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徹底看清一個人的4個瞬間(組圖)



君子,心中存有道義良心的堅守。(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自古以來,想真正辨識一個人,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關於如何識人,中國的古聖先賢也給予了我們無數的方法。

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而在現代,只要注意觀察一個人的「四點」,就基本上可以看清他的真面目了。

1、在利益面前時的抉擇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會扯下偽裝。這個時候,通常是識人、辨人的最佳時刻。

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良心,可以不要親情,可以拋棄道義,這樣的人你還敢相信嗎?

還是趁早遠離的好!否則,一旦和他產生利益的衝突,你必定會傷心透頂。

而如果一個人在利益面前,不會放下內心的原則,依然堅守對道德的信仰,能夠以人倫親情為重,那這個人絕不會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他必定有著更為高貴的選擇。

《論語》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辨識一個人,完全可以用好「利」字訣。

君子,心中存有道義和良心的堅守,所以不會為了利損害德義;小人,都是以「利」為標尺來做權衡,經常違背道義公德,甚至無所顧忌。

利,就是一塊試金石。

2、對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對上不卑,對下不驕。這是一個人有著良好品行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對上阿諛奉承,對下頤指氣使,那這個人不會有好的道德修養。

有道德有教養的人,對任何人都是尊重的,就算是和比他地位低的人交流,也不會顯出高傲。

更可貴的人,是可以威武不屈,在權勢面前,仍能保持氣節。

李白詩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正是可貴的精神。

一般而言,人們面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天生就有種優越感。

而如果一個人不去放大自己的優越感去踩低別人,反而待之以尊重,那他必定擁有善意,擁有操守,是可靠的人。

君子
君子守諾言。(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3、對待父母的態度

我們通常都是:好脾氣都留給了他人,而壞脾氣都留給了家人。

這在心理學上,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然而,如果一個人在對待最親近的人時,也能夠始終保持涵養,和顏悅色,那這個人有著很了不起的修行,是令人佩服的。

《論語》中有一章。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就是告訴我們:對待我們的父母,最重要的是態度,最難的也是態度,一定要重視態度上的修養。

古語說:「人生若只如初見。」

因為,對待不熟悉的人,我們往往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態度。

所以,無論親密程度如何,我們都要盡量和顏悅色,而不能任性而為。

而對身邊親密的人,說話和氣、不驕不躁、謙遜有禮,多半都是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一個人,也更容易讓別人信任和喜歡。

4、面對諾言的時候

面對諾言,往往也能很輕易地看出一個人的品行。

君子一諾千金,對自己許下的事,絕不輕易違背。這樣的人很靠譜。

而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承諾不能堅守,隨隨便便就反悔,那這個人已經沒有絲毫的人格可言。

《論語》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𫐐,小車無𫐄,其何以行之哉?」

沒有誠信的人,違背承諾的人,就如同汽車沒有輪子,是甚麼都做不了的。

因為信,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責任編輯:淑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