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身邊不僅有鄭和,還有一位神秘的軍師。(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明成祖朱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有名的皇帝,他當政期間,朝廷上能人輩出。朱棣的心腹除了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監鄭和之外,還有一個神秘軍師,這個人在風雲變幻、驚心動魄的政治舞台上若隱若現、神出鬼沒,身披袈裟,指點江山,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不但擅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還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破敵。在朱棣奪取江山的鬥爭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條神龍,見首不見尾,使人感到高深莫測,堪稱千古奇人。
黑衣宰相
在歷史上,大家都知道前有諸葛亮,後有劉伯溫,如果說起姚廣孝的大名,很多人怕是要百度一下了。姚廣孝出生於1335年,江蘇蘇州人,家中世代行醫,自幼聰穎好學,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十四歲他出家為僧,法號道衍,號獨庵,人稱獨庵道衍禪師。道衍曾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得其陰陽、占卜之術。道衍有濟世安邦之志,加之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很快便成為一位精通文學、詩畫、佛理、儒術、方術,以及政治、軍事和建築的雜家。
根據記載,有一次道衍雲遊到嵩山寺掛單,碰巧遇上元末著名的相面先生袁珙。袁珙看了他一眼就說:「你這個人絕對是個『異僧』,和元初輔佐忽必烈進取中元的名僧劉秉忠是一類人。」劉秉忠是早生道衍120年的奇僧,也是元朝的開國功臣,法名子聰。在大蒙古國忽必烈幕府中參與軍政要務,深得忽必烈信任。忽必烈將蒙古國號定為「大元」,正是出自劉秉忠的建議。道衍聽到袁珙說他與劉秉忠是一類人後也只是會心一笑,後來他果然入世建功,做了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大事,成就了他「黑衣宰相」的一世英名。
洪武15年,大腳馬皇后去世,朱元璋特地選拔有道高僧輔佐諸王誦經祈福,姚廣孝得到朋友推薦,到南京見到了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當朱棣走過他身邊時,姚廣孝輕輕地說了一句:「大王若能用我,貧僧願意送一頂白帽子給大王。」為甚麼他會跟朱棣說這種話呢?大家要知道,洪武元年,朱元璋就冊封朱標為太子,朱標就是朱允炆的父親,而朱標是在洪武25年去世的。姚廣孝與朱棣說這種話的時候,朱標還活著呢!所以朱棣一聽大驚失色,王字上面加白,不就是皇嗎?而且朱標為人謙和,對幾個弟弟愛護有加,威望甚高。如果姚廣孝只是想做官,發揮自己的濟世之才,應當直接去求官輔佐朱元璋,或是以後有機會做皇上的朱標,但他卻找到了當時還只是燕王的朱棣,大家可以想想這是為甚麼。當然了,誰不想做皇上呢?現在小學出身的都能做皇上了,更何況人家本來就是皇帝的兒子呢!所以最後朱棣還是請求朱元璋,派姚廣孝隨他一起回了北京。
到了北京後,姚廣孝以住持身分住進慶壽寺,並經常出入燕王府,成為朱棣的心腹軍師。其實,朱棣一開始的確只想做個安穩的燕王,並無稱王之心,但是姚廣孝卻比他看得遠得多,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告誡朱棣要訓練軍士,打造兵器,還為他各種未雨綢繆,而這是因為姚廣孝一直幫助朱棣在軍事上悄悄做強、做大,才沒有被朱棣的姪子建文帝朱允炆給滅了。建文帝登基後開始逐個收拾自己的叔叔們,最後朱棣退無可退,以「靖難」名義起兵,經過3年艱難的戰爭,最終奪得皇位。
在這場爭鬥中,姚廣孝功不可沒,朱棣曾親口說過:「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姚廣孝先是將燕王府的後院掏空,用厚厚的牆壁重新裝修房屋,私底下在密室中打造兵器。同時還養殖大量雞鴨禽類,隔絕府內的敲擊聲。等朱允炆派臣子監視燕王府時,對方竟然完全不知道,朱棣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打造兵器、訓練軍隊的事情,最後也是姚廣孝向朱棣提出:「不要攻打城池,要直接奪取京師。」的建議,讓朱棣成功打進應天府的皇城,奪取政權。可以說姚廣孝是幫助朱棣稱帝的最重要的功臣。
朱棣做了皇帝以後,把國家的政治宣傳大權全部交由姚廣孝掌管,命他擔任太祖實錄和《永樂大典》的監修官。永樂大典背後是稱為:「涵蓋古今,包容萬象,蘊含一切知識、財富的百科全書。」監工這樣一部巨作,本身就說明姚廣孝不但精於權謀,才學也是了得。姚廣孝以一己之力幫助朱棣登上皇位,但是當永樂帝 朱棣命他蓄髮還俗,賜他府邸宮女,他都辭卸不受,仍居寺廟。姚廣孝不接受朱棣的任何賞賜,上朝時光頭帶著官帽,外穿朝服,但散朝後脫下官袍,披上他的黑色僧服,仍然過他青燈黃卷的清苦生活,住在寺廟裡,穿著僧服,吃著齋飯,他還將永樂帝賜與他的金銀彩緞等物都贈送給宗族鄉人,自己一無所取。在一般人看來,一個已經入世參與凡夫俗子之間爭鬥的和尚,即使還了俗又有何妨呢?不還俗不也在俗之中了嗎?難道是裝清高嗎?看到最後,你就會知道為甚麼了。
姚廣孝的行為使他成為朝廷中最受尊敬之人,每次接見姚廣孝,朱棣都非常恭敬地稱他為「少師」,姚廣孝也因此被稱為黑衣宰相。
二十皮鞭了宿緣
永樂二年六月,姚廣孝擔任欽差大臣,他抵達蘇州振災時,蘇、松、嘉、湖、杭五府剛遭受一場大水災,農作物都被洪水損壞,許多百姓沒有食物可以吃。姚廣孝見此慘景,非常痛心,他不顧自己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天天冒著炎炎夏日,不停奔走於災區各地,督促各地官府開倉發米,幫助百姓度過難關,同時他還要同地方官員核計減免賦稅。對那些清正廉明、如實報災並認真賑濟的地方官員,姚廣孝都給予大力表彰與堅決支持。而對一些貪官汙吏,則給予嚴厲懲罰。此間,姚廣孝曾下令將數以萬計的糧食,分賑給鄉民,而自己卻常常只吃隨身帶著的乾糧。
有一天,姚廣孝微服私訪獨自外出,路過寒山寺時正值中午,於是坐在寺外小亭子裡吃乾糧。這個時候,有個姓曹的縣丞從此經過,見到這個老和尚明明看到自己的大橋,不但不迴避,還若無其事地吃著玉米餅子,頓時大怒,立刻命令左右衙役將姚廣孝拿下,並賞了他二十皮鞭。抽完鞭後,又將他投進縣獄中,姚廣孝默默任其擺佈,並不分辯。隔天,官員們發現欽差大臣姚廣孝一夜未歸,急急忙忙四處尋找,費了很多周折,最後才在大牢中找到姚廣孝。那個曹縣丞得知挨他鞭子的老和尚竟是欽差大人後,嚇得屁滾尿流,其他地方官員也都渾身顫抖,眾官員紛紛前來請罪,長跪不起,等候發落。姚廣孝見此情景,讓人拿來筆墨,在紙上寫了幾句話交給官員們。大家一看,原來是一首詩,詩是這樣寫的:「敕使南來坐畫船,袈裟猶帶御爐煙。無端撞上曹縣尹,二十皮鞭了宿緣。」這首詩很有意思,特別是最後一句,常人看會認為這是欽差大人姚廣孝大人大度,對自己無端遭受皮肉之刑並不記仇,可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就有另一層深意。佛家講輪迴,講業力輪報,這正是姚廣孝知曉前世因緣,明白自己今日遇到曹縣尹並非偶然,而在詩中他卻用了「無端」二字,符合常人的想法,這麼做就是為了不破壞人類社會的迷。其實他心知肚明,無端本有端,皆由因緣起,因此後一句說了這二十皮鞭乃是了了宿緣,可是人看了卻覺得這是姚廣孝為人大度,以為他只當是還業了,其實姚廣孝說的是真的,真的是還業,所以說他並非只是常人所見的大度,而是還有能看清因果的能力。但在這一世的現實中,姚廣孝還是警告了曹縣丞,說:「野僧路邊吃飯礙汝何事?為官之人不可仗勢欺民,行惡多了要遭報應的。」曹縣丞叩頭如搗蒜,一再表示痛改前非,並牢記欽差大臣的教誨。
其實回看姚廣孝,應是上天派來有使命之人,本是出家人,不管凡人事,但是他卻入世輔佐朱棣。那麼如果姚廣孝只是認為自己有將相之才,那就直接找機會輔佐當時的皇上或皇太子即可,為甚麼一定是朱棣呢?因為他看到了嘛!而且朱棣讓他還俗,他卻堅持伴青燈古佛,說明世俗中的東西並不能真正動了他的心,他只是來完成使命的,所以應該說因為朱棣的王位就是天定的,朱棣就是真龍天子,因此上天就為朱棣安排了姚廣孝這個人。
人世間其實本沒有甚麼神秘莫測,只有信與不信,如果人相信世界是神造的,所有神秘之事皆有合理解釋。人若不信,非要苦苦找尋所謂的答案,那麼答案要嘛就是可笑的,要嘛就是無解的,所以人為甚麼不信呢?
在歷史的最後關頭、重要時刻,希望有緣看到我們視頻的中國同胞,請趕緊到視頻下方留言三退,告訴我們,您是退黨、退團,還是退隊,我們就會馬上幫您聲明退出,與中共魔鬼劃清界線,劫難來時不給它陪葬,保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
如果您想通過發郵件聲明三退,請記住以下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本篇報導內容來自頻道「第三隻眼」的節目內容,更多精彩內容請看頻道內容,頻道連結:點此
大陸免翻牆連結,鏈接長期有效,請複製保存下方鏈接,在中國大陸可將下方鏈接直接粘貼到瀏覽器地址欄就可免翻牆打開我們頻道。
https://s3.us-west-1.amazonaws.com/pho/x.html?members/3eyes
来源:第三隻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