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排隊參加招聘會。(圖片來源: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
2025年8月1日,中國最高法院出臺了一份看似「人畜無害」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但這紙文件,卻可能成為壓垮中共經濟與民心的又一根稻草。因為它並非單純的「勞動者保護條例」,而是一把插入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尖刀,甚至可能直接引爆一波又一波的「倒閉潮」、「裁員潮」與「破產潮」。
這次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無論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協商一致,甚至員工自願放棄社保,都屬無效協議。企業必須強制為員工繳納社保,否則員工有權立刻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經濟補償。換言之,哪怕老闆和員工私下同意「不交社保,多發現金」,也屬違法;甚至,員工還可以「反手舉報」僱主,索取額外賠償。
江油打人事件惹人憤怒的同時;強制社保新規,卻也牽動中國數以千萬計的小微企業與餐飲、服裝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這些行業正是中低收入者主要的就業來源,一旦企業被迫大幅增加用工成本,很多人將直接失業。
「實在是交不起」只能是關店了
以一個月薪3000元的員工為例,根據現行規定,員工個人大約需繳納300左右,而僱主需額外為其繳納1000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個月薪3000元的員工,對企業的實際成本可能接近4000元。過去,雙方可私下協商「不交社保、直接加現金」,如今此路被封死。對那些本就勉強維持的小店而言,這幾百上千元的額外成本,足以讓其倒閉,要不就是降低員工薪資,把給員工的工資,直接去掉社保的費用,最後剩下的工資可能很難維持生計。
尤其是餐飲與服裝行業。這些行業多由普通人創業,利潤微薄,租金與人工是最大開支。老闆既要交房租,又要養員工,很多時候已經在虧本經營,只為保住門面與市場位置。一旦再加社保成本,最直接的選擇就是關門。看來,我家家門口的餃子舘要關門了。老闆説:店舖本來就不怎麼賺錢,未來還要給三個員工交社保,「實在是交不起」,很快就得關店了。
1.2萬億缺口社保強制背後的真相
中共推出這一政策的背後,不是突然想「保護勞動者」,而是養老金資金鏈出現巨大缺口。根據官方與民間推算,中國養老金至少存在1.2萬億元的資金黑洞。更離譜的是,審計署曾公開承認,13個省挪用了超過400億元養老金,用於發公務員工資。
在「既收既付」制度下,今天的養老金來源於在職者的繳費。當繳費人數下降、人口老齡化加劇、經濟增速放緩時,資金壓力自然暴露。而中共不願動用財政盈餘補缺口,更不願觸碰特權階層的高額退休待遇與龐大外援支出,便只能把手伸向普通勞工與企業。
這是一種典型的「堅守自盜」,當中共自己的錯誤管理造成虧空時,不是反省削減浪費,而是轉嫁成本給最弱勢的群體。
舉報機制摧毀最後的信任
更致命的是,這次新規引入了「員工舉報僱主」的法律誘因。過去的企業與員工因共同利益,往往默契逃避社保繳費,如今這最後的默契被打破。員工一旦舉報,企業不僅要補繳社保,還可能面臨罰款與滯納金。這種制度設計,直接摧毀了中國職場上本就稀薄的信任感。
在一個社會信任幾近為零的環境裡,這樣只會讓更多老闆提前選擇裁員、關門,以避免風險。當大量小微企業退出市場,失業潮必然爆發。
歷史的回聲明朝的一條鞭法
歷史上,明朝首輔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將各種稅賦折算為銀兩,號稱「便民」。實際上,卻給商人操縱糧價、剝削農民創造了條件,最終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從張居正改革到明朝覆亡,不過六十餘年。
今天的「強制社保」與「一條鞭法」如出一轍,表面上為百姓著想,實際上卻是加重負擔、斷絕活路。當企業關門、工作消失,所謂的「養老保障」將成空談。
經濟與政權的雙重賭博
這項政策之所以令人擔憂,不僅在於它對經濟的殺傷力,更在於它顯露出中共財政的窘境與政治的焦慮。當一個政權寧願犧牲市場活力,也要維持既得利益集團的穩定時,它已經開始向國本開刀。歷史無數次證明,這樣的刀,最終會割向中共政權自己。
如果說江油打人案是一次社會道德的巨大撕裂,那麼強制社保新規則可能是一次經濟與制度層面的自毀。它不僅會壓垮無數小微企業,還會壓垮民眾對政府的最後一絲信任。
歷史的警鐘聲已經響過一次又一次,中共必定在劫難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