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十年前後均是「大毒枭」——從延安鸦片到全球芬太尼危機的歷史脈絡(圖)

作者:歸瑜 發表:2025-10-24 11: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川普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25年7月16日在华盛顿特区白宫东厅举行的活动中展示了《禁止芬太尼法案》(HALT Fentanyl Act),该法案旨在将所有与芬太尼相关的物质永久列为第一类受控物质,并协助执法部门起诉贩运和制造芬太尼的犯罪行为。(图片来源:Photo by 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4日訊】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共產黨(中共)的涉毒活動並非偶發事件,而是一條貫穿近八十年的「黑色經濟」脈絡。從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延安鸦片貿易,到當代的芬太尼前體化學品供應鏈,中共始終利用毒品作為籌集資金、鞏固政權的工具。這種模式不僅影響中國內部的政治經濟,牽動全球公共衛生與安全,也成為中美關係的敏感焦點,美国总统特朗普剛聲明,将芬太尼列为在下週与习近平会晤时的首要讨论话题。

一、四十年代延安鸦片貿易:中共的「黑色經濟」起點

1. 財政困境與毒品資金 

   1930‑1940 年代,延安根據地面臨嚴重的財政短缺。為了維持紅軍與黨政機構的運作,中共將鸦片種植與走私作為主要收入來源。 

2. 第一手史料 

   - 彼得·弗拉基米羅夫(Peter Vladimirov):蘇聯駐延安聯絡官,在《延安日記》(1942‑1945)中多次記錄毛澤東親自召見蘇聯代表,討論鸦片貿易的具體操作與收益分配。 

   - 維基百科條目《延安蘇維埃鸦片貿易》:概述鸦片產量佔根據地經濟的比例,並指出鸦片甚至出口至國民黨控制區。 

3. 運作模式 

   - 「特殊產品」概念:鸦片被列為「特殊產品」,由黨的高層直接管理,收益用於購買武器、彈藥與生活物資。 

   - 系統化種植:大量農田被改作鸦片田,產量估計佔根據地農業總產值的 30‑40%。 

4. 歷史意義 

   這一階段奠定了中共危害中國人民安全,利用非法經濟手段為政治目標服務的先例,為後續的毒品經濟提供了組織與管理經驗。

 

二、八十年後的芬太尼危機:從中國化學品到北美致命毒品

1. 芬太尼的危害 

   芬太尼是一種合成阿片類藥物,效力是海洛因的 50 倍以上。自 2010 年代以來,芬太尼及其類似物已成為美國每年超過 7 萬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2. 中國的前體化學品供應 

   - 布魯金斯學會報告:指出中國企業生產了全球絕大多數非法芬太尼前體。 

   -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RS):自 2019 年起,雖然墨西哥成為成品芬太尼的主要走私地,但中國仍是上游前體的核心供應國。 

3. 跨國走私路徑 

   - 墨西哥:前體化學品經海運或空運抵達墨西哥,經由販毒集團加工成成品後走私至美國。 

   - 溫哥華:作為加拿大西海岸的物流樞紐,溫哥華機場與港口被發現是前體化學品的中轉站。2017 年,一名與中國外交官有聯繫的毒販利用偽造護照進入溫哥華,攜帶現金與多家中國大使館聯絡方式,未被加海關攔截,凸顯執法漏洞。 

4. 政策與執行缺口 

   - 中美協議:2018 年中國承諾加強對芬太尼前體的管制,但實際執行仍屢屢出現漏洞。 

   - 遺產基金會分析:指出前體化學品的供應鏈高度分散,僅靠單一國家監管難以根除。 

5. 政治層面的衝突 

   - 特朗普‑習近平會晤:特朗普在會前聲明,將芬太尼列為首要議題,指責中國未履行管制承諾,並以此作為對華關稅的政治籌碼。 

   - 社交媒體輿論:X(前 Twitter)平台上多篇貼文稱中國透過委內瑞拉迂迴走私芬太尼,以規避美墨邊境檢查,顯示毒品鏈的複雜性與地緣政治的交織。 

 

三、從歷史到當代:毒品與政治的互動模式

時期 主要毒品 |供應與走私方式 目的與影響
1940‑1945 鸦片 延安本地種植、內陸走私至國民黨區 籌集反民國政府的軍事與非法政權運作資金
2010‑至今 芬太尼前體 中國化工廠、墨西哥、北美 牟取巨額非法利潤,間接支撐跨國犯罪與政治談判

相同點:均以非法藥物作為「財政救命稻草」,並由中共高層直接或間接參與管理。 

不同點:從農業型鸦片轉向高度工業化的合成藥物,供應鏈更為全球化、技術化。

 

四、結語:八十年毒品陰影下的國際挑戰

從延安的鸦片田到今日的芬太尼前體工廠,中共在毒品貿易中的角色跨越八十年,始終以經濟利益與政治目的為核心。歷史證據(如弗拉基米羅夫的日記)提醒我們,所謂「自力更生」的宣傳背後,早已存在系統性的「黑色經濟」。而當代的芬太尼危機則將這一模式升級為全球公共衛生與安全的威脅。

要真正遏制這一長期且跨國的毒品網絡,僅靠單一國家的管制已不足以見效。需要:

1. 多國協作:加強中、美、墨、加等國在情報、執法與司法層面的合作。 

2. 供應鏈透明化:對化工原料的跨境流動實施更嚴格的追蹤與審核。 

3. 政治對話:在中美高層會談中將毒品問題納入正式議程,避免僅作為談判籌碼。 

只有在國際社會識破中共是毒害人类的“大毒梟”,共同努力、打破中共「毒品即財政」的歷史慣性,才能逐步清除中共毒品,為全球公共安全與人道健康創造新局。



責任編輯:瑜正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