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氣氛「壓迫」香港時代廣場變遺址(視頻)


【看中國2024年3月13日訊】(看中國記梁路思、李淨瑤採訪報導)近日,香港網友以「時代廣場變成遺址」為題,並附上一張人流稀少的照片在討論區,引起熱烈討論。《看中國》就此採訪社會學者、前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鍾劍華博士。他認為,時代廣場變這樣主要原因是「壓迫的社會氣氛」,造成港人沒興致娛樂和消費。其它原因包括經濟不景。

《香港01》報導,路過的市民感嘆時代廣場已淪為等候親友的地標。有學生表示,寧願到旺角T.O.P商場或葵涌廣場覓。一些深圳旅客則直言香港的商場已失去吸引力︰「現在可以海淘或者出國買,沒什麼事不會來了。」

在時代廣場外等待朋友的楊先生告訴《香港01》,感受到銅鑼灣的死氣沉沉,時代廣場和總統商場再也不是昔日的潮流熱點。時代廣場的「大電視」已成為市民等候親友的地標。

時代廣場於1994年4月13日正式開幕,它見證了香港30年的變遷。該商場由1994年至2013年,每年除夕夜舉行蘋果倒數活動,吸引超過10萬人到來,迎接新的一年,屬於亞洲區內最矚目的盛事之一。

鍾劍華認為,時代廣場變遺址要歸咎於「壓迫的社會氣氛」。

「大家都沒興致去娛樂和消費,氣氛不好自然是這樣。加上經濟不好、股市不好造成的效應。財富效應令香港人的消費意欲減低了。

當然也有軟對抗的原因。大家不願呼應政府,寧願存錢去日本玩,或是到深圳消費。抵觸心態在是有的。所以才造成香港的消費變差。」

他指,如今港府又要搞23條立法,相信情況會更加惡劣,很多人都會儘量避免出去。「它造成的損害比國安法更嚴重。它的罪行無所不包,定義又很空洞,刑罰還狠很重,我相信對香港會造成很致命的打擊。長遠來看,香港不樂觀。」

國際社會如何幫助港人所受的壓迫?鍾劍華表示,如今有一些人會在國際組織遊走,呼籲大家關注黎智英、香港47人案,以及港府不合理的做法。歐盟的歐洲議會、英國政府也透過不同的平台,表達對黎智英案件、國安法和23條立法的關注。但中共若不惜一切,這些國際聲音產生的作用也不大。

「但起碼這些聲音起到的作用是延續記憶、不要淡忘,要持續關注港人受到的壓迫。」

鍾劍華呼籲,「在海外能夠幫忙傳達港人意見的,可以儘量幫忙,因為如今港人很多都不能發聲,也不敢發聲。」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