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精神!大唐文人為何能取得史上最高成就?(圖)

兼收並蓄 有容乃大!盛唐文化與盛唐精神(上)

發表:2019-01-27 06:0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盛唐精神!大唐文人為何能取得史上最高成就?
文化的特有氣質,正是這種「兼收並蓄」、「有容乃大」的精神。(繪圖:志清/看中國)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時代,是世界上聞名的天朝大國。盛唐時期指的是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這段時間,這個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開明,在社會生活、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所呈現出來的繁盛景象,被後世稱為「盛唐氣象」。這種局面的開創,是由於始於唐太宗及其後的君王關愛百姓、選賢任能、善於納諫的結果。唐太宗身居高位而謙恭待人、大度容人,敢用反對過自己的人,勵精圖治,不僅是唐代盛世偉業的開創者,更為後世樹立了治世的典範。
唐文化的特有氣質,正是這種「兼收並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孟子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這種精神造就了唐代的「充實而又光輝」的文化繁榮時代,使我國傳統文化進入了一個異彩紛呈、奇峰迭起的時期。

一、文學藝術

從清康熙年間編纂的《全唐詩》來看,作家二千二百多人,作品四萬八千多首,詩人之眾,詩作之繁,實為中國詩史之奇觀。唐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藝術精湛、水平極高,《全唐詩》開篇就是唐太宗的《帝京篇十首》,詩作氣勢宏大,使人感到他「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經破薛舉戰地》)的高尚節操和遠大抱負。隨後群臣的詩作也展現出闊大的氣勢和胸襟,如大臣楊師道的「爽氣長空淨,高吟覺思寬」(《初秋夜坐應詔》)等,剛健質樸的貞觀詩風影響著後世。

盛唐時期名家輩出,宛如星漢:「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以寫自然風景著稱的孟浩然、王維;邊塞詩人高適、岑參;「詩家夫子」王昌齡;經歷了盛唐的成熟,中晚唐時期眾多的詩人代表者白居易等。其詩作博大、雄渾、深遠、超逸,無不體現著時代的風格和精神。如李白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杜甫的「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除詩歌外,唐代散文、小說、傳奇等方面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成就。體現了一代文人:「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抱負,反映民生和揭露社會時弊的敏銳洞察力和勇氣,對國家的責任感,高瞻遠矚的大眼光、大格局。

二、書法繪畫

唐太宗非常重視書法,設置了弘文館,委任書法名家擔任書學博士,專門培養書法人才,並下詔京師五品以上的官員必須到弘文館學習書法;倡導天下學習王羲之的字體,並稱其「盡善盡美」,使書法正統化。在唐太宗的影響下,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都十分愛好和提倡書法,唐代書法水平因而達到了歷朝歷代的巔峰,也是我國書法史上書法家最多的一個朝代,如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薛稷、李邕、顏真卿、柳公權、張旭等。而顏、柳、歐、褚等名家法帖,至今仍是很多書法研習者們臨摹的樣本。

唐代的畫壇亦顯示出蓬勃的活力,題材範圍空前地擴大了。如閻立本所畫《太宗真容》、《凌煙閣功臣二十四人圖》,圖繪了開創大唐偉業的唐太宗及眾臣,形像逼真傳神,時人譽之為「丹青神化」。吳道子曾在長安、洛陽寺觀中作佛道壁畫四百餘間,神態各不相同,展現出神佛的莊嚴和天國聖境的光輝。他落筆一揮而就,繪畫轟動長安,「立筆揮掃,勢若風旋,人皆謂之神助」。他被後世尊為「畫聖」,被民間畫塑匠人尊為「祖師」,足見其影響之大。

唐代的壁畫和雕塑也有了高度的發展,以卓絕的造型、豐富的色彩,富麗中不失典雅,鮮明中又有沉著,呈現出一派大氣雍容的風度。如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西方淨土變》,展現出天國世界的景象,神佛、菩薩、眾生,人物眾多,畫面宏偉,神采生動,令人敬畏與神往。

盛唐精神!大唐文人為何能取得史上最高成就?
閻立本所繪的《步輦圖》,圖為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三、樂舞藝術

唐樂舞薈萃歷代歌舞所長,兼收西域眾多少數民族及國外之精粹,日臻極境,充份體現了盛唐時百國朝賀、民族交融的景象,是國泰民安的完美寫照。

唐樂舞氣勢磅礡,場面壯觀,集詩、詞、歌、賦於吹奏彈唱;融鐘、鼓、琴、瑟於輕歌曼舞;樂曲高亢悠揚,動作舒展流暢,服飾華麗多紫,堪稱歷代歌舞之最,成為吸收異域優秀文化和傳播中華文明的載體。

唐樂舞中 :繼承前代的傳統樂舞並加以發展的,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商樂》;以國名、地名、族名為樂部或舞名的,如《十部樂》中的《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等;唐代新創的樂舞,是音樂、舞蹈 、詩歌三者結合的大型多段體樂舞套曲,如吸收傳統武舞的《破陣樂》、《大定樂》等。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唐太宗時設立了十部樂,除了燕樂、清商為中原樂舞,其餘四部來自唐朝境內少數民族、四部來自國外,南至印度支那,北到撒馬爾罕。

當時著名的歌舞大曲有《秦王破陣樂》(又名《秦王破陣舞》、《七德舞》),以唐太宗統一中國、功定天下為題材,表現了除奸佞、氣吞萬里的氣勢和拯民於水火的仁德,此曲當時在國外亦廣為流傳。西域音樂在唐也非常盛行,長安城內住有大批西域音樂家,著名的樂曲有《龜茲佛曲》等。有關民間樂舞盛況,在唐詩中也多有反映,出現了「《六么》《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的局面。

(待續)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