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發話 南方洪災有更深層原因(圖)

作者:端木珊 發表:2016-07-07 04: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武漢市受暴雨襲擊變澤國。(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16年07月07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持續多日的強降雨已經導致長江中下游等地多個城市進入「看海模式」。李克強對此指出,不少城市出現內澇,反映出城市建設歷史欠賬較多。

李克強:內澇反應城市建設歷史欠賬

據官媒新華社消息,自6月30日以來,持續多日的強降雨已經導致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11省(自治區、直轄市)67市(自治州)331個縣(市、區)2333.5萬人受災。民政部5日的消息顯示,目前已經有170人在洪災中死亡或失蹤。

與此同時,不少城市出現內澇,進入「看海模式」。7月5日至6日,李克強到湖北武漢、湖南嶽陽等地考察防汛抗洪情況。期間,李克強表示,不少城市出現內澇,除了降雨集中的因素外,也反映出城市建設歷史欠賬較多。

據住建部2010年對中國351個城市專項調研顯示,2008年到2010年間,中國62%的城市發生過不同程度的內澇,其中內澇災害超過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個,在發生過內澇的城市中,57個城市的最長積水時間超過12小時。

2013年,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發布的首份中國城市內澇報告顯示,全國642座有防洪任務的城市中,有340座城市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

根據2006年發布的《室外排水設計規範》要求,城市一般地區排水設施的設計暴雨重現期為0.5-3年(即抵禦0.5-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區為3-5年。而事實上,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統建設的設計暴雨重現期小於1年,90%老城區的重點區域甚至比規範規定的下限還要低。

重地上輕地下 年年內澇非偶然

上月早些時候,陸媒《中國城市網》報導,城市雨水排泄主要依靠城市自然調蓄能力和城市排水設施建設兩方面。當暴雨來襲,雨水排泄速度跟不上降雨量,雨水迅速聚集,就會導致內澇出現。

報導指,中國高強度的城市建設,大量柏油路、水泥路的出現,改變了原本的生態體系和水文特性。以中國北方城市為例,城市開發建設前,70%∼80%的降雨可通過自然滯滲進入地下,只有20%∼30%的雨水形成徑流外排;城市開發建設後,道路、地面等設施建設導致下墊面硬化,70%∼80%的降雨形成徑流,僅有20%∼30%的雨水能夠入滲地下,雨水無法下滲,直接導致城市內澇。

此外,湖泊、濕地、河流等天然蓄水池也隨著城市的建設被侵蝕和破壞,造成整個水系的碎片化。

與此同時,中國城市排水設施建設多年來飽受詬病。早在十八大召開的時候,時任總理的溫家寶就曾表示,「許多城市對防洪、排水地下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不夠。必須深刻汲取教訓,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

《中國青年報》引述規劃、建設界的很多專業人士認為,中國的城市規劃建設中「重地上輕地下」,市政管理中「重建設輕維護」。

今次受災最嚴重的武漢在三年前通過了《武漢市中心城區排水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計畫》,投資129.85億,改造、完善市內排水系統。市政府當時信心十足的承諾,三年後武漢將告別「看海」。

當時的媒體宣稱,「三年攻堅計畫完成後,將能抵禦200毫米/24小時、50毫米/1小時的特大暴雨。這樣的雨量在武漢歷史上平均10年才會出現一次」,「一天下15個東湖也不怕」。

諷刺的是,在三年期滿的今天,武漢全城百餘處被淹,交通癱瘓,部分地區電力、通訊中斷。截至7月6日8時,湖北省17個市,80個縣,逾1090萬人受災,死亡47人、失蹤10人,直接經濟損失158億元人民幣。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