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長假連喊話:不能因感受不好就否定經濟形勢(圖)


上海
2016年4月30日,中國上海市南京街。(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5日訊】中國「十一」長假期間,中共官媒人民日報連續5天發表署名「鍾才文」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文章,針對經濟形勢向民眾信心喊話。其中提到,一些轉型慢的傳統行業「日子可能難過一些」,但不能因為部分經營主體感受不好,就否定整體經濟形勢。

「鍾才文」是人民日報財經系列的署名文章之一,意謂「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文章」。而上述系列文章從9月30日「十一」長假前夕到10月4日止,連續5天在要聞版發表,除針對經濟形勢向民眾信心喊話外,也有為中共20屆四中全會會前輿論造勢的意味。

這5篇文章的標題依序為:「從全球視角看新時代中國經濟的跨越與蝶變」、「深刻認識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內在邏輯」、「科學客觀看待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態勢」、「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蘊含重大機遇」、「全面認識把握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

其中「科學客觀看待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態勢」一文說,中國當前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國內大循環」存在卡點、堵點,「供強需弱」特徵較明顯,內需特別是消費增長內生動力不強,物價持續低迷,一些企業經營困難,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城市房地產市場在止跌回穩過程中出現波動。

但文章又說,「分化有顯現,轉型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是齊頭併進的過程,不是「齊步走」,而是有快有慢、有先有後,不同區域、行業、群體會出現分化,宏觀數據與部分微觀主體感受會有「溫差」。

這篇文章提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浪潮下,智慧化、資訊化運用好的行業,企業效益和職工待遇會得到顯著提升;相反地,一些轉型慢的傳統行業企業和從業人員,「日子就有可能難過一些」。

文章又說,有數據顯示,人工智慧(AI)相關行業薪資增速是其他行業2倍,相形之下,房地產相關行業吸納就業減少,薪資縮水。對此,大家要全面看待,「不能因為部分經營主體感受不好,就否定整體經濟形勢,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深刻認識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內在邏輯」一文則宣稱,中共黨長期執政,能避免西方多黨制下的政策短視、朝令夕改等,為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提供重要「穩定錨」。

文章聲稱,中共「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有效整合多元主體利益訴求,保障當前利益同長遠利益相結合、局部利益同整體利益相一致」。且中國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築牢了中國社會長期穩定基石」。

至於「全面認識把握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一文則宣稱,「一些西方國家」宏觀政策短視化傾向明顯,政策連續性常因選舉週期中斷,新的政黨上臺後,動輒推翻上一屆政府經濟政策,來回「翻燒餅」;相形之下,中國的宏觀政策「不為任何特殊利益集團所左右,既可信又可靠」,市場「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編輯:邱國強/呂佳蓉)

原文網址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