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圖片來源: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在本週的OpenAI DevDay上,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做了如今美國科技領袖中少見的事——他認真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我知道寫泡沫故事很誘人,」奧特曼先生說,「事實上,我認為人工智慧的許多部分確實處於泡沫階段。」
在矽谷,關於人工智慧公司是否被高估的爭論愈發激烈。懷疑者質疑AI估值上漲是否與複雜的「金融工程」有關,即公司之間相互投資、循環融資的模式。
奧特曼承認,市場上會出現一些不理性的投資和失敗的創業公司,但他強調:「在OpenAI這裡,確實發生著真正重要的事情。」
與此同時,英國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近期也都對AI市場的泡沫風險發出警告,認為全球金融體系應對不確定性的準備不足。
複雜投資網路:AI巨頭間的資本循環
OpenAI自2022年推出ChatGPT以來,一直站在AI商業化的中心。它與英偉達(Nvidia)達成約10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用於建設由英偉達晶元驅動的數據中心,並計畫從其競爭對手超微(AMD)採購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設備。
這傢俬人公司估值高達5萬億美元,同時獲得微軟(Microsoft)與甲骨文(Oracle)等科技巨頭的投資支持。其位於德克薩斯州阿比林的Stargate項目也獲得軟銀(SoftBank)的協助。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Jensen Huang)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公司與OpenAI的合作是「生態系統共建」,沒有排他性。他強調:「他們可以自由使用這些資金。我們只是想幫助他們成長。」
然而,部分業內人士擔心,這類交易可能被視為「循環融資」或「供應商融資」——即投資方為客戶提供資金,客戶再回頭購買其產品。
奧特曼對此回應稱:「確實,投資規模前所未有,但公司的收入增長同樣前所未有。」
AI的未來:技術革命還是資本幻覺?
OpenAI主席佈雷特.泰勒(Bret Taylor)表示,當前AI熱潮與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有某種相似之處。「人工智慧會改變經濟,但許多人也會因此損失大量資金。」
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5年,全球AI投資將高達1.5兆美元。美國股市今年約80%的漲幅都來自與AI相關的企業。然而,部分專家指出,這種「繁榮」更多建立在資本預期,而非真實利潤之上。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顯示,多數企業在引入AI工具後並未獲得可量化收益;約95%的組織認為其AI投入「尚未產生實際回報」。哈佛大學與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也指出,AI常被用於生成「看似創新但缺乏商業價值」的內容。
儘管如此,AI社區仍保持樂觀。AI平臺Hugging Face的產品主管傑夫.布迪爾(Jeff Boudier)認為,即使出現投資過度,「這些基礎設施也會像網際網路時代一樣,為未來的創新打下基礎。」
他總結道:「泡沫有風險,但每一次泡沫,也孕育下一次技術革命。」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