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大佛寺石雕彌勒大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虔誠向佛,心向修煉,曾在石城寺的彌勒佛像前虔誠禮拜。他的詩作《臘月八日於剡縣石城寺禮拜》,就是這段心路歷程的見證。
石城寺的石雕彌勒大佛的來歷非同尋常。
石城寺,又名寶相寺,又稱新昌大佛寺,前身為隱岳寺,位於浙江省新昌縣城西三里南明山中。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樹蒼蒼,飛瀑泱泱,曲澗微轉,幽洞深邃,風景幽奇。
新昌大佛寺,全寺以石窟造像為特色,佛像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大佛寺裡最負盛名的文物是開鑿於峭壁內的石雕彌勒大佛,通高超過16米,兩膝相距超過10米。大佛寶像坐落於仙髻岩的石窟中,石窟之外為大雄寶殿,為大佛寺的核心區域。大佛造像座高約2米,整個造像宏偉壯麗,被稱為「江南第一大佛」。
據《新昌縣誌》記載,大佛開鑿於南北朝時齊梁年間(約486一516年),前後營造30餘年。此佛像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石窟中大佛相媲美,目前仍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幾尊石雕大佛之一。
石彌勒像不僅以其規模宏大,氣勢非凡著稱於世,而且在佛教造像藝術上也獨具特色。石像盤膝而坐;面容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端莊慈祥。額部寬闊,鼻樑高隆,眉眼細長,方頤薄唇,兩耳垂肩,頂有螺髻。身披架裟,衣著縐招,自然流暢。
大佛寺的開山和尚是東晉名僧曇光。曇光是江蘇昆山人,自幼出家,拜訪名師,鑽研佛學,成為一位有影響的僧人。東晉永和初年,曇光漫遊江左,宿石城山下,見這裡古木參天,石壁千仞,青籐繞石,環境十分清幽,就在這裡劈荊斬棘,在山洞裡修行。
南齊永明年間,僧護來到石城山隱岳寺,做了隱岳寺的住持。據記載,南齊永明四年(486年),僧護見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現,而且每至此處能「聞管弦聲」,決心就在此岩壁上彫刻彌勒佛大象。
石壁堅硬,進展緩慢,至齊建武年間,僧護圓寂時,只粗粗鑿出頭部形象,臨終前仍發誓「來生再造成此佛」。其弟子僧淑等繼其業續鑿,後來因「資力莫由」而停工。
直到梁天監年間,齊梁時代名僧僧佑受建安王蕭偉之邀,專程來到隱岳寺主持鑿刻石佛的工程。僧佑是齊梁時代的一位律學大師,也是古代傑出的佛教文史學家、彫刻家。
僧佑來到隱岳寺,見僧護和僧淑所鑿的石佛「失在浮淺」,於是再次招集工匠,「大事更張,因舊功鏟入五丈」,「捫虛梯漢,構立棧道,狀奇肱之飛車,類仙腹之懸閣,高張圖範」,造成極精美的石彌勒佛坐像。石雕彌勒大佛終於在天監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
南朝梁著名文藝評論家劉勰,特為之作了《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讚譽這座石彌勒像是「不世之寶,無等之業。」
這座「命世之壯觀,曠代之鴻作」是經過僧護、僧淑、僧佑三人相繼建造而成的,主體工程的設計和完成者是僧佑。在大佛寺大雄寶殿的三層樓閣上,立有「三生聖跡」的匾額,就是指這三位法師楔而不舍地雕鑿石佛的歷史。
至盛唐開元廿年(公元732年)前後,玄儼律師,對石像作了重大修整,施以「七寶、八珍」,石胎金身,煥然一新,寺宇殿堂也整修一新。
回顧了石城寺的石雕彌勒大佛的歷史淵源,可以更深切的理解孟浩然的詩作《石城寺禮拜》。
臘月八日於剡縣石城寺禮拜
孟浩然
石壁開金像,香山繞鐵圍。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
竹柏禪庭古,樓臺世界稀。夕嵐增氣色,余照發光輝。
講席邀談柄,泉堂施浴衣。願承功德水,從此濯塵機。
(源自《全唐詩》)
來到石城寺前,只見峭壁如削,洞窟敝開,齊梁年間雕鑿的彌勒佛像,就端坐石窟中,佛像鐫於崖壁間,金光閃閃。這座雕鑿著大佛的峭壁,傳聞中,香氣四溢又傳天樂,如同佛經中所說的香山,其所倚靠並環繞著它的岩山,就像佛經中所說的鐵圍山,岩色似鐵,堅硬無比。
看到佛像,震撼心靈,感覺似真實的「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出現在眼前,無限敬仰,拜倒在佛座之前,禮拜後雙手合十,誠心禮佛,一心修行,希望得到彌勒佛的度化。
竹子、柏樹密佈,樹木參天,古寺庭院幽靜,年代悠久,而依崖而建、為大佛遮風擋雨的樓臺,實在是古往今來、海內外所稀有啊。傍晚的林壑山嵐,升起霧氣,色彩豐富,夕陽西墜,餘光照射到林壑、霧氣、樓臺、峭壁上,散發光輝,猶如佛光普照。
臘月八日相傳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這一天我邀請寺中大和尚佛堂講經。接受佛法熏陶後,又受施浴衣去泉堂沐浴淨身。當進入泉堂浴池時,自然地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中,充滿八功德水的七寶池,觀想眼前的就是七寶池、八功德水,願此凡身承受功德水的洗滌,洗去追逐名利等塵俗機心,從此身心清淨。
晨鐘暮鼓,天香裊裊,天樂縈繞,清幽古禪庭院,一片莊嚴肅穆。當目睹了彌勒佛像,可以想見作者心中升起無限敬仰和感動的情懷,這是多麼神聖的佛門之地啊。
「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這是作者內心最深刻的拜佛感受。深受佛法的熏陶,詩人早已被佛法的博大精深所震撼,而當親眼目睹了石雕彌勒大佛的莊嚴法相,更是下定決心,用心修行,希望得到彌勒大佛的度化。像是一種莊嚴的宣誓,作者把這誓言寫進了詩中,流傳千古。佛像前許下的大願,這是多麼神聖莊嚴的誓約啊!
乘上法船,登上歸途,這是多少人的大願呀!
「願承功德水,從此濯塵機。」表現了詩人堅定對佛法修煉的決心和意志。塵世中的繁華和一切功名利祿,以及讓自己牽掛的恩恩怨怨,在這時都顯得那樣的渺小呀。只要心中裝著佛法,不斷的在法中精進,思想中的不好念頭以及執著的各種人心一定都會去掉。
如果稍微留意,就會發現中國古代許多有名的詩人、作家,都是信佛或者通道的,這是中國傳統文人的主流,也是維繫中華神傳文化的一支中流砥柱。他們用妙筆在各自的作品中不斷的警醒著世人,要保持對神、佛的正信,心懷善良。他們像是神的使者,為世人和神搭建了一架溝通的橋樑,在世人迷失時,不斷點醒人們,一定要堅持對佛道神的正信。
彌勒佛,也稱彌勒尊佛,即未來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彌勒的字根源自梵文,意為慈愛。根據《彌勒下生經》記載,彌勒會下生人間成佛,造福於眾生。
彌勒是「萬王之王」在末世由最高處下走時所使用的佛號,法輪聖王是「萬王之王」下到法界時的法號(人間稱轉輪聖王),所以釋迦牟尼告訴他的弟子:法輪聖王也稱彌勒。
在佛經中記載了未來佛彌勒(轉輪聖王)下世的重大信號,那就是「優曇婆羅花」的開放。
佛經《慧琳音義》卷八載明,「優曇花——祥瑞靈異,天花也,世間無此花,若如來下生、金輪王出現世間,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現。」
佛經《法華文句》四上:「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云:「人身無常,富貴如夢,諸根不缺,正信尚難。況值如來得聞妙法,不為稀有如優曇花?」都說明此花開放罕見稀有,是印證「轉輪聖王」下世的福音。
優曇婆羅花又名「空起花」,意其生長為「無中生有」,其出現亦不可思議。自1992年以來,韓國、日本、臺灣、泰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美國各州、加拿大、歐洲、中國大陸各省,相繼發現此一純白纖秀的優曇婆羅花蹤影。
今年(2017)按佛紀年是3044年,迎接法輪聖王的優曇婆羅花早已盛開各地,以冰雪之姿向天地頌讚聖王降臨。
悠悠千古歲月,彈指一揮間,遙想當年大詩人孟浩然虔誠在佛像前禮拜的情景彷彿就在眼前。詩人高潔的情懷仍讓後世的讀者感動不已。詩人用他的妙筆提醒著世人,不要忘記來到世間的初衷,淨化身心,洗滌心中的污塵蒙垢,才能撥雲見日,踏上歸途,這是期盼已久的宿願。
參考文獻
1.《孟浩然詩選》,中州古籍,2015年
2.《孟浩然全集》,崇文書局,2013年
3.《孟浩然詩賞析》
4.《彌勒佛和彌賽亞:末劫時期東西方的救世主》
5.《外星生命大揭密》:斷開枷鎖展開人類新篇(5)
6.《大迦葉為何在大理等待彌勒》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