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中國戰略 從「如膠似漆」到「兩兩相望」(圖)

發表:2020-07-19 05: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 印度 戰略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圖PRAKASH SINGH/)

【看中國2020年7月19日訊】中國印度的矛盾,並不源於兩國簡單地對不毛之地的爭奪,而是更深層次的問題,包括兩國對彼此之間的瞭解、對彼此之間實力的評估和對彼此之間全方位戰略的判斷。近百年來,印度與中國雙方的觀念、思路似乎無法同向而行,這也給今日衝突埋下了伏筆。

2020年庚子年裡,中國和印度正式建交70週年。兩國在邊境線上雙方軍隊反覆摩擦、對峙,甚至爆發了自1962年邊境戰爭以來最嚴重的衝突。

印度的官員稱,印度已經不再是1962年的印度。而中國的官員也強調,中國也已經不再是1962年的中國。正所謂: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英國影射下印度

從1857年大英帝國殖民者統一印度大陸算起,近代印度與中國的交往或鬥爭與大英帝國在亞洲的擴張大規模地同時出現。

到民國時期,不論英國在香港的殖民地,或是在中國上海的租界,英國當局曾雇佣很多很多印度警察。

在某種意義上講,香港成為連接世界與中國的橋樑;近代史上大英帝國連接中國與印度,印度曾經是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也是中國和歐洲往來的必經遠洋之路。

印度人曾認為,中國是貧窮的、落後的。中國人則認為,印度在英國影響下的發展可能更為良好。

1962年前後

印度1947年獨立建國。1950年4月,印度成為第一個與北京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當年的日本、韓國、臺灣、新加坡或者剛剛結束戰爭,或者仍在戰火之中,或者尚未政治獨立。

當年的印度繼承了大英帝國留下的巨大的經濟基礎設施:鐵路,公路,港口,大學,醫院等,成為了世界第6大工業國,亞洲第一大工業國;鋼鐵、黃麻、造紙、航運、貿易、發電等各項產業和人均GDP等指標高於中國大約1至10倍。

中國當時僅在食鹽、捲煙、純鹼、燒鹼4項工業產量上超過印度。

50年代,獨立不久的印度在外交和國際政治上的地位也非常輝煌: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印度和蘇聯美國歐洲等國關係很好,特別是在南亞,除了巴基斯坦外,各國都以印度為馬首是瞻。

今非昔比

1962年,中國和印度在爭議邊境全線爆發戰爭。戰爭後,印度下大力氣投資國防建設,此後60到70年代每年軍費增長超過GDP的3%,從蘇聯和美國西方購置最先進的武器,現在印度軍費開支已成全球第四。

中國8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後經濟增長也開始全面超越印度。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而中國軍費開支已是全球第二。

印度在2019年的GDP超過了英國和法國,正式成為全球第5大經濟體。印度總理莫迪同年表示,要在2030年前將印度發展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

而莫迪的保守派人民黨主張市場經濟,力推自由商貿獲成功,他執政後強勢全面改革,推行市場經濟,印度開始騰飛,過去5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超過中國!

目前,在大量外資撤出中國之際,很多選擇去印度,那裡不僅有廉價勞動力,更有民主法治等對經濟投資的保障。



責任編輯:李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