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中國經濟九大「痛點」(上)

發表:2016-07-23 0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6年07月23日訊】中國經濟寒冬的跡象已越來越明顯。因此,我們發明瞭一個新名詞,叫「新常態」。然而,新常態只是一種美好的想像,中國經濟面臨的,不是新常態,而是死亡的危險!

之所以用死亡,而不是崩潰這個詞來形容,因為崩潰可能在幾年之後就重建了,而死亡則意味著將失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有人會說,情況真的有這麼嚴重嗎?你是不是在危言聳聽呢?那好,我們從頭開始說起。

首先,中國經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我們在這裡,將避開一些專業、複雜的經濟學原理,而是用簡單的話語,淺顯易懂的例子,來說明這其中的原因。

一說到中國經濟的發展動力,有人馬上就會想到房地產,想到泡沫。但這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將來也不會成為!中國經濟騰飛,本質上來說,靠的是廉價的勞動力和強大的「國家資本主義」,前者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推動因素,而後者是推動前者執行自身願望的鞭子。

因為廉價勞動力,通過全球化的資源配置,通過大量的血汗工廠,中國製造的廉價商品充沛著世界各地的商場,賺取大量的錢,再將賺來的錢投入進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當中,然後就有了中國經濟起飛的奇蹟。

南美諸國曾經是這樣發展的,日本是這樣發展的,亞洲四小龍都曾經是這樣的發展,也都曾經有過經濟奇蹟。但不一樣的是,早在四十年前,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經濟起飛的南美諸國至今仍然在經濟泥潭中艱難掙扎,四十年止步不前,甚至是經濟倒退,而日本,韓國,卻已經邁入了發達國家行列。

原因何在?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經濟,最重要的不是GDP總產值,而是實際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和就業問題,就如同我們總是關注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一樣。與之相比,其它的(美國)數據都不重要。

因為廉價的勞動力,讓我們成為了世界工廠,讓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就業,而這些工廠又帶動了相應的服務業,交通,運輸,行政,稅收……只要看一下春運的緊張,就知道,我們有多少人在外地打工,在血汗工廠的流水線上工作,或者為血汗工廠間接或直接服務的貿易,餐飲,住宿,交通等服務,而支撐起這一切的,正是數以千萬計的血汗工廠,沒有這些工廠,就無法解決大量的人員就業,不僅如此,與之相配套的餐飲,貿易,住宿,交通運輸,房地產都會因此而死亡。

這一切是如此美好,又是如此的可悲。

當低端製造業發展到一個瓶頸,而高端製造業技術又無法掌握的時候,那經濟發展的天花板也就無可避免的到來。也就是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從本質上來說,經濟要發展,需要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即用更少的時間,更少的人力,創造更高的生產價值,生產更多的商品。

比如,以前需要一百個人種田來養活一百個人,現在只要一個人就行了,那剩下的99個人就可以去生產其它的東西,人們的生活物資就會就變得很豐富,社會就會發展……不斷減少種田勞動力的過程,就是社會發展的過程。

說到這裡,相信馬上就會有人說——呃,這不就是科技發展和管理水平提高帶來的嗎?

沒錯,其實很簡單。

中等收入陷阱其實也就這麼簡單。發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製造業轉型失敗。低端製造業可以帶來中等收入,但是伴隨而來的污染,低質低價,都是惡性循環。低端製造改高端製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決,而高科技不是幾十年能追趕的,於是,問題就出現了。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這一點,是幾乎所有經濟學家的共識,是經濟教科書上寫得清清楚楚的基本常識。

因此,要知道我們國家會不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實只需回答一個問題就行,我們已經佔領了低端製造業,同時也就意味低端製造業對我們來說,已經失去了發展的潛力,接下來,我們能否在高端製造業上與美日歐去進行競爭?

我們能否在汽車製造上打敗豐田,在飛機製造上打敗波音,在CPU製造上打敗英特爾,在手機製造上打敗蘋果,在顯卡製造上打敗英偉達,在硬碟製造上打敗西數,在機械製造上打敗德國,在網際網路和軟體領域打敗谷歌,微軟,甲骨文,思科,IBM以及矽谷的無數企業,比如開發photoshop,flash的Adobe Systems公司,開發 Auto CAD的Autodesk公司……能否做到這些,決定了我們能否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如果做不到,那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回過頭來看看日本。當日本製造崛起於世界的時候,它並不是世界的低端製造代工廠,而是擁有東芝、索尼、豐田、三菱、馬自達、松下、日立……等等一系列可以與美歐製造企業相抗衡的高端製造企業,甚至將美國的企業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比如豐田和通用的競爭)。

說白了,中等收入陷阱就是技術天花板。因為,在此之前,將勞動力從農村解放,向城市轉移,進入低端製造業,這是不需要什麼技 術的。只要短時間的培訓,一名農民就很輕鬆的成為產業工人,於是,GDP提高了,就業解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接下來,要進一步發展,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要讓產業工人變成高級工程師,這就難了。

知道了這些,就已經很清楚的明白,中國能不能跨過中等收入陷阱了,但這可能會讓中國經濟停止發展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並不足讓經濟死亡,為什麼說我們的經濟面臨死亡危險,我們可以接著往下看。

前面講了危機的根本性原因,接下來我們講第二點——國家資本主義」的推動。

前面已經說了,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不僅僅是廉價的勞動力,還有另一個推力,就是國家資本主義,高度集權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如果只有廉價勞動力,那麼,經濟仍然不能夠起飛,就像孟加拉國雖然人口上億,但在世界上根本沒有存在感一樣……這也是執政黨經常引以為傲的——三十年經濟發展奇蹟。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國家資本主義推動經濟發展,同時低端製造業推動到了一個極致,將它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壓榨到近乎為零的程度,也就讓結構調整和結構轉型,讓低端向高端邁進,失去了必不可少的時間。

這一切,從很多年前的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就已經將禍根埋下。

富士康在深圳本來有一家大型工廠,聘用了幾十萬工人,在東部其它地區還有幾家工廠,也有著數萬或數十萬工人。然後,我們開始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於是,富士康在鄭州、成都新建工廠,將本來在深圳的生產線搬遷到中部,西部,將本來在東部招聘的工人放在中部,西部來招聘(實際上,以前,這些工人本來就來自中西部),然後,因為新建工廠,建築業發展了,GDP提高了,道路修好了……

但是,但是,很少有人會去關心,富士康還是原來的富士康,生產線還是原來的生產線,生產力水平還是原來的水平,能生產多少價值還是多少價值,該招聘多少工人仍然招聘多少工人,實際上,一切照舊,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

這就是所謂的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將本來在東部的低端製造業轉移到西部和中部來,將為製造業服務的貿易部門留在東部,在這整個過程中,生產力水平沒有一絲一毫的提高,技術水平沒有一絲一毫的進步,一切照舊,除了因為建築工廠帶來的短期GDP和短期建築工人就業以外。

當我們將外資企業從國外引進到國內來時,這對中國經濟發展是有幫助的。但是,將東部的企業,再搬到西部,將南方的企業搬到北方,將北方的企業搬到南方……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發展布局,對整個國家來說,因為沒有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工廠還是同樣的生產線),也沒有增加工人就業(工廠仍然招聘一樣的工人),所以,這一切,根本就是做無用功。

然而,我們卻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告訴決策者————這是做無用功,至少我沒有看到一個。

所有的經濟學家都集體瞎了,聾了,啞了!

於是,就是西部開發了,東部崛起了,低端製造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到極致,卻沒有向高技術高水平邁進,沒有向提高生產力水平的方向邁進,不但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積累了更多的問題,白白浪費了轉型和調整結構的寶貴時間。

三、強大的集權制度和落後的管理水平

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實際上大家都很清清楚楚,因為前面已經有無數國家給我們做了示範。按理說,國家領導者應該早早布局,以避免發生這個問題。然而,強大的集權制度和落後的管理水平,使我們不但沒有為解決這個問題做好準備,相反,卻給自己挖了更多陷阱和坑,這就意味著我們有可能陷得更深,傷得更重(說死亡,也是多方面原因加在一起)。

前面我們說了,中等收入陷阱本質上就是技術天花板,低端製造業發展到極致,又無力發展高端製造業,因此,陷阱來了。這一點,大家都清楚,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早在很多年前,我們就採取了一個自以為有效的聰明的方法————大學擴招。呃,要發展高端製造業,要掌握技術,這當然就需要人才了。理論上來說,只要有人才,那肯定能掌握技術。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多多培養人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然而,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論。

缺少環境培養的人才不能掌握真正的核心技術,只能製造更多的問題。

是的,大學培養了很多人才,但是,這些人才並不是成熟的,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而這僅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他們還需要到企業去培訓,去發展,去繼續學習。但因為沒有環境,結果,他們都去了華強北研究如何山寨,如何盜版,如何進一步壓榨低端製造業……或者去了國企和行政部門,研究如何混飯,如何潛規則去了……

因此,教育的發展,大學的擴招,民眾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無論你認為現在的大學有多水,但比起當年的初中生水平總還是要高得多的),並沒有帶來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反而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就業上高不成低不就,大量的理科生(大學專業以理科為主,理科招生人數遠高於文科)在學了一堆理科專業知識之後,將專業知識仍到九霄雲外,去搞其它的了。

當年,中國開始搞改革開放的時候,還是一個很落後的國家,也是一個擁有大量國有企業的國家。本來,國家開始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發展低端製造業,讓農民進城就業,經濟騰飛,引進技術,積累資本,這時候,就需要扶持起一批擁有高技術高水平的國有企業,或者將這些國有企業私有化,但同時推動他們向高水平高技術企業發展,讓他們承擔起高端製造業,掌握高端製造技術的重任。就像日本的豐田,東芝,三菱……韓國的現代,三星一樣……日本本身有一些私企可以扶持,我們國家因為是從公有化向私有化轉變,因此,需要國家去引導和扶持,但很遺憾,我們的決策者沒有去引導這些,卻對行政壟斷企業情有獨鍾,搞了電信,移動,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這些壟斷企業擁有最多的資本和資源,招聘了最多的高學歷人才,但他們不僅沒有承擔起去掌握高端製造技術的重任,反而坐在行政保護的光環下不斷地吸人民的血……阻礙技術的進步。這個禍根,從當初國企改革的時候,就已經埋下。當國企在低端製造業領域被民企打敗的時候,決策者唯一考慮的事情是讓他們破產,下崗,擺脫財政包袱,卻沒有考慮過怎樣將他們向高端製造業引導,無論是公有化還是私有化的。他們以為,只要將大學擴招,去培養人才就行了。他們對人才發展必須的不可缺少的社會環境毫不重視。

剩下的,剛剛從均貧富中走出來,白手起家的民營資本,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沒有資本和金錢去進行高端製造業的研發。或者,他們早就走上了官商勾結的道路,不需要如此去做。

所以,中國只能產生百度,騰訊,阿里這樣的企業,但在高端製造業上卻不行。實際上,並不是因為大學沒有培養出人才(當然,大學的問題很多,但這屬於另一個問題),而是人才根本就沒有發展環境。事實上,即使是二流大學培養出來的二流人才,如果有適合的工作崗位,合適的發展環境,他們也可能成為非常有用的人才,甚至是一流的人才。但是沒有這個環境,所以,大量的大學生白白培養了,十年後,他們不但沒有從二流人才變為一流人才,反而變為了三流,四流,五流……

四、沒讀書的工人和迫在眉睫的考試

正如前面所說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要解決,都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積累。需要從改革開放一開始就想到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沒有技術天花板的問題,也就沒有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日本順風順水的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當日本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日本早已是發達國家了。(日本出現問題的原因很複雜,以後再說)

1990年,日本的人均GDP甚至一度超過美國。

而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是什麼呢?我們的目標是要考上研究生,努力成為博士生。即掌握高端製造技術,成為發達國家。但我們目前的現實是,我們仍然是一個只有高中文化的農民工,雖然打了很多年的工,賺了不少錢,但還沒有開始讀書,卻馬上面臨著研究生入學考試。考不過,那就只能繼續當農民工。而讀書這種事情,本來就應該在工作之初,一邊賺錢一邊讀書的。更要命的是,考試的機會並不是永遠都有的,錯過了這個時間點,再想報名參加考試就難了。這也是為什麼南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後,三四十年過去了,仍然無法從陷阱中走出來的原因所在。

我們錯過了讀書的時間和機會,現在想的是怎樣臨陣磨槍,臨時抱佛腳,看能不能以高中生的文化水平,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當然,這無異於痴人說夢。

有些人會說,我們的技術積累已經在起步了,只要有時間,再過幾十年,就一定會趕上去。但是,沒有時間,真的沒有時間了,考試就迫在眉捷,錯過了,那就再等三十年,或者五十年吧。

為什麼沒有時間呢?問題就在於,為了讓經濟高速發展,為了全面佔領低端製造業領域,我們給經濟注入了太多的資金,給這艘前進中的大船加了太多燃料。這是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的通病,並非只有我們是如此的。

問題還在於,當考試迫在眉捷的時候,中國這個學生兼農民工,卻會忽然發現自己連買書去學習的錢都沒有了,自己需要去賺錢,養家餬口,以保證家人不被餓死。這樣一來,情況就嚴重了。有人會問,這是為什麼啊?

有人會說:我們只要穩住低端製造業,保持生活水平不下降,然後,就可以慢慢向高端製造業發展,再有幾十年的積累,再去考試,不就可以了嗎?讀了三十年的書(改革開放)我們已經是一名優秀的高中生了,只要接著再讀幾十年,成為一名優秀的本科生,再去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考上研究生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嗎?為什麼不行啊?

是的,這不行,根本就不行。

事情並非如此簡單。這個問題說起來可能比較複雜,也是很多人難於理解的,在接下來一章中,我們會儘可能的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述。

五、過大的生產規模和惡性循環的危機

當低端製造業處於擴張階段,它的利潤其實也是非常高的,因為這時候的成本還很低,產品價格也相對比較高。因此,在早期,當一家新建在中國的工廠向歐美出口中國製造的產品的時候,利潤是非常高的。正因為有非常可觀的利潤,因此這時候,工廠的老闆決定進一步擴大生產,以賺取更多的錢。於是,工廠的規模就不斷擴大,老闆賺的錢越來越多,創造的就業崗位也越來越多,於是,經濟開始騰飛。另一個人看到老闆賺了很多錢,他也跟著開了一家工廠,也做同樣的產品,然後是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好了,現在大家都開始一起做了,於是,工人成本,原材料成本被抬高,為了搶市場,產品的價格一步步降低,於是,利潤迅速降低。到最後,老闆們發現,已經無利可圖了。按理說,這時候應該停止生產(或者說減少生產),然而,出現了一個問題:應該由哪一家工廠來停止生產,哪一家工廠來減少生產?

當然,沒有一家工廠的老闆會希望是自己,大家都希望是別人,大家都在等別人退出,等別的工廠垮掉,大家都想挺過去,打敗競爭對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甚至可能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方式,包括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並向銀行借貸更多的錢來維持繼續生產。

於是,生產規模被做到極致,做到遠遠超出市場需要的規模。可能是市場只需要100件產品,但生產廠家卻生產了150件……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咦,你說的不就是教材中學過的,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嗎?生產過剩而產生的經濟危機?」

對,確實如此,但我當然不是為了向你講在初中政治時就學過的內容,我們來看看這中間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

第一件事,大家都將賺來的錢都放大擴大低端製造業規模上面,而沒有去研究,去掌握高端製造業的技術;第二件事,繼續生產已經無利可圖,企業已經沒有什麼利潤了;第三件事,生產的低端產品已經太多了,超出了市場需要;第四件事,為了維持生產,企業向銀行借了很多錢。

好了,終於有一天,有一家工廠的老闆發現問題所在了————需要向高端製造業發展才能賺錢,而不是繼續在低端製造上面與別的廠家惡性競爭。他想這樣去做了,但卻突然發現自己沒錢了,原來製造低端產品賺來的錢都用在擴大低端產品生產規模上面了,不僅如此,他還欠了銀行很多債,這時候,他雖然知道自己的企業需要投錢去研究,去開發,去掌握高端製造技術,但卻根本無能為力了。

他能做的,只能是繼續維持低端製造業,惡性循環開始了。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家的行業都已經開始體現,從鋼鐵冶煉到造船業,到機械製造,到各個行業……莫不如此。

————好,說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危機是不可避免了,而且是惡性循環的危機……

(待續)

責任編輯:靖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