對手是中國軍隊的最精銳部隊--教導總隊。其中19旅團進攻中山陵的第9聯隊,遭到教導總隊第3團、6團猛烈反擊,日軍傷亡慘重。進攻西山的第20聯隊第1大隊,更是死傷頗多。戰鬥一直持續到11日上午,為了打破僵局,日軍第20聯隊集中全部力量,在4門120毫米榴彈炮和4門150毫米榴彈炮的掩護射擊下,猛攻西山高地。

面對日軍猛烈的炮火,教導總隊第1團官兵在團長秦士銓的激勵下奮勇反擊。步兵第20聯隊第1大隊第4中隊的板根照在《攻擊南京》中寫道:"儘管天上有戰機,地上有戰車,都在猛烈地攻擊,但是不顧死活的敵人看上去不像要退卻的樣子。"戰鬥到12日凌晨,日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拿下了西山。由於西山的丟失,教導總隊第1團、3團、6團不得不撤至到遺族學校、衛崗附近。

四、燃燒的紫金山

紫金山方向,日軍在進攻紫金山各個高地時,遭到教導總隊第3旅機槍掩體的猛烈掃射。面對頑強的中國軍隊,日軍是寸步難行啊。面對這樣慘況,日軍第33聯隊的速射炮中隊長中島純雄中尉,決定親自帶領一個速射炮小隊,靠近前線協助步兵進攻。

戰鬥僵持到了晚上,日軍上海派遣軍司令部命令第9師團第35聯隊第3大隊,火速增援紫金山上的第33聯隊。剛到紫金山的第35聯隊第3大隊,同樣受到中國軍隊猛烈反擊,大隊長菅原梅吉少佐、第9中隊野田耕一大尉先後被打死。在隨後的兩天之中,教導總隊第3旅拚死抵抗日軍,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就連日軍日後戰史,也不得不誇讚中國軍人的英勇。

"敵軍不愧是精銳的教導總隊的士兵,其抵抗無比猛烈,從山頂的碉堡和下方的水泥機槍掩體等處不斷有迫擊炮和機關鎗的近距離反擊,進行最後的掙扎。"--《步兵第三十三聯隊史》到了12日下午17時左右,而早已筋疲力盡的日軍,已經無法發動新一輪的攻勢。為了佔領紫金山,喪心病狂的日軍直接放火燒山,企圖燒死山上的中國士兵。關於紫金山戰鬥最後的一場大火,日軍戰報和聯隊史不僅沒說,對如何佔領最高峰都寫的十分含糊,有點故意隱瞞的樣子。後筆者在翻閱日軍新聞報導時,無意發現當時日軍隨軍記者報導了關於日軍放火燒山的信息。其中《東京朝日新聞》1937年12月13日的報導(如下):

"佔領了紫金山的我軍確認,在山頂及山腰的陣地內還有相當多的敗兵,因此於12日下午5時30分鐘在紫金山東麓一帶放火,試圖火攻敵兵。大火借東北風之勢,轉眼間燃遍了整個山坡,併進一步向西面的山坡蔓延。作為敵軍炮兵觀測陣地的天文臺也被大火包圍,其景象十分淒慘。"面對凶猛的大火,中國軍人沒有後退一步,而是死戰到底,以犧牲自己生命的代價,來死守紫金山,捍衛國家的尊嚴!

日軍部隊史《第九師團戰史》寫道:"據守紫金山的敵軍雖然是敵人,但的確很勇猛,他們也戰鬥到最後一個人,明知結果肯定是死,但還是頑強抵抗,一直奮勇地阻擋我軍的進攻。"

五、浴血雨花臺

在進攻紫金山的同時,日軍華中方面軍集中第6師團、第114師團主力,配屬輕裝甲車2個中隊、戰車1個大隊、野戰重炮1個聯隊、獨立山炮1個聯隊約4萬餘人,向雨花臺發起猛烈進攻。

據守雨花臺的是國軍第88師,88師打滿淞滬會戰全場,此時人員、裝備均不完整,僅靠著20來門82毫米迫擊炮和4門75毫米山炮頑強死守。88師打退日軍數十次瘋狂的進攻,並組織數百人的敢死隊,主動出擊日軍。日軍戰史《第6師團轉戰實錄-南京篇》寫道:"敵軍自始至終非常頑強,自襲擊開始已經3個小時,雖有時退向遠處,可隨著軍號聲起,敵兵又嗚哇嗚哇令人恐怖地吶喊著衝上來,即使被擊中了仍向前衝過來。"

日軍第6師團第47聯隊戰史,《鄉土部隊奮戰史》寫道:"擋住了日本軍不要命的一晝夜頑強進攻,敵人也是以"全體戰死"為口號拚命奮戰,一直打到最後,要麼被日本軍的槍彈擊中,要麼被刺刀刺死。戰壕內步槍,機槍的彈殼堆積如山,下面橫七豎八地躺著無數屍體……正是在這場中國軍叫囂"絕對不敗"的首都防衛戰中,這個戰場的中國兵與華北作戰時的對手判若兩人。勇猛無比,而且他們的狙擊技術不可小覷。如蛛網般縱橫交錯的陣地,每一個據點都在頑強地戰鬥。"

雖然第88師擋住了日軍的數十次進攻,但畢竟兵力懸殊,武器裝備也遠遠不如日軍。在4萬日軍的瘋狂進攻下,據守雨花臺的第88師6000多名官兵傷亡殆盡。戰至12日,第262旅旅長朱赤、264旅旅長高致嵩、第524團團長韓憲元、第527團團長李傑、補充旅第1團團長華品章先後陣亡。死守雨花臺的13個步兵營中,戰死營長多達11名,除了百餘名傷兵外,其餘官兵全部戰死沙場。

六、巨炮轟擊下的古城

日軍攻下雨花臺後,兵分兩路,其中第6師團進攻水西門、中華門。第114師團進攻中華門城牆、雨花門。當時第74軍第51師和88師第523團拚死反擊日軍,面對日軍150毫米榴彈炮猛烈的轟擊幾下,中國軍人不怕犧牲,以血肉之軀抵抗日軍重炮、飛機、戰車。

與此同時,光華門、中山門也受到了日軍第9師團反覆進攻。當時日軍以240毫米重型榴彈炮和150毫米重型加農炮,向光華門、中山門發起猛烈炮擊。240毫米榴彈炮炮擊發出的巨響,另整個南京城顫動,重達200公斤的爆破彈當場把中山門內一間房子夷為平地。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只能依托古老的城牆進行反擊,南京衛戍軍副司令官劉興中將,親自來到光華門指揮戰鬥。當時66軍第156師、教導總隊第2團、第87師一部,在光華門一帶先後發起數次反擊。日軍第36聯隊第1大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大隊長伊籐善光少佐被擊斃。但血肉之軀實在難擋日軍的炮擊,戰鬥到12日下午,光華門、中山門一帶的城牆直接被日軍240毫米重炮炸開了3個大缺口。

日軍戰報《第9師團作戰經過概要》寫道:"自12月11日以來,得到150毫米榴彈炮、105毫米加農炮、150毫米加農炮、240毫米榴彈炮等重炮部隊的協助,得以在堅固的城牆上炸開了三處突破口。"在日軍炸開中山門和光華門城牆的同時,日軍第6師團第47聯隊第3中隊敢死隊偷襲中華門,並於12日上午12時20分佔領城牆一角。其中第114師團第150聯隊、115聯隊於下午16時30分左右,在重炮掩護下,用炸藥包炸開城門一角,並趁機攻入雨花門內,但遭到第87師523團和第154師拚死抵抗……

七、撤退

12月11日上午唐生智接到上級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顧祝同的急電傳達委員長要南京守軍撤退的命令,當晚又接連收到兩份蔣介石親自發來的內容為撤退的電報,加上戰鬥形勢急轉直下,12日下午5點唐生智發布撤退命令。書面撤退令安排除司令部直屬部隊和第36師渡江撤退外,其餘部隊從正面突圍。隨後又做了口頭的補充命令,允許其他部隊在有輪渡時撤退渡江,向江北一帶集結。

因南京保衛戰前唐生智為表示破釜沉舟之決心,下令撤走了下關到浦口間的許多運輸船,一時間只能找到為數不多的船隻,如此單薄運力一個晚上大部隊不可能全部渡江。而嚴格遵守安排從正面突圍的部隊只有兩支,大約2.6萬人。其餘部隊全部沖擠向挹江門渡江,大約10萬人。造成了撤退的混亂場面,損失慘重。

唐生智在南京脫險後到武漢向蔣中正謝罪,但受到蔣介石的安慰。臺灣國史館提供的1937年12月24日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向蔣中正呈送的一份戰報上說:「竊職等奉令衛戍南京,既不能為持久之守備,又不克為從容之撤退,以致失我首都,喪我士卒,比以待罪之身來鄂晉謁,反承溫慰,並覺惶悚。」雖然蔣中正沒有處置唐生智,但之後再也沒有重用過他。此後,在湖南閑居,研究佛學。

九、總結

南京保衛戰從最先公布南京衛戍軍編成到南京陷落總共經歷了18天,首先前文已經提到南京本來就沒有打算堅守,所以評價南京保衛戰的失敗並不是以南京失守作為標準的,在守城過程中,中國軍隊表現頑強,上演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戰鬥,但是日軍主力並未受損,據統計從12月4日-12月14日,日軍死傷6632人,而且並沒有達到守衛1-2月,遲滯日軍進攻的目標。

 



責任編輯:潤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