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出口增速連續放緩 經濟內外引擎均熄火(圖)

作者:文龍 發表:2024-08-07 23: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下半年中國經濟前景仍不明朗。
下半年中國經濟前景仍不明朗。(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8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海關總署8月7日發布的外貿數據顯示,7月份出口增速為三個月來最低,而中國企業爭相增加晶元存貨,導致進口增加。上半年中國經濟形勢堪憂,下半年經濟前景仍不明朗。

外貿出口增速連續放緩

中國海關總署8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出口(以美元計價)同比增長7%。值得注意的是,未達到市場預期的9.7%,並且增幅低於6月份8.6%與5月份的7.8%。

路透社日前公布的專家調查顯示,30名經濟學家對中國7月份出口的預測中值是同比漲幅9.7%。

據路透社8月7日報導,荷蘭國際銀行(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林恩·宋(Lynn Song)表示:「由於基數效應,中國出口在近期可能保持個位數增長,但考慮到外部需求放緩和關稅,下半年對外出口出貨量將面臨更大壓力。」

7月份進口則強勁增長7.2%,扭轉了6月份2.3%的同比下降,創下三個月以來最強勁表現。進口增長的表現也超過了分析師預期的3.5%。

不過澳新銀行(ANZ)高級中國策略師邢兆鵬(Xing Zhaopeng)分析指出,更亮眼的進口數據是因為中國企業在美國將進一步限制晶元出口前,爭相購買晶元。

據悉,包括華為和百度在內的中國科技巨頭正在向三星電子囤積高帶寬內存(HBM)半導體,以應對美國預期限制晶元出口至中國的計畫。

邢兆鵬說,展望未來,中國貿易上升的週期可能已經結束。預計第三季度的進口和出口都會放緩。

全球需求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主要支撐,出口減速表明全球需求放緩。而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者又收緊了開支。

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低於預期,敦促出臺更多支持措施的呼聲高漲。儘管北京當局努力刺激國內需求,但中國經濟仍難以獲得動力。持續的房地產低迷和對就業保障的擔憂嚴重拖累了消費者信心。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黃梓純(Zichun Huang)表示,出口增長放緩主要是由於出口價格降低,而出口量仍接近歷史最高水平。這壓縮了中國製造商的利潤率。

出口增長放緩加劇了人們對前景的擔憂,許多國家對中國的貿易主導地位愈發感到不安。

從美國、歐洲、土耳其到印度尼西亞等新興經濟體都提高了關稅,並對中國產品設置了其他障礙。

美國今年5月宣布從8月1日起提高一系列中國產品的關稅,但有些關稅的生效日期已經往後延遲。

此外,最近由於擔憂美國經濟可能衰退所引發的全球市場拋售,這又為中國外貿出口商增加了另一層擔憂。

彭博社的報導指出,中國7月份出口意外放緩,表明對外貿易對第三季度GDP的支撐作用可能減弱。鑒於美國經濟前景疲軟,再加上中國零售銷售低迷,除非採取更有效的刺激措施,否則中國2024年的經濟增長可能會低於官方5%的目標。

中共最高決策機構中央政治局在7月底的會議上承諾,將在2024年餘下時間內進行「逆週期調整」,以實現今年約5%的經濟增長目標。

北京當局上個月還宣布,今年通過超長期債券發行籌集的資金,其中約1500億元人民幣將直接向地方安排用於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計畫,其中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品是重點領域。

中國經濟形勢堪憂

對比4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7月底的會議對下階段宏觀政策的表述明顯不同:上次會議稱「要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這次會議稱「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要加強逆週期調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等。

安邦智庫分析稱,上次會議到這次會議之間,中國的宏觀政策均處於觀望期。這是因為此前美國尚未傳遞出明顯的降息信號,中國降息空間沒有打開。

但這一形勢發生了變化,一方面二季度經濟增速低於預期,中國需要在下半年切實提振經濟以完成全年增長目標;另一方面市場估計美聯儲最近幾月可能降息。

安邦智庫認為,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會議字裡行間的表述意味著下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將通過發行更多的國債和地方債來完成,而在「防風險」和「穩增長」之間,財政政策真正能夠「加力」的空間,仍需要依靠發行特別國債等「國債財政」來實現。

「外部壓力的增加,包括川普(特朗普)的潛在回歸,凸顯了刺激國內經濟的緊迫性。」經濟學人智庫(EIU)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蘇月向BBC中文表示,假定其它因素保持不變,川普上臺後如果中國對美出口額外增加 10%的關稅,會使中國2025和2026年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平均下降0.3-0.4個百分點。那麼更果斷的國內政策和財政擴張才可減輕部分影響。

經濟內外引擎均熄火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31日公布數據,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份的49.5下降至49.4,再次位於區分增長與收縮的榮枯線50以下。

PMI涵蓋了企業採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領域。50是這項指數的榮枯線(或稱 臨界點),高於50則標誌該指數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則處於收縮階段。

該最新製造業PMI數據為五個月來的最低值。據彭博社報導,自2023年4月以來,除了三個月外,該指標一直持續低於榮枯線。

近幾個月來,中國外貿出口為工廠提供了一些支撐,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貿易夥伴考慮對中國商品徵收進口關稅,這種提振能否持續尚無定論。中國6月份出口貨物增速為15個月來最快,而進口則意外萎縮,表明製造商正趕在貿易夥伴國徵收中國商品關稅之前下訂單,而中國國內需求仍然疲軟。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7月份非製造業活動擴張速度放緩,包括服務業和建築業在內的官方非製造業PMI從6月份的50.5放緩至50.2。

這表明中國國內服務業需求放緩,並再次凸顯了房地產行業多年來危機的嚴重性。6月份,中國新房價格出現9年來最快跌幅。

中國國內消費低迷與房地產估值下跌密切相關,由於家庭財富的70%都集中在房地產中,房地產估值下跌讓中國家庭感覺更加貧窮。

中國官方的數據還顯示,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速度遠低於預期,其中消費領域特別令人擔憂,並給決心實現「5%左右」全年增長目標的北京當局帶來壓力。在通貨緊縮壓力迫使企業大幅削減各種商品價格之際,中國零售額增長跌至1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梁書瑗7月31日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共比較大的擔憂還是在於它整體國家的經濟制度沒有辦法給「新質生產力」一個很好的支撐;另一個憂慮則是消費不振的問題。一個供給,一個消費,就是中共對經濟兩個最大的憂慮。

梁書瑗表示,在供給面上面,中國的國家產業沒辦法在國際上具有好的競爭力,而消費端也因為國家經濟發展放緩,導致民眾消費保守,儲蓄率依舊很高。消費萎縮也影響到整體產業升級,因為即便做出很好的產品,但消費端沒辦法去負荷,還是會成為問題,而這些問題其實中共政府自己都很清楚。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表示,中共政府談及的「市場」有兩個概念。講好聽一點,是共產黨決定重新回歸到市場運作的規律上面;第二種雖然說是市場,但市場的規律掌握在共產黨手上,「我比較擔心的是後面這一點」。他說,如果都還是用共產主義的規範去管理市場,那就不會是一個正常的市場,民眾就都不會有信心,內循環難以活絡。

他說,在內需不振下,中國老百姓對於民營經濟的前景一片模糊,不敢把手中的財富或者是積累的儲蓄拿出來進行投資或消費。但對外資來講,過去幾年中共用各種國家安全的理由和規範將手伸入外資當中,已經讓外資心生畏懼而紛紛逃離。此時想再回過頭去迎接外資,其吸引力和可信度都會大打折扣。

王智聖說:「這個也是中國現在他所謂要推動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上面面對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兩部引擎同時熄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