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資本相背而行 美國加大力度切斷中國投資途徑(圖)

作者:文龍 發表:2024-06-08 22: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華盛頓將加強對外資所有權的控制
華盛頓將加強對外資所有權的控制。(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6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美國風險投資公司正向科技初創企業施壓,要求它們切斷與中國支持者的聯繫。此前美國總統拜登也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資金投資於中國半導體與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慧領域。

華盛頓將加強對外資所有權的控制

據英國《金融時報》6月7日報導,美國風險投資公司正向科技初創企業施壓,要求它們切斷與中國方面的聯繫,因為預計華盛頓將加強對外資所有權的控制。

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在疫情期間成立於深圳,後遷往洛杉磯的生成人工智慧初創公司詩雲科技(HeyGen)要求其包括IDG資本(IDG Capital)、百度風投(Baidu Ventures)、紅杉資本的前中國風險投資部門紅杉中國(HongShan)和真格基金(ZhenFund)的中國投資者向美國同行出售股份。

知情人士說,前Snap軟體工程師徐卓(Joshua Xu)是詩雲科技(HeyGen)聯合創辦人之一,於今年3月完成了由矽谷投資公司Benchmark領投的一輪融資,在此期間,早期的中國投資者通過向美國風險投資公司出售股份大幅減持了該公司的股份。

據悉,隨著華盛頓對中國科技集團和跨境投資審查的加強,美國投資者和徐卓希望「清理資本表」,即其支持者名單。

去年,華盛頓宣布禁止美國基金對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某些投資,但迄今為止尚未限制中國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少數股權投資。

該報導說,詩雲科技(HeyGen)遷至美國意味著它能夠獲得尖端的人工智慧晶元(這些晶元已不再出口到中國),並吸引比中國支付更高價格的客戶。據該公司網站介紹,這家初創公司為視頻構建定制化服務,其客戶包括賽富時(Salesforce)、英偉達(Nvidia)、沃爾沃(Volvo)和亞馬遜(Amazon)。該服務沒有在中國銷售。

去年11月,詩雲科技(HeyGen)在西海岸Conviction Partners領投的一輪融資中,以7,500萬美元的估值籌集了560萬美元,該公司的創辦人郭女士(Sarah Guo)接替了紅杉中國在詩雲科技(HeyGen)董事會的席位。

郭女士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說,「在過去18個月裡,地緣政治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徐卓先生「非常果斷地表示,我們將非常清楚我們的投資者基礎、我們的用戶基礎、我們的數據中心,我們不會受到任何政府的影響」。

多位業內人士稱,隨著美國投資者越來越擔心會有更嚴格的禁止中國投資技術的規定,詩雲科技(HeyGen)在這個趨勢中是第一個備受矚目的例子。目前,並沒有任何規定禁止中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公司的少數股權。

香港霍金路偉律師事務所(Hogan Lovells)合夥人科斯特澤瓦(Benjamin Kostrzewa)說:「但在科技和銀行業,許多方面正在實施比規則要求更嚴格的控制。他補充說,中國所有權可能會妨礙公司向美國政府出售產品的能力。」

推動中國風險投資公司剝離或減少在美國科技領域持股的趨勢,是在中國風險投資公司在中國國內投資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出現的,如能源存儲和電池技術等一度蓬勃發展的領域都出現了破產。

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疲軟和經濟增長的低迷也促使早期投資者向海外市場尋求發展。

許多大型中國風險投資公司在美國擁有廣泛的網路,其高級合夥人可能曾在美國學習或工作過,因此美國是他們及其所投資公司在本國以外實現多元化的理想之地。

例如,紅杉中國創始合夥人瀋南鵬(Neil Shen)是美團、阿里巴巴、拼多多(PDD Holdings)、字節跳動和希音(Shein)等一些最成功的中國科技投資的幕後推手。據熟悉他想法的多位人士透露,在過去一年裡,他一直在談論投資「海外華人創始人」,他們可以利用中國龐大的工程人才庫和世界一流的供應鏈在國際上建立公司。2022年,瀋南鵬通過四只基金募集了9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並未由紅杉中國部署。

一位接近該公司的人士表示,詩雲科技(HeyGen)出售股份是一項「獨立的投資決定」。

但是,詩雲科技(HeyGen)強調了紅杉中國和其它中國風險投資公司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快速增長的人工智慧領域,因為該領域的人才和資源都集中在舊金山灣區。一位中國風險投資家說,人工智慧領域最令人興奮的公司都來自美國,但這些公司都拒絕中國的投資。

美國對中國科技投資禁令衝擊波

川普(特朗普)政府時期至今,中美關係在科技、北京當局產業政策和國家安全等問題上不斷惡化,美國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投資者已經對中國的敏感技術投資踩下了剎車。

為了防止美國的資本和專業知識幫助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並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拜登在2023年8月9日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流向中國的某些敏感技術領域,目的在於阻止美國資本和專業知識幫助開發可能用於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技術。該命令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半導體與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並要求美國投資者向財政部通報屬於受限類別的投資。

在這項行政命令中,拜登指示財政部長發布監管規定,禁止美國法人與位於「關注國家」或在其管轄之內的「某些實體」以及由「關注國家」法人擁有的「某些其它實體」進行「特定交易」,或從事與被限制的技術和產品有關的活動。

這項行政命令還要求美國法人就與位於「關注國家」或在其管轄之內的「某些實體」以及由「關注國家」法人擁有的「某些其它實體」進行的「特定交易」,或與被限制的技術和產品有關的活動向財政部通報。

但是,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美國加強對中國投資審查的措施不會結束。

據路透社報導,Wilson Sonsini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兼大中華區業務主管陳煒恆表示,美國國會可能會出臺擴大禁令範圍的措施,「某些美國投資者可能會選擇等待實施細則的出臺,然後再對這些涵蓋的行業做出投資決定」。

美中資本正遠離對方市場

6月8日,據美國之音報導,財務數據研究公司Pitchbook提供的報告,美國投資人2022年在中國的投資總額驟降至97億美元,只有2021年的不到三成。2022年,美元基金在中國承諾投資的項目只有31個,為六年來最低。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商務研究主任威廉·芮恩施(William Reinsch)對美國之音說:「美國企業清楚地看到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增加,並正在做出相應反應。因為不確定性太大,風險太大,導致投資變得不再划算。」

從事美中跨境投資的劉先生表示,自中國取消新冠清零政策以來,他在過去的一年內曾嘗試力促美中企業在投資領域的合作,但是並無成效。相反,越來越多相熟的美國投資界人士離開中國。

他認為,美國資本退出的首要原因是美中關係的不確定性,因為美國資本的投資一般比較長期,不確定性越大,則代表長期投資的風險越大。他說:「美國投資人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這種風險評估看得特別重。」

雖然中國官方已經多次釋出歡迎外資的信號,但劉先生認為:「(美國投資人)不是你政府說一句話他馬上就信的,他是看你怎麼做,他看你的行為,而且這個行為他看不是看一天兩天,他甚至會觀察一年兩年。」

曾在2001年至2016年擔任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成員的芮恩施通過電子郵件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政治和經濟兩方面的不確定性成為了美國資本撤離中國市場的主要因素。他說:「儘管中國聲明歡迎西方投資,但國家安全部突襲西方公司辦公室和拘留員工等行動發出了比政府所說的任何內容都更強烈的信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