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地核下發現炎熱、大密度神秘物質(圖)

發表:2021-04-03 05: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地核下發現炎熱大密度神秘物質(16:9)
科學家在地核下發現炎熱、大密度神秘物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來自馬里蘭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近30年發生的數百場地震資料後,在南太平洋馬克斯薩斯(Marquesas)群島火山口下面的地球深處,意外發現了一個大量高溫、緻密、異常未知物質組成的巨型結構,而夏威夷下方此前發現的異常結構也比以前認為的要大得多。

科學家們使用了一種名為Sequencer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分析了1990年到2018年近30年間,太平洋海盆附近發生的數百次6.5級以上地震的7000張地震圖,結果發現了大量隱藏在雜訊中的回波,從而可以更精細地描繪地幔和地核邊界處的地形結構。

在馬克斯薩斯群島下面的地核地幔邊界,研究人員意外發現了一個此前未知的高溫密集巨型異常結構,寬度達100公里,綿延上千公里;而在夏威夷下方,此前發現的同樣結構,回波則更為強烈,這意味著這個異常結構非常密集,比以前認為的要大得多。這些高溫密集的異常結構被稱為超低速區(ULVZ),它們從地核和地幔邊界不斷升起,會在漫長的時間之後來到地表附近,最終噴發形成火山島。

地震發生後,各種地震波會通過地球內部傳播到全球,這些震波遇到密度、溫度和成分不同的物質時,會改變速度,發生彎曲或散射,從而產生可以被檢測到的回波。科學家們通過測量這些回波到達放置在地球不同位置的地震儀的時間和振幅,就可以描繪出地球內部各種不同物質的位置、大小、溫度等物理性質,就像給人體做CT掃瞄,或者蝙蝠的回聲定位一樣。

目前科學家們還不知道這些緻密物質的成分究竟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形成的,科學家們希望進行更多的研究,以瞭解其形狀和範圍,從而揭示地球深處發生的地質過程,為板塊構造和星球演化提供更詳細的線索。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看來地球內部的活動也是異常精彩而神秘。

責任編輯:任鳳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