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就業前景暗淡(圖)

發表:2015-03-11 12: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年中國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大約有1500萬人。(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3月11日訊】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週二(10日)就社會保障的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時,承認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尹蔚民表示,今年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大約有1500萬人左右,而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49萬人。

早些時候,中國把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到7%,但是仍然維持要創造1000萬工作機會的目標。中國去年儘管經濟放緩,但仍創造了1300萬就業機會,超過了目標。

BBC首席商務記者岳林達表示,每年為新大學畢業生創造就業機會,確保新中產階層不受高失業困擾,對中國這樣一個沒有選舉制度作為安全閥的體制,是再明確不過的目標了。她還表示,中國要在經濟增長放慢一檔,而且把精力放在經濟增長的質量上。中國經濟不再只是依靠投資帶動,現在服務業在不斷擴大,勞動密集程度更高。中國不再繼續興建更多「鬼城」,而是注重向新興中產階級提供服務。同時服務業也為高端和底端人才提供就業機會

李克強在三中全會之前已經表示,保經濟增長的實質是保就業,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中國關於就業問題的數字遠比GDP數字更加重要。

有媒體稱,中國為調整經濟增長模式採取的具體措施包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減少工業產能過剩,推進銀行系統和金融市場改革,同時擴大國內市場消費,增加就業機會。

對於面臨嚴峻挑戰,人社部需要開展哪些工作,尹蔚民提到了五點。其中包括把高校畢業生作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失業風險做好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工作、推動創業帶動就業、要進一步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以及研究儲備就業政策,及早謀劃。

高校畢業生

中國結構轉型速度在加快,高校畢業生數量也在快速增長,今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歷史新高。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加並非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本質原因。根本性制約因素是產業結構失衡,尤其是高端產業發展嚴重不足,難以吸納較多高端人才。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也在中國考量的重點之一。一些大學生把創業納入了未來的職業規劃當中。不過這就需要國家和社會對創業行為的鼓勵。

但同時也中國也存在一邊是製造業企業存在「用工荒」和高校畢業生感嘆「就業難」現象,另一邊是隨著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向勞動力成本更具優勢的國家地區遷移,釋放出來的大量低端勞動力。這就更加需要加大結構改革的力度和速度。

很多學者認為,中國製造業由低端向高端邁進是必然趨勢。否則,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低端製造業將逐漸喪失競爭力。

延遲退休

不過人社部同一天也宣布了有關延遲退休年齡的計畫,尹蔚民表示,希望今年制定出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明年報經中央同意後公開徵求意見,後年推出。方案將漸進到位,每年只會延長几個月的退休年齡,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推出後至少五年以後才會實施。

但是對此,就存在中年人怕不能在預期的時間如約領到養老金,而年輕人關心的則是自己的就業是否會受影響。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網最近發表了署名文章指出,有關推遲退休會增加青年失業率的擔憂缺乏相應的經驗證據。文章通過對27個經合組織國家在1980到2010年之間的數據分析稱,當21個國家的退休年齡延遲時,有11個國家的青年失業率更低,只有五個國家的青年失業率上升。

文章還引述專家的話說,青年失業的主因之一是結構性矛盾,而退休年齡與青年就業率之間不存在高度負相關,也不存在老年人與青年人就業之間的絕對替代關係。

就在稍早前,全國政協委員王新奎表示:我國經濟的騰飛受益於「人口紅利」,而據測算2025年後中國老齡人口負擔將飛躍式增長,「人口紅利」正在消失,全社會要做好養老準備。而且隨著全國嚴重的老齡化時代到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將迅猛飆升,前景如何令很多人擔憂。

有分析人士稱,在產業結構轉型中,高端產業需要的是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因此產業結構的轉型也符合目前正出現的人口結構的變化,即勞動力人口在減少,但人口素質有所提高。「人口紅利」慢慢消失,但越來越發揮作用的應該是人力資本紅利,落實知識和技術創新,讓創新驅動的經濟社會發展得以實現。

来源:BBC 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