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荒」「煤荒」正席捲中國大陸(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1年9月28日訊】近兩天來,「東北限電」衝上熱搜,瞬間舉國皆知。本來,這一輪限電,各地都在執行,但很多地方的人們甚至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因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並未受多大影響,「東北限電」之所以引爆輿論,正是因為它打破了人們對生活常態的心理預期——你想不到,這種事竟然會突然降臨到頭上。
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正常運行,都來自於一系列默認的前提,就像每天呼吸著空氣,不會提防哪天突然缺氧,而電力也正是現代社會中空氣一般存在的基本保障。一旦這樣的事物無預警斷供,哪怕數量不大、為期不久,但它造成的社會心理恐慌是相當深遠的。
「東北限電」之所以變成大新聞,根本原因大抵在此。從新聞上看,瀋陽的一些街區一度連紅綠燈都停了,造成交通大堵塞;不少提防居民用電一停就是十多個小時,由於農村家家戶戶燒煤取暖,很多人擔心排風沒電,燒煤產生的一氧化碳無法及時排出,可能導致煤氣中毒;更離譜的是連一些醫院都停電了,手術做到一半,呼吸機也沒電了。有人說:「連醫院都停電,這是我沒想到的。」
稍稍想一下就能明白,一個街區的紅綠燈,就算24小時不亮,可能也省不了多少電,但此事所造成的秩序混亂、社會衝擊將大大超過讓一座鋼鐵廠停工停電一天——後者除了鋼鐵廠工人之外,可能都根本沒人留意到。
實際上,居民生活用電在整個電量中的佔比並不高:去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75110億千瓦時,三次產業的用電量分別是:859億(1%)、51215億(68%)、12087億(16%),居民生活用電量10949億(15%)。換言之,就算把居民生活的電全停了,也只能節省15%,大頭其實本應是工業用電,佔了三分之二。
「限電」的任務要執行,但東北為什麼不能讓工廠「做二休五」,而要影響到民用電?看《新京報》援引東北某電網工作人員的說法,是因為東北整體上工業類型、數量較少,大部分變電站、電廠都是民用居多,和南方的情況有所不同。
問題是,「限電」的本意就是一些省份能耗超標,旨在限制中小工業企業產能,如果東北老工業基地沒多少電可限,砍居民用電既影響社會生活又省不了多少電,為什麼不因地制宜,把意見說出來?
不說也罷了,為了堅決執行到位,甚至還相當激進。吉林市新北水務有限公司9月26日發布通告,說為執行「有序用電的精神」,將「不定期、不定時、無計畫、無通知停電限電」,並持續至明年3月——在東北漫長的寒冬之下,這樣的「二不二無」對老百姓生活意味著什麼,有想過嗎?
對普通人來說,這就是晴天霹靂:你的日常生活突然要面臨無法預期的風險,沒有基本的保障,而可能時時刻刻陷入崩潰和混亂之中。且不說造成多大不便,想想就知道這有多煩人,更糟的是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
事後,網上流行一種「犬儒的達觀」:有人嘲諷這是「上面為了落實三胎政策殫精竭慮」(據說美國一度大停電後帶來嬰兒潮),也有人說「這下海南房價有保證了」,但大部分人恐怕都笑不出來。
有人說:「限電停電造成的民生影響我也痛恨,但我更痛恨的是資本主義體制追求利潤造成了中國不能以滿足人們合理需求來配置資源、能源,因為追求利潤導致了能源緊張影響民生。」
這麼說的人可能沒有意識到,他所痛恨的那種制度正是第一個要求社會必須永不停息運轉的現代機制,那是一個全天候運行的生產-消費體系,任何停頓都會造成重大損失。如果國內一些地區沒辦法做到這一點,那與其說是敵人的破壞,倒不如冷靜下來想想,為什麼當地沒有應急預案,為什麼就是沒辦法確保一個現代社會永不止息的正常循環?
對此,也有一種觀點推斷:這不是宏觀調控主動限電,而是煤炭漲價之下電廠虧損被動限電,南方經濟發達省份的財政狀況叫好,能多給電廠補貼一段時間,東北的財政狀況不行,就直接全線崩,只不過「無通知的停電確實太拉胯」。
問題的關鍵可能恰恰在於停電的突然性,因為電廠虧損固然是一個事實,但這畢竟是一個長期的市場趨勢,原本可以早做預案,在儘可能不影響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將損失減少到最小。這需要精細化的管理和詳盡的方案評估,但現在我們看到的卻是不考慮最基本常規運行,突然之間就來個休克療法。
說這些,並不是為了黑東北(何況東北之大,各縣市狀況可能也千差萬別),我真正感興趣的還是這些做法背後的治理邏輯。
根據「行政發包制」的原則,在面對同樣的指令時,各地歷來都要結合本地實際來完成績效,此時時間緊、任務重,就可能出現五花八門的「地方創新」。在這一意義上,這次限電可以被視為一場「壓力測試」,體現出當地都是如何應對的。能不能既盡量完成,又不出事,這本來就是場考驗。
這時候,對執行者來說,怎麼做最安全?答案是:決心表夠,堅決照章辦事,這樣即便出事,也沒自己什麼事,因為叫我幹啥就幹啥,還能有什麼可指摘的?
問題是,正如有人痛斥的,「東北現在就這樣,做什麼都是為了不擔責任,東北防疫看似硬核,真來事了就拉胯,都是姿態做得足屁用不頂,能力不咋地還非得表決心,人都快折騰死絕了。」
從日前遼陽澎輝鑄業公司高爐煤氣中毒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一種管理風格:無視程序,也不管系統的複雜性,直接下達指令,叫你做什麼,別廢話,直接做就是。至於引發什麼後果,到時候再說。與此同時,執行者也毫無異議,只管照做,直到出事。
這就造成一個弔詭的結果,正如我曾聽一位深諳官場文化的朋友所感嘆的:「太有擔當,也就沒有擔當了。」也就是說,看起來極其盡心盡責地完成任務,但這看似是主動性,其實卻是為了一旦出事後撇清責任。有時哪怕執行者明明知道會出什麼問題,也仍然眼睛一閉,一腳油門——畢竟提出異議需要勇氣,但出事了可怪不了自己。
然而,這樣就能免於責難了嗎?也不一定。因為換個角度也可以說,這看似馴順,其實卻是暗地裡指望出事的小心思:我照做了,但現實是擺不平。有人就懷疑那「二不二無」的停電限電通告,是有意如此,在遭到反彈後再以此為由抗命。
我不能說沒有這樣的可能,只是感慨,多少人的腦筋,都耗費在了這些上面,而在這樣折騰的過程中,普通人的生活似乎往大裡說也只是個博弈的籌碼。也許在「大局觀」下,這些卑微的個體生活的確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這卻是大事,甚至可能是人生的全部重心,如果在這裡得不到一個安穩可預期的生活,那人們最終就會用腳投票,到能給他們這種生活的地方去。
来源:微信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