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與懲罰(圖)

作者:章天亮 發表:2024-06-09 19: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僧人
僧人(圖片來源:Pixabay)

釋迦牟尼的傳記中,曾經講述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悟成佛,於一剎那間看到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明瞭了一切因緣。他起身去鹿野苑,度化了那裡的五個和尚,其中有一個叫阿若·憍陳如,也是佛所有弟子中第一個證得阿羅漢果的僧人。其實釋迦佛跟他並非善緣。在《金剛經》裡有一句話「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說的就是他們過去的緣份。

釋迦佛過去世也是一個修行人,稱忍辱仙人。他所在那個國家的國王就是歌利王。歌利王性情殘忍暴虐。一天,歌利王帶領後宮女眷出城遊玩,經過忍辱仙人修行的樹下。宮女們發現了忍辱仙人,就跑過去看。忍辱仙人就向她們說法。歌利王看到宮女們都被仙人吸引,心生妒恨,就走過來問仙人道:「你是阿羅漢嗎?」仙人回答說:「不是。」歌利王說:「你非阿羅漢,怎可與我的宮女講話?」仙人回答說:「我心中無色慾之念,和你的宮女講話有什麼關係?」歌利王大怒,說要試試仙人的修行,就把仙人的耳朵、鼻子、手、腳,一樣一樣割下來。

忍辱仙人毫無怨恨,反對歌利王說:「你為了女色,用刀斬斷我的肢體,而我的忍耐如大地一般。以後我成佛之後,也會用慧刀,斬斷你的貪慾、嗔怒、愚痴三毒。」所以等到釋迦牟尼成佛後,報怨以德,善解了他們之間的惡緣。

我讀這些故事,會感嘆覺者的慈悲。但慈悲亦非無度。彼時釋迦牟尼尚未成佛,將這一場魔難視為修行中的考驗和助緣。而一旦釋迦牟尼成佛,殺佛則屬於十惡不赦之罪,叫「出佛身血」。換句話說,佛雖然慈悲,但也不是無度的,否則無間地獄為誰而設?

《聖經》中也有類似的故事。猶大出賣耶穌後,耶穌說:「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經上指著他所寫的,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26:24)。《路加福音》上說當耶穌背著十字架走向刑場的時候,有許多百姓跟隨耶穌,內中有好些婦女,婦女們為他號啕痛哭。耶穌轉身對她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殺死耶穌的猶太人後來大禍臨頭,經過了一千多年的大流散,被人侮辱、嘲笑,多少猶太人被屠殺。我也很難不聯想到耶穌上十字架前,對那耶路撒冷的女子所說的話,還有對猶大的預言「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換句話說,耶穌雖然慈悲,但犯罪到了那一步,也必須要承擔後果,否則燃燒著硫磺的火湖為誰而設?

要知道,懲罰雖然是犯罪者在承擔罪業,對於更多的旁觀者來說,未必不是一種慈悲。這種教訓讓他們警醒,免得重蹈可怕的覆轍,恰如當代社會的死刑可以極大降低犯罪率,尤其是兇殺案的犯罪率一樣。

回到文章的開頭,我講述了佛陀對歌利王的度化,也提到了猶大可怕的結局。佛法雖然慈悲,但是威嚴同在!做出錯誤的選擇的,也必須承擔可怕的後果。那些曾經被喊話的,也許他們錯過了一個最好的自我救贖的機緣。

責任編輯:初新 来源:天亮時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