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貿易戰只是序幕 經濟海嘯正從大洋彼岸席捲而來(圖)

作者:蔡慎坤 發表:2018-07-22 0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8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深度】貿易戰只是序幕經濟海嘯正從大洋彼岸席捲而來
貿易戰只是衝擊中國經濟海嘯的序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7月21日訊】一、掠奪式的增長

所謂掠奪式的增長,就是通過制度的陷阱,想方設法的把你辛辛苦苦賺的錢又掠奪回去。有些是悄悄地拿走,比如濫印貨幣、增發債券、濫發股票以及負利率;有些是公然掠奪,比如高稅收、高房價、高收費以及高罰款;有些則是通過暴力手段野蠻掠奪,比如暴力征地血淚拆遷以及壟斷性地搶奪佔有自然礦產資源等等。

中國經濟雖然高速發展,但這個社會不知不覺被利益集團壟斷和綁架,社會財富也不知不覺被各種利益集團掠奪和瓜分,所謂的「利益博弈」早已成為過眼雲煙,中國社會呈現出來的是一番弱肉強食的光景,即沒有任何規則,沒有任何道德,沒有任何良知,絕大多數人被排除在財富掠奪的遊戲之外。高速的經濟增長固然可以為蛻變了的社會塗脂抹粉,卻很難說服那些被剝奪了基本權利的弱勢群體。

當更多弱勢群體被這個時代所拋棄的時候,中國社會穩定的基礎就越來越脆弱。於是,一種關於保增長保穩定的惡性循環就開始了:越是不穩定,就越要推動GDP高速增長;越要推動經濟高速增長,就越要推動符合各種利益集團的政策舉措;而越是推動這種政策舉措,就越是造成社會巨大的貧富差距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對立。

英國女王的家底積攢了1000年,才3.8億英鎊。歐洲各國的實業家族經營二三百年,不過幾十億英鎊。而中國的富豪們僅憑佔有幾座礦山囤一塊地蓋幾幢樓甚至倒幾張批文貸幾筆款就可以一夜暴富甚至富可敵國。與此同時,還有成千上萬數不清的人過著衣不遮體飢不擇食的窮苦日子,楊改蘭式的絕望家庭在中國不是孤例,從北京城驅車幾個小時就可以見到大批人均年收入不到一千元的貧困家庭貧困人口。

二、印!印!印!衝破天際的貨幣發行量和全社會負債

今年博鰲論壇上,哈繼銘博士說:「中國的貨幣增長速度太快了,中國貨幣1月份(M2)增長14%,那麼快的增長速度匯率還不貶值天下沒有,按這個邏輯推下去要不了幾年,中國可以把全世界的資產都買下來了,多麼荒唐!所以要麼貨幣增速下降,但是貨幣增速下降可能對穩增長不利,要麼貨幣就得貶值,兩者之間必須取一項。」

在1990年的時候,中國的貨幣M2發行量是1.53萬億,截止到2018年3月,中國的貨幣M2發行量達到173.99萬億元,這意味著28年的時間,人民幣的發行量增加了100多倍!自2007年1月以來,中國貨幣供應總量M2連續超越日本、歐洲和美國幾大經濟體,目前相當於歐洲和美國的兩倍,日本的三倍。而中國的GDP和國民人均收入遠遠沒有達到這個驚人的增長水平。

貨幣超發必然導致債務猛增,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到2017年年中,中國債務已經達到了GDP的256%,這不僅超過了新興市場國家190%的整體水平,也超過了美國的250%。高盛的研究報告也披露,中國總債務佔GDP的比重2017年保守估計在284%以上。

央行2017年對外公開的負債表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總債務244萬億元人民幣,另外還有至少1.5萬億美元外債。也就是說,截至到2016年底,中國合併債務保守估計是255萬億人民幣。而2016年中國的GDP為74.4萬億,這意味著中國的負債率為GDP的342.7%。如果算上其他隱性債務,債務規模應該更為龐大數字也更為可怕!

由於地方債務門類繁多,數據更不透明,地方債務實際上已經處於無序失控狀態,地方財政也醞釀著極大風險,但風險到底有多大,仍然莫衷一是。目前中國沒有專門的機構和標準來統計各種債務,各地融資平臺前些年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且呈現多樣化、隱蔽化的趨勢,導致很多資金來源和數量根本無從知曉,負債規模更是難以精確統計。

正因為一部分藏在黑箱裡的隱性債務是個未知數,更加劇了財經界對債務危機的擔憂。儘管官方數據顯示,全國政府性債務負債率低於國際相關條約規定的風控參考標準,但不少地方政府過去幾年債務規模迅速膨脹,甚至早已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不少地方政府其實己經處於資不抵債的破產邊緣,即使土地價格越賣越高,依然堵不住龐大的債務窟窿。

過去10年,國企負債膨脹的速度,也遠遠超過利潤增長的速度。過去10年,國企負債增長了395%,而利潤僅僅增長了60%,這是什麼概念?有人戲稱,以前說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現在倒好,國企吃進去的是牛奶,擠出來的卻是尿。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有一個統計,中國每年宏觀形式上的利息負擔(12萬億人民幣左右),已經超過了每年名義GDP的增量(8-9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中國現在每年新創造出來的財富,還利息都不夠了,中國經濟早已經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

中國家庭債務目前已超過40萬億!愛存錢的中國人,開始拚命舉債,支撐中國龐大經濟體的不是令人驕傲的實業,更不是高科技,而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房地產業!14億人坐擁450萬億存量房產,而淨存款只有26萬億,這意味著,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隨時會破滅,經濟海嘯正從大洋彼岸席捲而來,或許每個家庭或許每個人,都會感受到強烈的陣痛。

三、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

從新世紀開始到現在,中國演繹了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而房價暴漲的推手是土地財政,土地財政又幾乎是完全照搬香港地產大佬為香港量身定制的開發模式,把財政收入跟土地出讓牢牢捆綁在一起,其結果除了高價賣地培植一批超級富豪之外,坑苦害慘了高達十億的中國人。香港的財政收入一半來自土地,如土地預付款、房產開發商上繳的稅收及房產稅等等。

可悲的是,本該擁有土地主權的勞苦大眾,在「革命」成功後並沒有擁有土地,新政權在一番艱辛探索後,突然發現土地是無本萬利的生財之道,把土地出讓的最長時間定為70年,這種對未來毫無信心毫無把握的土地政策,只是讓地產富豪憑空崛起一夜暴富,讓本該當家作主的無產階級淪為更為悲慘的房奴,終生或在痛苦中掙扎呻吟。

香港有40%的港人居住在港府提供的保障房中,這個比例在新加坡更高,近80%的新加坡國民住在政府提供的高標準組屋中。而主張「平等均富」的新政權,在「初級社會主義」階段,卻把數億人的居住問題完全市場化,近些年甚至廉價徵用農業用地,把一批又一批農民呼悠進城或驅趕進城,導致城市房價輪番暴漲。

地方政府通過行政權力壓低拿地成本,通過規劃調整、土地變性,以「畫大餅」和「擠牙膏」式的供地方式,從銀行置換出貸款,滾動開發,如此循環往復。土地增值數十倍甚至上百的倍財富效應幻化出巨大能量,而這一切都都以巨量貨幣超發作為燃料,使得中國經濟增長以土地貨幣互相循環,直接導致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大增。

這些年來,野蠻強拆從逼人自婪到直接用車碾壓再到直接動用各種黑惡勢力,甚至對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大打出手!為了所謂的城市建設,為了所謂的GDP,一些地方的拆遷大軍早己喪盡天良!拆遷大軍也變成了「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的硬邦邦的機器,他們眼裡只有上級的命令,沒有生命的體溫。

野蠻強拆看上去是在加快城市化進程,拉動GDP發展謀求所謂政績,但隱身其後的,是貪腐官員和貪婪開發商牢牢捆綁在一起的巨大利益,也是私有財產得不到尊重和保護的鐵證。無論是早期的「嘉禾事件」,「宜黃自焚事件」、「巧家爆炸事件」、「錢雲會事件」、「烏坎事件」,還是剛剛發生的譚嗣同祖祠被強拆,背後都有一雙雙貪婪的罪惡之手。

野蠻強拆在各地已演變成為赤裸裸的搶劫和掠奪,在野蠻強拆面前,不知有多少民眾居無定所,不知有多少人傷心絕望!人們或許還記得,八年前江西宜黃官員投書媒體為野蠻強拆做了最好的辯護,這位官員旗幟鮮明地表示:沒有強拆就沒有中國的城市化,沒有城市化就沒有「嶄新的中國」,「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

幾乎每一個落馬的腐敗官員,除了持續刷新貪腐數額的記錄之外,都有眾多房子的罪證一併羅列,在讓人們大開眼界的同時,也讓更多人黯然傷神!在全國各地房價高企的今天,千千萬萬老百姓一輩子的收入也買不起一套房子,而許多腐敗官員卻在城市裡擁有不計其數的房子,這無疑給老百姓深重的無力感和挫敗感。

這些動輒坐擁幾十套上百套房子的腐敗官員,在現實中只不過冰山一角。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不經意間曝出374套房子,按每套100平方米計算也是37400平方米,以北京四環內不低於8萬元的單價來計算,其價值就高達30多億!知名VC人士查立曾爆料稱:在北京至少有5、6千個這樣的大佬,查立在《不要誤讀移動網際網路投資》一文中寫道:「當創業者告訴這個數字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

四、高稅收、低福利是中國模式的法寶

今年1-5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2.2%,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5.8%,在國家大力實施減稅降費在GDP艱難增長的大背景下,財政稅收持續高增長絕不值得喝采!中國目前共有19項稅種,除個人所得稅、消費稅、增值稅、營業稅、印花稅、契稅、菸草稅、關稅、車船稅等等,貫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流轉稅的比重佔稅收收入的七成以上。這意味著,民眾需要繳納的很多稅,是看不到的流轉稅。

中國稅制與國外稅制還有一個重要區別,就是財政收入除稅收之外,還有一個幾乎可以與之並駕齊驅的收入主體:包括預算內收費、預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等等。把這些加起來與GDP相比較,才是真正的「宏觀稅負」。如果再把制度之外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還有形形色色的腐敗賄賂支出以及因通貨膨脹而提高的實際稅率加起來,中國稅負超過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

高稅收低福利是中國模式令世界矚目的致勝法寶,無論是中國企業和個人對高稅收都具有強大的承受能力,試想想,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也不會有如此龐大的低保人口,僅憑每月不到100美元而能夠活下來。中國也不像歐洲全民享受高福利,享受高福利的人不到人口總數的5%,所謂財政壓力不過是因為揮霍過度外援過多而造成的。

有媒體說:「美國貧困人口達到4000萬人,貧困率超過15%,而中國的貧困人口只有2%!」事實上,美國所謂的貧困人口每人月均6500元人民幣,中國貧困人口每人月均275元人民幣。按照美國標準,中國至少有60%的貧困人口。

中國和美國也是世界上貿易最為極端的兩個國家,前者長期保持著對海外市場的高順差,後者則完全相反,長期對外高逆差。按理說,中國人應該很有錢了,美國人應該窮得一貧如洗!可結果是,美國八成以上的人過得年收入5萬美元的日子,而中國只有一成的人過上了所謂的美式生活!如此之多的貿易順差財稅收入不知道花到哪裡去了?全世界都在尋求這個問題,而中國人自已卻渾然不知。

五、中國模式的末路:對世界的巨大衝擊最終導致了貿易戰

掠奪式的增長對整個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中國加入WTO以後,得益於全球化和產業轉移,經濟蓬勃發展,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活力。但是,掠奪式的增長隱患很快就凸顯出來,不僅在國內產生了嚴重的經濟問題,貧富分化,經濟泡沫,產能過剩,環境污染……而且把這種經濟不平衡傳導到了國外。

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表面上看是美國問題,實際上是貿易不平衡問題,當大量的廉價商品出口到美國,把美國的物價壓低到90年代初期的水平。同時華爾街的金融寡頭通過對新興市場的投資,也獲得了暴利回報,美國資本市場流動性充裕,利率水平降低,對風險偏好加大,隨之產生了大量的次級貸。

但是隨著製造業向新興市場轉移,美國自身的工作崗位不斷減少,中產階級的機會也相應減少——其中一部分人恰恰就是次級貸的主體,最終美國金融市場的泡沫爆了,釀成了08年整個世界經濟的大衰退。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6月21日表示,美國有必要讓貿易夥伴更加難以高筑貿易壁壘,從而實現特朗普總統的最終目標,即降低壁壘並獲得公平的競爭平臺。「我們必須創造一種環境,讓那些通過關稅或非關稅手段,設置大量貿易壁壘的貿易方吃到更多苦頭,必須讓他們覺得,保留這些壁壘要比取消它們更為痛苦,」「特別是中國,不尊重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以及網路安全漏洞,讓情況更加複雜。」

中美此前在北京的貿易談判,官媒只是選擇性公布了美國對中國的要求(減少2000億美元貿易逆差),卻未公布美國給中國開出的條件,其中包括美國在中國開辦高質量學校、醫院以及投資服務業,逐步使中國由製造大國向消費大國的轉變,美元與人民幣自由兌換,人民幣逐步國際化,不再對中國進行301調查,取消對中國數碼產量的限制,承認中國WTO成員資格、放寬中興的准入等等。這些舉措顯然有利於社會轉型有利於國人福祉,但顯然也會觸動壟斷利益集團和官僚利益集團的核心利益。

責任編輯:華啟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