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一期間連放8天長假,各大旅遊景區都湧入大量人潮。
這是哪個景區的遊客?「這是人擠人的敦煌,目測有10萬人。」
這是哪個景區的遊客啊?「這是上海外灘,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人,人山人海。」
這是哪個景區的遊客啊?「這是江西武功山,景區裡人山人海,彷彿一片熱鬧的海洋。」
這是哪個景區的遊客啊?「這是泰山,人們摩肩接踵,甚至有人嚷著要退票。」
這是哪個景區的遊客啊?「這是北京長城,到長城遊玩卻只見人頭攢動,未見城牆。」
這是哪個景區的遊客啊?「這是長沙武藝廣場,車上人頭攢動,如同煮沸的開水。」
這是哪個景區的遊客啊?「這是重慶洪崖洞,人山人海如同密密麻麻的螞蟻。」
有網友去山東爬泰山,他說1號夜裡泰山下了一整夜的雨,山頂真的巨冷,山頂風大纜車都通不了。南天門下山那一段真蠻危險的,有雨的天氣不建議去玩。在十一長假期間,眾多遊客登上泰山卻遭遇陰雨天氣。由於山頂住宿價格普遍偏高,加之夜間氣溫驟降,不少人只能在山上的公廁或收費餐館中避雨並過夜。
10月2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假期首日約有三萬人攀登泰山,卻不巧遇上大雨和強風。大家在兩三度的低溫風雨中艱難前行,「除了密密麻麻穿著怪異白色雨衣的人群,眼前只有濃霧瀰漫,毫無景色可言。看著衣服滴水、鞋子浸泡在水中,簡直絕望到想從山頂跳下去。好在第七次撥打索道電話時,終於聽到『索道開了』這句話。」
這位網友介紹,他是1日晚10點進山,直到次日早上10點才下山,「在風雨中熬了整整12小時,徹夜未眠,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硬吃苦頭。算了,也算是我中年時期的一次瘋狂經歷。」
一位網友上傳視頻,稱夜晚時分,泰山上的廁所裡擠滿了渾身濕透、瑟縮發抖的遊客。畫面中,地面上坐滿了人,有的甚至直接躺在地上。他還打趣說:「你永遠想像不到夜晚的泰山廁所竟然如此溫暖。」
評論區有網友留言調侃:「人凍僵了,錢花光了,一瘸一拐回家鄉,滿身泥濘,這假期像是在逃荒。煮薑湯、找醫生、拿藥方,腿軟心慌,這假期真是遭了殃。」
據一位10月2日登泰山的遊客向《極目新聞》透露,景區從1日晚8點左右開始下雨,山上可供避雨的地方非常有限,加上遊客數量龐大,連廁所都擠滿了人。雖然景區開放了碧霞祠等室內場所供遊客避雨,但空間有限,無法容納太多人,不少人選擇連夜下山。
該遊客還表示:「山頂的酒店價格普遍偏貴,普通標間都在千元以上,而且多數已被預訂滿。部分賓館和餐廳提供座位供遊客過夜避雨,但每人需支付60元的費用。」
10月2日下午,泰山山頂附近一家餐館證實,大廳過夜收費為每人80至100元。
「下的雨很大,風也特別大,山上好多人都受罪,上廁所的都是人擠人。上面的飯店花60塊錢給你一個凳子,你坐那趴那睡。工作人員說,在大廳休息要80-100元。」
在網路消費平台上,有一家山頂賓館在假期期間推出「假日坐席」,每人收費99元,包含過夜、泡麵一桶、無限熱水、手機充電和無線網路等服務。博主提醒說,想爬泰山的朋友,整個10月山東的天氣都不是很好。如果是報名參加旅遊團的,沒法退掉就算了。其他人盡量不要來了,換個日子再來吧。
不少人利用假期外出旅行,原本乘興而去、敗興而歸。旅途中可能會踩到各種「坑」:收費離譜、服務縮水、景點名不符實、交通擁堵、排隊如潮……讓不少遊客忍不住吐槽:「每天上一當,當當不一樣。」
遊客:「我媽是來旅遊的,不是來坐牢的,你現在憑什麼不讓她走?」
導遊:「我都跟她說了,她現在進去一個小時要能消費2萬塊錢,馬上就可以走的呀。」
遊客:「消費多少錢、消不消費是我的人身自由,你們導遊不能強制我們消費的。」
導遊:「大哥,399塊的團7天六晚,這個肯定是購物團呀。」
遊客:「你來的時候沒有說是購物團,你不能把大家騙到之後,你就強制購物的啊。」
導遊:「這個是心照不宣的,是行業行規。」
遊客:「我跟你說,我可不像裡面的那些叔叔阿姨好糊弄,今天我是一毛錢都不可能消費的。我跟你說好了,好吧。」
導遊:「你如果說沒有消費,你就在這裡曬太陽好了。」
遊客:「讓我曬太陽,我不曬太陽,我走好不好?不要跟這個團了。把我的身份證還給我吧。」
導遊:「你拿房卡都在我這裡,不可能還給你的,你必須消費,不消費就別走。」
遊客:「你有什麼權利扣押我們的身份證?」
導遊:「你想走就走,想來就來,不然我這幾天白帶她玩了嗎?」
遊客說:「你太過分了,我已經全程錄像了,我會把這件事曝光出去。」女導遊撂下一句「你等著瞧」,隨即叫來一名男子,並稱呼他為「劉隊長」。
劉隊長譏諷說:「你自己出來玩,連兩萬塊錢都消費不起,還不如在家看電視呢。」他缓和了一下,又說:「我們導遊小姐姐風吹日晒地工作,你就當是支持我們一下吧。」
遊客說:「你們這種強制消費的行為太可恥了,我不僅要求退款,還要投訴你們,到時候你們的導遊執照會被吊銷。」雙方僵持了一陣,最終劉隊長把身份證歸還給了遊客,讓他們離開。
2024年3月27日,一則關於雲南旅遊的爆料,引發廣大民眾的關注。爆料者周先生稱,自己與上千名遊客在西雙版納被「困」在一家專門推銷乳膠床墊的購物場所,原本期待的旅程竟演變成一場「噩夢」。
據周先生介紹,此次出行共有三十餘輛大巴,原本是一次輕鬆愉快的度假,卻在途中被強制帶入一家大型購物店。店內設有多個房間,遊客被集中安排在其中一間,整整一個上午聽著數十名講師輪番講解乳膠床墊的「專業知識」。
「連上廁所都有人盯著,出來就有人接應,想打個盹還被訓斥。」周先生無奈地表示,他是陪76歲的父親出來散心,沒想到卻陷入了這種「洗腦式」消費陷阱。最終,忍無可忍的他當場發聲:「我們是來旅遊的,不是來上乳膠理論課的!」他強調,遊客應享有自主選擇權,願意購買可以購買,不願意則不應被強制或限制人身自由。
「我們來不是聽你講乳膠理論知識的,講這麼長時間。我們6點鐘起床,要體驗就直接體驗,願意買就買,不願意買我們走人。你不要把我們困在這邊,我們上午半天就被你們困在西雙版納、困在這邊半天,下午你還把我們困在這邊。將近1000人30輛大巴出去了,那個乳膠床墊,那個裡面可能有好多間,其中我們這一車就是被關到其中一間,又專門把門關起來。
30幾個人給我們講乳膠床墊對身體有多好,因為我起床比較早,很睏了,下午已經很睏了。講解就說了一句,對我說:你怎麼睡覺了?不聽我講啊。來雲南我不是來聽你講課,也不是聽你賣東西的,我們是來看你雲南的旅遊特色。
在那個視頻中我也講了,上廁所都有人盯的,剛剛從廁所出來就有工作人員對接,把他領到那邊,誘導他們去購物。包括在公交車上,導遊也在推銷,他們這個好像是一個公司參加了一個活動。
我爸爸是報名的,我爸爸76歲了是高齡,必須有一個年輕人培著,我就陪他去的,我們來回花了3000多塊錢。不是我個人有什麼訴求,我覺得這個現像要整改要整治,因為這些極少數的旅行社和導遊極大地影響了整個雲南的形象。」
然而,這還不是最離譜的部分。第三天,旅行團又被帶到一家翡翠店,店內商品價格令人瞠目結舌:一個普通碗標價三萬元,一把梳子兩千元,一隻手鐲更是高達一百三十六萬元。遊客們紛紛擔心,若不慎碰壞這些「天價」物品,是否會面臨巨額賠償。
事實上,雲南導遊強制遊客消費的問題由來已久,這並非個案。在多起事件中,導遊常常成為輿論指責的焦點。據媒體報導,許多當地導遊並無固定薪資,也未享受社保待遇,其收入幾乎完全依賴帶團期間的「業績提成」。
在雲南從事導遊工作已有十年的小利(化名)表示,不少導遊已習慣於向遊客推銷產品,「因為誘惑的確很大」。她透露,有些導遊依靠購物點的分成,一個月最多能賺到五萬元。
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正規的旅行社會給導遊提供基本工資,並按帶團天數發放補貼。以我為例,旺季工作強度大,每天補貼約為500元,淡季則為300元左右,這些是我主要的收入來源。」
小利算是幸運的,有基本工資,但有的導遊沒有固定薪資,只能靠推銷產品賺錢。
雲南的資深導遊小馬哥認為,當前旅遊行業的亂象,並非導遊一人之過。違規行為當然應當查處,但僅靠懲罰無法根治問題。他指出,要真正改善行業生態,關鍵在於改革導遊的薪酬結構和整個旅遊體系的利益分配機制。
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就業壓力加劇。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支付導遊工資的現象才會出現。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整體社會環境不佳所致。為了降低出行成本,年輕人紛紛探索各種節省開支的方法。根據美團的統計,許多年輕人在旅行時選擇不住酒店,而是通過夜宿洗浴中心來控制住宿費用。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台台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台台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
来源:看中國TV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