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人們在香港過馬路。(圖片來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香港破產管理署今日公布,港人去年的破產呈請達到9190宗,創下近9年來最新高。
根據破產管理署數據顯示,2016年香港市民的破產呈請有9051宗,之後出現下跌,但自2022年開始上升,至2024年攀升至9190宗,較2023年上升17%。光是2024年12月就有781宗,按月跌逾6%,按年升近16%。至於上次最高為2015年9875宗。
香港破產呈請持續攀升,評論認為與房價及股市近幾年來的表現不振有關。
根據東網報導,議員黃俊碩表示,目前港府財赤,因此很難要求港府增加補貼。至於港府大力拓展新興市場,爭取中東與秘魯的資金流入,對傳統企業的扶持力度實際上不強。今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預期破產數字會稍微回落,但仍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數值。
他指出,港府要搞好整體經濟,就必須提升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大小企業前來香港上市,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讓市民願意花錢消費,這樣才能幫助到企業。
經濟學者李兆波指出,破產清盤數字飆升,反映香港在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表現不理想,政府庫房收入欠佳,在振興經濟上面臨艱難狀況,他也不看好今年經濟。
他又指,政府過去依賴地稅收入,對各行業不公,尤其是中小企經營很艱難,可能未必能看到以往經濟好的狀況,但經濟不景氣下,高地稅政策的缺點便會逐一出現。所以,他建議港府應該要進行大型財務檢討,以稅制為例,港府能夠參考其他國家實施稅後支薪,進一步維持穩定的薪俸稅收入。
針對公務員系統,李兆波認為,除了按職級計算薪酬外,也要參考其工作表現,避免使用納稅人的錢來養懶人。
日前則有內地官員指出,香港市場的監管、交易成本和公司治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認為能夠研究,以及透過香港資本市場白皮書的形式,對於全球最高標準提出改進意見。對此,李兆波認為,此舉反映了中共中央期望香港能夠繼續做好國際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但過去數年來香港過度依賴內地,已經不如中央所願。
他進一步指出,2019年的反修例事件已經過去了6年,因此希望能夠盡快結束政府案件及相關爭議:「歐美國家非常關注(有關案件),拖住唔斷尾,好難做國際聯繫。」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則表是,去年的環球經濟沒有復甦,企業經營艱難,大型企業收緊投資導致出現連鎖反應,中小企訂單表現未達理想,餐飲及零售行業的表現也比較差。他希望港府能夠延長「還息不還本」安排至2026年底,同時去協助中小企債務重組。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