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意外發現青黴素
青黴素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現量產的抗生素。在它問世之前,每年有數百萬人死於傷口感染和傳染性細菌疾病,如猩紅熱。二戰期間,在戰地醫院裡一瓶瓶青黴素挽救了無數傷員性命。現在,抗生素依然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無論是常見的耳朵發炎,或是致命菌爆發引起的疾病,抗生素都在發揮重要作用。沒錯,人們應該感激亞歷山大·弗萊明博士以及他那偉大的錯誤。
1928年,出生於蘇格蘭的弗萊明博士,正在實驗室中研究流感病毒時注意到,有個培養基被不明細菌污染。弗萊明沒有像大多數科學家那樣,把污染的培養皿直接扔掉,從而意外發現了抗生素。早在六年之前,他就發現人的鼻涕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因為患重感冒的弗萊明仍堅持工作,鼻涕不小心滴入培養基中,這樣一個偶然的錯誤使得溶菌酶被發現。在弗萊明看來,即使錯誤也是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
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弗萊明發現真菌邊緣有一道清晰的印記,這說明黴菌能夠很好地抑制葡萄球菌生長。他將這種真菌單獨保存起來進行研究,隨後把他新發明的特效藥命名為「盤尼西林」(青黴素)。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眾所周知,便是真菌的發展歷程。1945年弗萊明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實驗出錯發明不鏽鋼
幾個世紀以來,不論是對大型輪船還是小小家常餐具來說,鏽蝕一直是所有鋼鐵製品的最大敵人。不管英國科學家亨利·布萊爾利在1913年發明的不鏽鋼是不是出於偶然,他都值得崇拜,但是目光短淺的僱主認為他的發明純粹是浪費時間。
布萊爾利出身貧困,12歲時就在位於英國謝爾菲德(Sheffield)的福生鋼廠(Thomas Firth & Sons)做學徒工。30剛出頭,他已是一名工業化學專家,同時也是他工作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1912年,布萊爾利受英國政府軍部兵工廠委託,進行武器研究的改進工作。那時,士兵用的步槍槍膛極易磨損。布萊爾利想發明一種耐磨損的,並且適於製造槍管的合金鋼,卻在無意中完成了另一項偉大的發明。
他在實驗中,把鉻加入鋼中,但由於一些原因,實驗沒有成功。他只好失望地把製成品拋在實驗室外面的廢鐵堆裡。過了很長時間,奇怪的現象發生了:原來的廢鐵都鏽蝕了,僅有那幾塊含鉻的鋼仍舊是亮晶晶的。布萊爾利對此感到奇怪,翻看實驗記錄後發現,這種鉻含量為12%的「不鏽鋼」,會在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避免在空氣中被氧化腐蝕。
布萊爾利請他的老闆用這種神奇的合金鋼來批量生產餐具,卻因為生產成本高利潤低遭到拒絕。儘管布萊爾利偶然發明不鏽鋼在先,但不鏽鋼的專利權卻被一家德國工廠搶先註冊,但是社會仍認為他是20世紀最重要金屬的發明者。
7、追尋逃羊得古卷
偉大文學作品死海古卷的意外出土,完全歸功於一隻迷路的山羊。
故事發生在1947年的一天,在死海附近的昆蘭(Qumran)山脈上,兩名貝都因(譯註:Bedouin為阿拉伯語譯音,意為「荒原上的遊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牧羊人,正在已被烈日烤焦的山丘上找尋他們丟失的羊群。就在一個牧羊人追趕其中一隻山羊時,他險些掉進山上一個深洞裡。他順勢向漆黑一片的洞內投了一塊石頭,隨之而來的則是瓦罐破碎之音,於是這個牧羊人召來了他的同伴,兩人一起進入洞中,帶走了一些密封陶罐,陶罐裡裝著幾卷紙莎草紙。
因為牧羊人並不知道這些卷軸是何物,他們便以每卷幾美元的低廉價格,將這些草紙賣給了耶路撒冷當地的一位古玩店老闆。
後來,希伯來大學的一名《聖經》學者和一位歷史學家辨認出這些卷軸裡的真實內容,原來是一些《希伯來聖經》篇章的早期抄本。之後,考古學家與貝都因(Bedouin)當地探險家再次探訪昆蘭山地區,他們又相繼發掘出10處的山洞,共藏有完整或殘缺不全的卷軸多達上百卷,這些卷軸統稱為「死海卷軸」。死海卷軸經由三種文字撰寫而成,分別為:希伯來語、阿納姆語和希臘語。既包含一些《希伯來聖經》書卷經文早期抄本,還包含一些比其他為人熟知的文學作品早千年之久的文獻。其他卷軸,有的包含著以前不人所知的書籍抄本或宗教手稿。而在第二聖殿時期,依據這些書卷經文對宗教信仰進行了全新闡釋。
這些卷軸是在2000多年前被存放在山洞裡的,而存放人則是一群生活在死海附近的埃塞尼派(Essenes)猶太分離主義分子,他們也時常在死海附近做禮拜。
靈感突發造搭扣
1984年,每一名美國孩子的銳步跑鞋上,都有三顆帥氣的尼龍搭扣,取代了原來的金銀絲花邊。但是在維可牢「熱」引領時尚潮流的數十年前,它的發明還充滿著戲劇性。有一次瑞士工程師喬治·德·梅斯特拉(Georgede Mestral)牽著狗在阿爾卑斯山腳散步,他們回去後,德·梅斯特拉發現小狗的皮膚上覆蓋著毛刺。
受好奇心的驅使,德·梅斯特拉把毛刺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他想看看大自然是如何造出這種帶黏性的小把戲的。原來毛刺表面的小鉤子才是「罪魁禍首」,他們吸附在小狗外套上呈環狀。雖然德·梅斯特拉的職業是電子工程師,而不是時尚設計師,但是從那之後他花了八年時間,在他偶然的發現上繼續探索,開發新型衣服鈕釦。
德·梅斯特拉鉤與環原型是純棉材質,後來改用尼龍。他給自己的產品命名為「維可牢」(Velcro)——綜合「天鵝絨(velvet)」和「鉤針(crochet)」兩個單詞,並在1959年的紐約時裝周首次展出。剛開始時尚界對維可牢尼龍搭扣並不感冒,直到這種高科技搭扣引起了美國航空航天局工程師們的注意。維可牢製成的膠粘劑支持帶在真空環境下能完美地固定各種工具和牙刷。1968年彪馬公司最先把維克牢搭扣他們生產的膠底運動鞋上,而如今維克牢搭扣已經隨處可見。
粗心大意製冰棍兒
冰棍兒就是:凍在小棍上的糖品。冰棍的製作看起來十分簡單,看似是個小孩的發明。實際上真就如此。讓我們回到1905年的冬夜,11歲的小男孩弗蘭克·艾伯森(Frank Epperson)把一杯水果味的蘇打粉與水混合在一起,他把杯子忘在了走廊,攪拌棒還直直立在杯中。經過一晚上,飲料凍成了固體,世界上第一根冰棍就這樣橫空出世。
艾伯森並沒有馬上售賣自己粗心大意得來的發明,直到18年後,他為家鄉舊金山的一場消防員舞會準備了這種自創的冰品。人們非常喜歡,於是他辭掉了房地產經紀人的工作,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從此開始賣享譽世界的埃珀森牌冰棍兒(Epsicles)。是的,這就是冰棍兒最開始的名字,他的孩子們經常把冰棍兒稱作「流行的新玩意(Pop’ssicles)」,並說服艾伯森改成了「冰棍兒」(Popsicles),孩子們改得好啊!
小心求證得X射線
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一個偶然的發現徹底改變了實用醫學。
1895年的威爾姆·康拉德·倫琴,雖名不見經傳,但是個從事研究陰極射線的德國物理學家。那時候還沒有人知道電子或輻射到底是什麼東西,然而,倫琴讓高壓電流通過真空管,對陰極射線進行研究時,卻注意到放在射線管附近的氰亞鉑酸鋇小屏上發出微光。當他用一本厚書,2-3厘米的黑木板或幾厘米厚的硬橡膠插在放電管和熒光屏之間時,他驚訝地發現仍能看到熒光。因為當時對於這種射線的本質和屬性還瞭解得很少,所以他稱它為X射線,表示未知的意思。
很快,倫琴發現X射線能在相片底板上顯現出來,於就用這種射線拍攝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手骨結構能夠清晰顯示,他被這一結果震驚。倫琴用X射線為妻子的手拍照的做法十分紳士——有了新事物,不忘結髮妻!X射線能夠穿透人類皮膚和肌肉組織,但不能穿透人骨和金屬。有了X射線,我們可以不用手術刀,便能透視人體內部構造。
倫琴發現了X射線之後,醫學界人士立即著手研究這種新射線,但倫琴遲遲未申請專利,他淡然一笑婉拒道:「我的發現屬於所有人。」X射線發現一年內,人們便利用X射線協助處理了骨裂和誤吞硬幣的情況。不久之後,X射線被用於治療惡性腫瘤和皮膚病。最初人們並不知道X射線曝光的副作用,但現在醫生和技術人員採取特別的預防措施,以避免輻射的副作用。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倫琴因為發現X射線而獲得此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意外組合滾石樂隊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挽救生命的醫學突破(X射線)和冷凍的甜點(冰棍兒),還有其他讓世界更幸福的意外驚喜,如滾石樂隊。搖滾歷史學家稱,如果在1961年10月17日的清晨,米克·賈格爾(Mick)和基思·理查茲(Keith Richards)兩人沒有從肯特的達福德站踏上同一列火車,那麼世界歌迷就永遠無法聽到蟬聯榜首的歌曲,如來自專輯《滿足》的《我不能一無所有》((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或 《紅糖》(Brown Sugar)。理查茲背著電吉他箱,在去藝術學院的路上,遇到了賈格爾,而賈格爾(正在去倫敦經濟學院的路上)手裡拿著一張查克·貝裡的唱片,引起了理查茲的注意。理查茲認出了他,因為他們曾是小學同學,他們在去倫敦的這短短一個小時途中都在談論音樂。組樂隊的感覺是如此強烈,於是賈格爾邀請理查茲加入他的樂隊(Little Boy Blue and the Blue Boys)。
接下來賈格爾和理查茲慢慢形成了滾石樂隊——原名為羅林的石頭——這次會面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即1962年,布賴恩·瓊斯和伊恩·斯圖爾特正式加入了滾石樂隊。他們的友誼也讓他們成為了搖滾音樂歷史上最富有成果的樂隊之一。
現在,滾石歌迷仍然在達福德站的2號月臺朝聖。2013年,議員領導宣布,紀念滾石樂隊成員歷史性會面的牌匾將掛在2號月臺,以示紀念。
拋磚引玉現古城(Pompeii)
每年約有250萬遊客到義大利,參觀龐貝古城遺址,陶醉於19世紀的生活,這個世紀的生活方式和現在很像。因為有火山灰的覆蓋,所有東西都保存完好,挖掘人員刨開火山灰,發掘出街道、房屋、公共澡堂以及精工細作的壁畫、珠寶和傢俱。龐貝古城遺址,曾兩次被人意外發現。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數千居民喪命,龐貝古城深埋於火山灰之下。16世紀90年代,義大利建築師多梅尼科·豐塔納(Domenico Fontana)曾主持修建一條水渠,從薩爾諾河引水到某伯爵的別墅。工人發現一些碑文像是龐貝遺存物件(刻有龐貝字樣),豐塔納認為那屬於羅馬將軍龐培(Romangeneral Pompey)而非古城龐貝,遂將其草草掩埋後便繼續前行,不再理會。
1710年,一個農民在挖井時意外挖得大理石製品碎片,並將其賣給一個公主。公主隨即下令在該地繼續挖掘,以期挖到更多手工藝品。1738年,國王查爾斯三世聽說公主的事跡後,命工人挖掘同為維蘇威火山爆發後受災地區的赫庫蘭尼姆古城(Herculaneum)。但是赫庫蘭尼姆地表的岩石太過堅硬,使得挖掘工程非常艱難。到了1748年,工程領隊阿爾卡(Rocque Joaquinde Alcubierre)得知(Sarnocanal)Sarno運河附近也有手工藝品出土,於是,他開始在我們現在所知的龐貝古城遺址上挖掘。龐貝古城較之赫庫蘭尼姆古城掩埋較淺,使得挖掘工作相對來說更容易。
現今,遊客遊覽兩處景點都是為了一睹無價的遺址和手工藝品。
糧食變壞創啤酒
(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古代發明發酵工藝絕對算是個意外之喜,堪稱最美好的意外之一。無人知曉到底是誰發明釀造了第一瓶啤酒。大約在一萬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Mesopotamia)人民開始種植野生穀物。起初的麵包都沒有經過發酵,也就是說,這些麵包都是堅硬扁平的。後來人們發現,穀物受潮後會在空氣中自然發酵,變成盤中餐,酒精這個副產品就是這樣被發現的。
在某一時刻,古代麵包師肯定有注意到這些發酵過的穀物會形成蓬鬆柔軟的麵包,一些大膽的或是瘋狂的人也有品嚐過糧倉裡難聞的泡沫,所以才有了啤酒!
一些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甚至建立學說研究證明人們從事農業活動的原始動機是啤酒,而非麵包。低濃度酒精能緩和古代部落間社會的緊張格局,就像潤滑劑,促進聯合創新。而麵包,有人認為,它只是為釀造更美味的啤酒而得的副產品。
美麗的意外
許多美味的食品和飲料,其創作都純屬意外,葡萄酒和啤酒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人(當然那是少數人)看到一串葡萄浸泡在水中,想:「我要嚐嚐這水」,他覺得好喝,於是有了葡萄酒;有人好奇如果摘下新鮮的橄欖,先不去吃它,而是用鹽水浸泡數月之後會不會好吃,也或許是有人看到海水浸泡的袋子裡裝著幾個橄欖,想著「為什麼不嘗一下呢?」於是有了橄欖蜜餞。眾所周知,生吃牡蠣必須得有膽量——你在野外見過咖啡豆或者可可豆嗎,誰會想到味道如此苦澀的小豆子會成為世界上最令人垂涎的食品呢?然而,一路走來有很多美麗的意外,但也肯定避免不了會有很多不幸的事故。
責任編輯:傑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