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抗戰期間 共產黨不抗日都在幹甚麼(組圖)

發表:2023-06-27 08: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944年,毛澤東和彭德懷在延安。
1944年,毛澤東和彭德懷在延安。(網絡圖片)

長久以來,共產黨一直對中國人民宣稱「國民黨抗日」,「是共產黨領導了抗戰的勝利」。然而,根據近年來學者們的研究顯示,真正在正面戰場上抵抗日軍,奮勇作戰,犧牲慘重,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是國軍,而不是共產黨。早在1937年8月洛川會議中,中共中央就秘密制定了「七分自我發展,二分妥協,一分抗日」的內部指示,而整個抗戰期間,共產黨不但不抗日,還忙著壯大自己、宣傳自己,然後詆毀國軍。

抗日戰績中,中共唯一真正拿得出手的所謂「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據考證也都是謊言。

「平型關大捷」的真相

中共過去一直宣傳「平型關大捷殲敵一萬多」,近年悄悄改成了一千多。但事實上,所謂「平型關大捷」,只不過是國軍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上將指揮的「平型關之役」的小小一部分。是林彪趁著國日兩軍10幾萬人在平型關一帶正面大戰時,帶著中共18集團軍115師中的三個團(685、686、687團)約6千人,以自身傷亡4百人的代價,成功伏擊了日軍兩支「非戰鬥部隊」頂多共5百到6百人而已。

彭德懷(左)指揮的「百團大戰」究竟消滅了多少日軍?
彭德懷(左)指揮的「百團大戰」究竟消滅了多少日軍?(網絡圖片)

「百團大戰」的真相

至於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實際上只是針對鐵路、公路等交通線的游擊襲擾戰,雖然這是八路軍在抗戰中發動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作戰,真正卻只消滅不到一千日軍而已,甚至還受到毛澤東的嚴厲批評,說此舉幫助了蔣介石,暴露了共軍在華北的實力,使得此後日軍才把矛頭也伸向了八路軍。這也成為日後文革時彭德懷的重要罪狀之一。而且「平型關」與「百團」也不過只是抗戰前期的事情而已。

此後共軍就不再採取正面作戰或大規模的對敵行動,只有萬不得已下進行的小規模游擊戰或是搞暗殺,而且主要針對偽軍人員。他們盡可能地避免與日軍衝突,因為戰力太懸殊了,也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彭德懷、習仲勛在觀看地圖
彭德懷、習仲勛在觀看地圖。(網絡圖片)

中共透過「誇大宣傳」 掌握抗戰話語權

即使如此,中共還是趁機大搞宣傳工作,蠱惑中國人民。在所謂「平型關大捷」時,國軍正處在戰鬥艱困的處境,開戰兩個月,雖然國軍英勇無畏,在淞滬打得驚天動地、血肉模糊,但面對中日之間的懸殊國力,依然連吃敗仗,在華北失地千里。就在這全國軍民引頸期盼一場勝仗,而又一再失望之際,林彪部隊所宣稱的「大捷」,確實振奮了全國壓抑許久的人心。而大家高興之餘,自然不會有人再去深究戰役的規模與細節。這讓中共成功將原本對非戰鬥人員的小小伏擊,搖身一變改造為共軍打敗日軍板垣師團的重大勝利。

不得不說中共對宣傳工作的運用確實如火純青。即使同一時間國軍在忻口和平型關與日軍的正面作戰,規模遠遠更大,表現更為英勇,戰況更為慘烈,但因為依舊敗了,引不起關注,讓中共只靠著這微不足道的「小小首勝」,便占得了抗戰話語權的主導先機。除了農民以外,許多原本不願左右站邊的知識份子看到宣傳以後,也相信了所謂「國軍抗日無力,而共軍克敵有方」。從此以後,青年學子日漸左傾,替中共掌握民心發揮了重要影響。

至於「百團大戰」,雖然從戰力損耗的角度來說,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高層對於這種和日軍硬拚的戰法極度不滿,種下日後彭德懷被清算的禍根;但是從宣傳工作來看,卻讓中共得以靠著這場戰役,來振振有詞地反駁國民政府對中共不抗日的批評。所以毛澤東在表面上大大稱許百團大戰的勝利,又在戰史書寫上,歌頌百團大戰是「中外戰史上光輝的一頁」。

1967年彭德懷被反剪雙手遭公開批鬥。
1967年彭德懷被反剪雙手遭公開批鬥。(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國共犧牲的懸殊

整個八年抗戰,國軍僅僅師級以上將軍犧牲殉職的,就有271位;而中共沒有一個將軍死在抗日戰場上。左權是病死的,也有資料揭露說是被中共自己人整死的。新四軍彭雪楓則是在偷襲國軍的戰鬥中死亡。共產黨不抗日,是國民黨領導了抗戰的勝利,卻被共產黨接收了果實。

本文主要參考洪小夏、張世瑛:〈揭密中共的敵後作戰〉,郭岱君主編:《重探抗戰史(三)》(台北:聯經出版,2022年)。

責任編輯:李子霽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