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福」不能享,當心招來禍患。(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人們打拼一生,心底都在追求幸福。在不少人心中,所謂「有福氣」就是在吃、穿、用度方面能達眾人之所不能達,在名譽、權勢方面能享眾人之所不能享。因此傾其一生都在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來換取世人眼中的富貴榮華。但也很多人意識到,匆匆忙忙之餘,要學會享受真正的幸福。
有些「福」是「真福」,確實讓人精神與物質的雙豐收,但有些其實是「假福」,假福暫時能給人帶來快樂、幸運感,但虛假的光環褪去後,假福會在繁華背後為人帶來痛苦與磨難。
以下3種「福」,統統是「假福」,享受得越多,人生越「落魄」。真正有福之人,是不屑於享受的,我們要學會辨別,一生遠離「災殃」。
第一種:「不勞而獲」之福
很多人努力奮鬥,不僅希望自己這一輩可以富貴滿堂,更希望能將「福氣」澤及子孫,甚至可以綿延至永久。但「富不過三代」的慘痛事實卻總是不期而至,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為子孫留下的僅是「不勞而獲」的福氣,卻沒有將自己奮鬥過程的艱辛和不易一併傳遞給子孫。
坐享其成一旦成為下一代的習慣,他們在伸手就可以得到的福氣中早已覺得理所當然,以這樣的心態來享受這一切,怎麼可能守得住。所以,林則徐曰:「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第二種:「名不副實」之福
諸葛亮給大哥諸葛瑾寫通道:「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當今社會也有些年輕人初出社會便嶄露頭角、少年得志,身居要職,他們一開始尚且能夠勤勉奮進,謹慎謙恭,時間一長,往往就會被名利所累,在名不副實的福氣中迷失了自己。
孔子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名不副實的高位及重任,確實誘惑,但更讓人認不清自己,在專業領域不繼續專精,在德行修養上不繼續精進,而真的以為自己無可挑剔,無所不能,一旦失意,不反求諸己,而苛責外界,最終在自怨自艾中辜負了才華與歲月。
第三種:「非分」之福
追求富貴本無可厚非,但很多人鑽營取巧,費盡心機在成功的道路上另辟捷徑,大好的時間和精力不用在正道上奮鬥、打拼,而是動非分之念、謀非分之福,總以為拿到自己手裡的就是自己的,騙到就是賺到,殊不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不是通過正道得到的東西,最終必失之。
其實「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謀非分之福氣不僅會損害自己的德行,還會結交「損友」,最終「因利而聚者,亦必因利而散」,這樣的友情豈能長久?「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德行的敗壞貽害的不僅是自己,更會連累子孫。
責任編輯:家惠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