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風險重創金融系統 銀行也怕房子爛在手裡(圖)

發表:2024-06-03 22: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銀行開始拒收斷供房
銀行開始拒收斷供房。(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樓市的風險已經感染金融系統,銀行開始拒收斷供房。房地產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發展,中國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日前稱,打好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

銀行開始拒收斷供房 還主動降月供

所謂的斷供房,主要是指購房者在與銀行簽訂《個人住房按揭合同》後,如果連續3個月或者一年內累計有6個月沒有按時還款,銀行就會將其視作斷供,同時發出《催款通知書》。之後仍不還款的業主,或者無法和銀行商議變更還款計畫的業主,銀行就會向法院提起訴訟,那麼這類房子就成為斷供房。接下來就是法院拍賣房屋(法拍房),當債務人無力履行抵押合約,或無法清償債務時,而被債權人經由各種司法程序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將債務人名下房屋拍賣,以拍賣所得價金滿足債權。

斷供房的湧現,也意味著銀行業的壞賬風險會隨之而來。

中國斷供房數量越來越多,2017年國內法拍房只有9000套,而到了2019年法拍房數量就快速飆升到50萬套,直接翻了50多倍。截至2023年底,斷供房超過350萬套。而銀行拿了大量法拍房,將會面臨無法及時變現的問題。

日前在中國社交媒體微博上,有人發文闡述近期的自身經歷:2021年花175萬元(人民幣,下同)在福建省福州市閩侯大學城買了套房,月供6350元,大環境不好,現在已經斷供三月了。銀行前三月打電話禮貌的問候一下子,中心思想是催還月供,到第四個月不還就該走流程了(銀行通知、法院查封、進入法拍程序、最後進行債務清算....)。誰知,竟然收到銀行通知——人家不要房子了,現在只還月供的四分之一就行;這種「優待」給延期兩年,期間只要按約定還款,兩年之後再說。

然而,發生在福建的這個「銀行拒收斷供房」不過只是冰山一角。對於握在手裡的斷供房,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以一種極其謹慎的方式處理——非但不著急到法院起訴,反而是在想辦法勸斷供者「回頭是岸」。

中國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總資產為417.3萬億元,同比增長9.9%;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為3.95萬億元,較2023年初增加1495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2%。而許多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細分來看,與房地產有關的不良率從2022年的4.06%上升至2023年的6.48%,而且飆升速度飛快。並且與房地產有關的信貸存量,佔中國銀行業全部貸款業務的比重有40%之多。

棄房斷供的原因

導致中國法拍房數量的快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最近這兩年,很多城市房價出現了大跌。有些地方房價已經跌去了30%,把之前購房者的首付款都給跌沒了。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投資炒房客,就會選擇棄房斷供。顯然,房價在上漲時,投資炒房客跟風買房,而房價一旦出現下跌,把首付都跌沒了,炒房者就會選擇斷供止損。

第二,不少人之前在買房時,每個月都能按時還房貸。但是,這幾年中國經濟不景氣,一旦碰到了收入減少或者失業,就會感到每月還房貸的壓力大。甚至喘不過氣來。也只好選擇斷供。這部分人並不是不想按時還房貸,而是實在沒有這個能力繼續償還房貸了。

第三,之前一些人買房,主要是看到了周圍人都在投資買房,而且有了賺錢效應,也就不考慮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匆忙買房。現在遇到房價連續下跌,自己收入又減少了,這些人開始後悔了。他們後悔當初衝動買房,現在卻要承受巨大的還貸壓力。於是,這部分人也選擇了棄房斷供。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發聲 貴州債務危急

根據中國金融監管總局網站5月24日發布的信息顯示,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貴州省調研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實情況時強調,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各盡其責,繼續堅持因城施策,以城市為主體、以項目為中心,嚴格把好「白名單」准入關,按照分類推進處置的要求,重點支持在建已售未交付住宅項目,打好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

李雲澤分別前往遵義市區、貴陽市區典型樓盤,調研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實情況,並在遵義市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

李雲澤表示,聚焦防範化解房地產風險、地方政府債務化解、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強化央地協同聯動。

中國經濟前景不佳,依賴房地產市場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降低,債務危機迫在眉睫,貴州省政府率先表示無法化解債務。

貴州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此前曾在網站發文表示,其財稅金融研究處先後赴貴陽市貴安新區、遵義市、畢節市、六盤水市等地,進行「化解貴州地方政府債務情況專題調研」。發現當地債務問題已成「重大而又極需解決的問題」,但受限於「財力水平有限」,化債工作推進「異常艱難」,「僅依靠自身能力已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化債是指通過充裕政府財政表內資金、融資平臺可用資金,並配合一系列政策、項目,去化解政府債務與隱性債務。

文中續稱,接下來調研組將向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爭取支持,為化解貴州地方債務提出可行建議。

據貴州省財政廳的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底,貴州省債務餘額達15124億元,還不包括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大部分為地方政府有擔保責任的城投公司的負債,保守估計這部分也還有上萬億元。

隱形債務是中國各地政府可讓其不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融資項目,但是,金融市場仍將其視為地方政府負債。目前,中國財政部沒有關於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的賬目。

中國官媒曾發布文章稱,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整體數據不明,但由於隱性債務的形成多與城投平臺有關,後者有息負債餘額常被用來估測隱性債務規模。

房地產和政府債務風險蔓延到金融系統

中國官方5月17日公布了多項措施,將提供高達1萬億元的融資並放寬抵押貸款利率規則,地方政府將購買「部分」爛尾樓及未售出的商品房。

作為這些舉措的一部分,中國央行表示將設立3000億元的再貸款機制,供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購買已建成但未售出的房屋,用於建設經濟適用住房。

中國央行預計,此次再貸款計畫將帶來5000億元的銀行融資。

在過去兩年中,北京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但都未能重振房地產行業。在房地產行業的巔峰時期,該行業佔到了全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並且仍然是拖累中國經濟的主要因素。

儘管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的媒體發布報導,將最新政策描述為房地產行業的「歷史性時刻」,但許多中國觀察家對此的評估更加謹慎。

分析人士表示,中央政府決定介入房地產市場,這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但是,與全國估計數萬億元的房地產庫存相比,所提供的融資規模顯得微不足道。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1-4月新建商品住宅待售面積3.9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4%,相當於6.6個曼哈頓。天風證券估計,購買全部存量需要花費約7萬億元。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銀行大中華區房地產研究主管卡爾.蔡(Karl Choi)指出,社會住房計畫只在大城市實施,他估計,這5000億的資金可以以大幅折扣購買二線城市高達15%的庫存。

麥格理經濟學家表示,北京方面的先前聲明表明,政府的政策目標可能是用18個月的時間來去化庫存,而目前去化庫存的時間為28個月。

他們表示,實現這一政策目標預計需要花費2萬億元人民幣。

「鑒於其規模有限,以及執行中面臨的各種挑戰,僅靠這一計畫不太可能解決問題,」世界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