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甚麼會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呢?(圖)

作者:清淺 整理 發表:2018-03-20 0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人為甚麼會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呢?
古裝戲劇中,但凡出現密商之人,他們往往會說:「這件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你應該看過古裝戲劇中,出現兩個交頭接耳在密商事情的人吧!然後,其中一人說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件事情切莫再告訴其他人。」此外,古籍中也有記載,如元朝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我叮囑他這樁事,則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為甚麼古人總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呢?除了你我,為何非要加上天與地呢?

其實,「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出自《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傳》的典故:「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楊震清廉明正 受人敬重

楊震,字伯起,東漢弘農郡華陰縣人,楊寶之子。他恰好是楊寶於華陰山救助黃雀的「銜環」典故中所指的「四世太尉,德業相繼」的第一代。楊震自小就聰明好學,他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楊震尚未擔任官職前,熱心教育,在家鄉辦學時,聞訊前往的求學者是絡繹不絕。由於他教學有方、有教無類,不看重階級地位,故學生多,名氣響亮,時人皆稱讚他為「關西孔子楊伯起」。

當楊震辦學多年又聲名大噪,為朝廷培養了大批人才後,非常敬重他的大將軍鄧騭特意徵召楊震到自己的府內任職。不久,楊震又被推舉為茂才(秀才)出任地方官,接著一路升遷成襄城令、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等官職,再又升任為九卿之一的太僕、太常,以及三公的司徒、太尉。在任官期間,公正清廉的楊震,自當是備受敬重。

舊友非義贈金 楊震口出「四知

小編上述所言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典故,就是在楊震一路升遷時所發生的事情。

話說楊震赴東萊擔任太守的路途中,曾經與昌邑縣令王密相會。因為楊震任職荊州刺史時,曾經提拔過王密,所以王密得知楊震路過昌邑縣,決定白天謁見楊震,夜晚則贈白銀十斤給他,以報答楊震當年的提攜之情。

楊震見狀,回道︰「我們是老朋友了,我十分了解你的為人,你卻不瞭解我,這是為何?」

王密說道︰「現在已經是深夜了,不會有人知道的。」

楊震聽後,正色說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可以沒有人知道呢?」王密不曾料想楊震會拒絕,只能慚愧地離開了。

楊震調任涿郡太守後,與往常無異,依舊是位清廉正直,不肯接受私人的請託與謁見。楊震的子孫亦與布衣百姓同樣地吃著簡樸蔬果,出門步行,生活過得實在樸實。楊震的一些長輩與老朋友見了,都建議他為子孫們購置些產業,好使家業豐碩,可是楊震不允諾。楊震表示︰「後世之民將稱呼他們是清官的子孫,我把這一項留與他們,不也很豐厚嗎?」

算算,打從大將軍鄧騭徵召入府任職後,直到太尉一職被罷免,楊震總共出仕了二十多年。他剛正不阿又克盡職守,世人果然因為他那公正廉明的崇高品德而大力稱讚。

小編剛才所言的典故:楊震拒收王密賄禮,說出「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四知」,成為了清廉自持,不願意接受非義饋贈的典源。從此以後,後人也將這千古名句引用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並藉此比喻事情重要到必須得保密,不對他人言。

歷史上的「四知」典故,雖然被人改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屬要保守秘密的承諾,也算得上是一種心理的安慰,但說出這話的楊震實則警醒我們,內心要有一把尺,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任何人做了甚麼事情,老天爺都知道。況且,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真正的君子是慎獨且待人誠心真意的。

 

參考資料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出自何處?〉(知史)

〈華夏文化《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來歷〉(阿波羅新聞網)

楊震(維基百科)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