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斯里蘭卡的社會資本公司加拿大和美國首席執行官查馬斯·帕裡哈皮蒂亞 (Chamath Palihapitiya) 於2024年4月13日抵達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電影學院博物館舉行的第十屆突破獎頒獎典禮。(圖片來源:ETIENNE LAURENT/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查馬斯·帕裡哈皮提亞(Chamath Palihapitiya)是多家市值數十億美元企業的締造者,曾擔任Facebook的早期高管。在全球資本流動方面,他的理解遠超多數政策制定者。他接受安德魯·舒爾茨(Andrew Schulz)採訪的片段近日在網上瘋傳。
查馬斯看到了大多數人未曾察覺的重點:
川普(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並非貿易戰,而是一次重建美國工業實力的系統性改革。
他指出,自2000年以來,美國已流失超過500萬個製造業崗位。
根源在於長期以來嚴重失衡的中美貿易關係:
美國產品進入中國需繳納高達25%的關稅;
而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平均關稅卻低於3%。
這種不對稱導致製造業產能外流、工業空心化,進而摧毀了中產階級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
與此同時,大企業利潤卻屢創新高。
查馬斯提出尖銳質問:誰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我們的貿易制度讓企業獲利,卻犧牲了普通人的利益。」
企業通過繳納低稅、規避監管、壓縮勞動力成本等手段攫取利潤,使美國在關鍵物資上高度依賴海外:
1.疫情暴露了我們無法自產基本防護用品;
2.烏克蘭戰爭揭示了對外部能源的依賴;
3.臺灣局勢凸顯出半導體供應鏈的脆弱。
這已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國家安全挑戰。
川普的戰略試圖從三個維度重建本土製造:
1.基本消費品:徵收10%關稅
2.工業零部件:徵收20%關稅
3.戰略技術:徵收25–60%關稅
「這是一套‘胡蘿蔔加大棒’式的政策組合,」查馬斯說。
「關稅是大棒,稅收減免就是胡蘿蔔。」
這一政策預計每年可帶來約75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可部分抵消中產階級的所得稅負擔。
這也給企業設下了兩難選擇:
1.要麼支付關稅;
2.要麼將製造環節遷回美國。
如果成功,影響將極為深遠:
1.重振地方社區
2.提升國家安全
3.建立更具韌性的供應鏈
4.創造大量高薪製造崗位
查馬斯最具前瞻性的觀點在於:這將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川普並非在推行孤立主義,而是在打造新的地緣經濟槓桿。他提出一個概念:
「經濟版北約」——一個以公平貿易、安全合作和供應鏈互通為基礎的經濟聯盟。
成員國將享有美方貿易優惠,不再面臨關稅壁壘。
這將激勵更多國家站在美國一邊,以經濟利益為紐帶重構國際關係。
當然,這一戰略風險不小:
1.或將違反世貿規則
2.可能帶來短期通脹壓力
3.或引發供應鏈震盪與他國報復
但查馬斯的關注點在於長期結構性改革:
「30年來的貿易體系掏空了中產階級。
這不是貿易戰,而是一場貿易屠殺。」
若賭局成功,帶來的將是:
1.中產階級復興
2.更平衡的全球貿易秩序
3.製造業回歸與國家安全增強
這是一項雄心勃勃、充滿風險卻潛力巨大的政策實驗。
作為一位在能源領域打拼數十年的人,我深知,有時必須打破舊有框架,才能創造新的繁榮。
現狀不再適用於普通美國人。
這場7500億美元的豪賭,或許正是我們走向經濟獨立的關鍵一步。
「能源獨立賦予了美國地緣優勢,製造獨立也將帶來同樣的影響。」
當美國擺脫對外部能源的依賴,我們有了更多自主決策的空間。
現在,製造業和供應鏈也需要這樣的轉變。
控制關鍵資源的國家,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