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一個真正的民族英雄(下)(圖)

發表:2015-01-12 00: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蔣介石(網路圖片)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在南京謁明太祖朱元璋陵墓,告以「中華光復」。

此後袁世凱奪權,數年間為了稱帝的意圖而持續打擊孫中山革命黨,逮捕刺殺。蔣介石一直忠誠追隨孫中山,參與一再的起兵反擊行動,顛沛流離,前途莫測。

這段歷程中蔣介石也曾到上海,一方面為革命黨籌措經費,一方面有過灰暗苦惱的時光。這些經歷翔實寫在了他的日記中,顯現著他作為活生生的人的一面。

1921年,孫中山建立廣東軍政府,決意北伐鏟除軍閥統一中國,蔣介石受命來到廣東,參與廣東軍事。

1922年廣東陳炯明叛亂,蔣介石在永豐艦上護衛孫中山五十多天,同時深議國事,孫中山從中透徹看到了年青的蔣介石忠勇深刻的材質,開始樹立為革命棟樑。

1924年孫中山在蘇聯幫助下著手建立全新的國民革命軍,首先創設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以培養軍隊骨幹,而蔣介石成為軍校校長,擔負起創建國民革命軍的重任。

中國將要進入激昂的時代。

漫長的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樣一種景象:國難深重,侵略迫近,煥發著理想之光的革命軍校向全國公開號召有志青年從軍救國。

剎時間青年激奮,從各地奔向廣州黃埔,棄筆棄商離別妻兒,不辭千里。甚至軍閥部隊中也有中高級軍人棄職投奔而來。

黃埔成為中國理想精神的海洋,一批批青年軍官走出校門組建成嶄新的軍隊,人人滿懷視死如歸的志氣,像鷹群一樣結隊飛上中國的天空,覆蓋住這片苦難的國土。

東征,北伐,抗戰,二十年間血灑疆場,滴瀝中國每一寸山川。

僅僅1937年7至12月,全國戰場血戰殉國的黃埔青年軍官就超過了一萬名,日本視黃埔而心底生寒。

中國就是這樣生存下來的,因為一代青年。

這裡是他們熟悉的校歌: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的民眾,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一代黃埔的精神領袖確實是蔣介石。

他是一個挺拔嚴肅的人,軍姿整然,眼睛裡有著極為執著的神采,誠摯感人。

此時的他比起早年曾有的矛盾生活完全是兩個人,對人對己處處一絲不苟。沒有菸酒茶,只有白開水,身上纖塵不染,事事準確執行,每天日記自省。一清早比學員更早起來去巡視軍營,凡是訓練則身先士卒伏地苦行。為了提倡軍人短髮的規定甚至自立光頭形象,這一標準軍姿還真地受到軍官們愛戴。

至少在早期,他會與每個畢業的軍官單獨合影留念,以示親愛精誠,激勵未來疆場共進的士氣。

幾十年中的蔣介石一貫兩袖清風,生活儉樸,操勞忘形。政治上縱橫捭闔,軍旅間擊敗群雄,對待政敵也多有寬容。八年抗戰無論如何艱難絕望都硬如柱石,抵抗到底,在全世界面前代表著中國堅硬不屈的形象,贏得全世界的尊敬和日本的仇視。最終他將中國帶入世界五強,創建聯合國。

1945年,坐在世界五強位置上的中國,可還記得八年前的地位?

1945年的蔣介石,成為最受中國人愛戴的民族領袖,被視為中國的幸運。比之法國,就沒有同樣堅強的領袖而淪亡。英國與蘇聯固然有堅強的丘吉爾和斯大林,但撤去美國的強力援助可能也生死難說。中國八年中受援極少,與敵方力量懸殊最大,卻堅持了下來,蔣介石除了堅強之外還有什麼奧秘嗎?

確實有。

蔣介石在青年時代的很早期就清楚知道日本滅亡中國的危險在日益迫近,當時幾乎每個中國人和日本人都是明白這一點的,蔣介石當然也是。

甲午戰爭後,這是必然局勢。為此,青年蔣介石明確地持有自己的努力方向。

1925年孫中山病逝,蔣介石尚不是國民黨一號人物,連軍權也並非完整。但他有純熟的政治技巧和黃埔軍官群體的支持,幾經風雨成為國民黨軍事第一人,於1926年統率國民革命軍北伐,向北中國長驅直入。

至1927年,武漢、南京以南地域全部攻克,蔣介石突然與武漢國民政府、蘇聯和中國共產黨決裂,另立南京國民政府並取得成功。至此黨權、政權、軍權彙集於他一身。

1928年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年內攻抵北京,東北張學良通電歸向國民政府,舊軍閥除盡,中國已達到形式上的統一。國民政府成為公認的中央政府,蔣介石成為中國元首級人物。

蔣介石在幹什麼?要迅速統一中國加緊經濟軍事準備以應對必將爆發的中日戰爭。在他這個時期的日記裡記錄有各種緊迫的觀點和規劃。

而時刻注視中國的日本,對於中國的統一進度深感焦慮。日本和蔣介石從這時起開始了明暗各處的較量。

1928年國民革命軍尚未進入北京前,日本突然在濟南發動軍事攻擊並製造了濟南屠殺,輿論鼎沸。日本希望蔣介石就此應戰從而盡早消滅中國。此時的中日力量對比連1937年也不如,尚未統一仍處分裂。

一直向國民和將士宣講奮鬥救國的蔣介石選擇了忍辱避戰。

這種屈辱是非常沈重的,直到1937,在十年的時間裏蔣介石一再忍辱面對日本的一次次挑釁,包括陰錯陽差的東北淪亡,他的國內名譽日益受損,受到巨大的國民壓力。

但蔣介石的心跡是,絕不為了一時的名譽而使日本達到提早開戰的目的,中國的永久生存比他的名譽更重要。他在日記中無數次地記錄屈辱和自勵,留給後人檢驗。

也就是在這段中國拖延、日本氣急的十年裡,國民政府以實際控制的僅僅數省完成了軍隊訓練、軍工建設、經濟、政治的高速成就。計畫編練的60個德國式陸軍師已完成36個,海空軍正在成長中,還清舊時代中國欠下的巨額外債並開始增收,中國金融證券在世界市場上節節上揚映襯著日本金融步步下跌,國內各種新軍閥被蔣介石收伏將盡。這就是1937之前的「黃金十年"。蔣介石不僅能夠征戰,也善於治國。

日本此時的焦急不是一般,他非常明白這一切,急於挑釁打破,但蔣介石的忍辱苦幹使日本毫無辦法。後世海內外的歷史學界曾有一個廣泛評論,就是1937年的戰爭早開始五年中國必敗,晚開始五年日本難打。

日本的機會終於來了,1936年12月12日作為下級的張學良不明蔣介石的全盤戰略而在西安扣壓蔣介石,迫使他採用諸多提早反日的軍政措施,這些措施一經向社會頒布自是難以收回,蔣介石被釋放後也不可能收回。當1937年7月7日日本於盧溝橋再次做出一個挑釁的時候,舉國震怒,空前大戰便不可控制地提前爆發,日本如願了。

中國沒能再晚幾年,中國將遇到巨大的苦難,前途不可知。

而黃埔精英們血染河山的一幕也就開始,四月之內萬名軍官奮戰殉國,和領袖一起屈辱的日子走過去了。

「……攜著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

中日國力和軍隊裝備之間的差距確實巨大,盧溝橋、北平一帶的日軍迅速擊敗中國軍隊。儘管中國軍人不惜生命死傷枕藉,包括軍師長、中將、上將多有親上前沿以致陣亡,但這不等於中國稍減危險。

日本有足夠的趨勢從北平直下武漢,迅速切斷中國東西兩個部分。屆時中國東部作為國家精華的經濟、軍工、軍隊、財富將被包圍消滅,中國就滅亡了,絕不可能堅持長久。

這種趨勢迅猛發展,北平到武漢之間是千里平川的華北平原,正好適合日本坦克、汽車、優勢裝備的力量發揮,中國無可阻擋。

趨於滅亡的國難沉沉地壓在中國的頭上,世界上正義國家中的這一最大悲劇極難避免,即使愛中國的那些歐美人士也準備目送這個數千年輝煌國家的沉沒了。

但是蔣介石做出了一件驚人的事情。

8月13日,國民革命軍聚集精銳對長江下游的上海駐防日軍進行了劇烈的突襲,幾近消滅。日本基於自身的傲慢和上海的重要,立即向上海增兵。而中國精銳用盡全力一再擊敗日軍,日軍增至十幾萬也狼藉不堪,顏面失盡。傲慢而酷愛顏面的日軍絕不能容忍這種情形,而且上海也不能失,於是不斷增兵升級,終於將國內重兵連同華北兵力大量調往上海戰場。上海之戰演變成雙方百萬人級別的超級會戰,全世界萬國矚目。蔣介石親任會戰指揮官,在硝煙中陪伴他的黃埔學生們。多次不顧彈雨在前沿舉鏡觀察,炸彈前後左右落下。

當會戰達到這個局面的時候,中國悄悄地避過了滅亡的死路──日軍由北平向武漢的千里平川的南北直插被改變成了由上海向武漢的丘陵縱橫、河流密佈的艱難推進。此時日軍仍不明白,要到八年後才反省清楚並痛心疾首。

在日本歷盡艱難終於緩慢攻抵武漢之時,中國東部精華的軍政經濟力量已經全部移到西部四川盆地,位於群山環衛之中,是日本永遠攻不破的地域。由此支撐了八年的持久戰,直到日本沮喪,沮喪而轉攻東南亞,再激怒美國,最後倒下。

當蔣介石作出決定攻擊上海日軍的那一刻,將亡的中國便宣告了永久生存。這是千秋手筆,直接注成了今天中國的存在,今天我們的存在。

比之蘇德戰爭前期斯大林和蘇軍的表現,蔣介石和中國軍隊實際上更可嘉評,何況蘇德力量對比基本接近,遠不像中日對比那樣懸殊。而上海千秋一戰也是歷史上少有的戰略傑作,此後無論中國軍隊有過多少失利而日軍有過多少攻取,都是國力懸殊的必然,但已無補於日本的戰略失敗。

喋血失利,失利喋血,其中浸透著中國的精神。正是那首流傳華人的名曲中所說: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這是徹底的真事。

可以回聽蔣介石在廬山作過的抗戰宣言。其時右拳緊握,激昂之辭中透出堅毅的眼神。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國民革命軍奔馳在前有難以置信的犧牲:僅上海會戰中,三個月裡每小時死亡以千人計,日本海陸空火力十倍強於中方,天地間如鋼鐵熔爐,投入的中國部隊轉眼化掉,但千里受命的中國男兒們還是源源不斷地投身而去,義無反顧,英魂三十萬人。

整個八年期間,數十萬人規模的大型會戰達到22次,多由中國軍隊主動發起。南疆北國落盡黃埔之花,天地為驚,鬼神為泣,上將、中將、少將206人為國捐軀,可稱蔚然。

本著戰爭之初中日國力的差距,中國以戰略的成功而終究不敗,便是日本的失敗。「讓子棋」打成平局意味著顯然的勝負之判。

蔣介石無愧為精神堅強、才能高超的軍事人物,當時的中國沒有他可能就不會有基本的統一、力量的凝聚和堅定的意志,也可能沒有奇想的手筆,中國前途難言。實際卻擁有這樣一個對國族矢志忠愛又才幹卓越的領袖,引中國穿過危亡,確實是前後千年中的幸運。

說盡嚴肅語,不妨也容下輕鬆之言,為蔣介石作出歷史的正評:

其一,蔣介石對日作戰失利很多,是中國的恥辱嗎?

「那是讓子棋,小處多失利是必然,戰略大手筆極閃光,竟然打成平局極光榮。也是中國的光榮,日本的恥辱。」

其二,蔣介石的歷史功勛?

「中國不滅。世世代代,中國人不應忘記他。」(轉自水煮百年網)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