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開啟中共倒臺倒計時 四大信號不可忽略(圖)


川普
2025年10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吉隆坡第47屆東南亞國家聯盟 (ASEAN)峰會第13屆東盟-美國峰會上發表講話。(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亭綜合報導)在美中冷戰進入第六個年頭的關鍵節點,川習本月底的會面將近,吸引全球關注。自媒體大V、時評人公子瀋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混合策略」外交,實際已正式開啟中共倒臺倒計時,四大結構性危機信號同時閃爍,預示2027至2030年將成為中國命運的「交叉點」。經濟學家程曉農也出版新書《冷戰鐵幕落在台海》,並斷言美中冷戰將持續約15年,直至2040年中共政權瓦解,而臺灣屆時有望憑藉科技實力躍升為世界第二強國。

川普出其不意出拳 成中共「自我窒息」的慢性毒藥

公子瀋在油管自媒體節目中,以博弈論「混合策略」解析川普外交的深層邏輯:當強者故意放棄固定行動路徑,對手因無法預測而陷入系統性癱瘓。川普正是此道高手,其政策隨意性與反覆無常,恰如「亂拳打死老師傅」,表面雜亂無章,實則暗藏精密數學邏輯。

從2018年對鋼鐵鋁製品加徵25%關稅,到2019年威脅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30%,再到2020年疫情期間突然鬆手簽署第一階段協議;2024年重返白宮後,又接連拋出60%、乃至全面100%關稅威脅,一週內對是否與習近平在APEC會面反覆表態三度……這種「過山車式」決策節奏,讓中國決策中樞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動。公子瀋指出,每一次川普「放話」,中方都需緊急跨部委協調、撰寫報告、調整預案;每一次「改口」,前案即刻作廢,資源與精力被無限消耗。

最經典案例莫過於TikTok。2020年川普僅以幾條推文威脅封禁,即令字節跳動陷入恐慌,談判出售美國業務予甲骨文與沃爾瑪;拜登上臺政策緩和,企業以為危機解除;2023年國會強推出售法案,2024年川普再暗示「可拯救TikTok」,結果字節跳動耗資數億美元打官司、重組架構,高層精力被徹底綁架。公子瀋感慨:川普「零成本發推」,中國企業卻陷入「無限期精神折磨」。

更深層的是制度不對稱。美國民主市場具備極高波動容忍度,政策震盪可由市場定價、媒體糾偏、企業自調消化;中國則建立在維穩與可控之上,五年計畫、央地KPI、智庫預案環環相扣,一旦外部變數不可預測,信息鏈條即刻阻塞,地方政府不知如何響應,企業不敢投資,決策部門被迫為「所有可能性」同時準備方案,導致系統性資源浪費。公子瀋一針見血:「這不是制裁,而是資訊戰,讓對手自我窒息。」

對比歐巴馬、拜登時期「可預測式圍堵」——提前公告稅率、與盟友協調、給出明確時效,中國得以囤積設備、調整供應鏈、遊說削弱法規——川普的「擲骰子」策略徹底剝奪了中方的反應窗口。公子瀋總結:面對需要長遠規劃的中央集權體制,混亂比秩序更致命。

公子瀋:四大倒計時作響

公子瀋進一步列出四大賽道「倒數時鐘」,它們將在2027至2030年間同步逼近臨界點,形成中共結構性危機的「完美風暴」:

其一,人口斷崖。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自2015年達峰超10億後逐年遞減,2025年已較峰值少3000萬,2030年再減4000萬,2035年累計流失6000萬。與此同時,60歲以上老人2030年將突破3億,佔總人口四分之一,且多數缺乏養老與醫療保障,社會負擔如山崩般壓來。

其二,稀土自主化。中共目前掌控全球85%稀土精煉、95%石墨、70%鈷等關鍵礦產加工,是短期戰略籌碼。但美國及盟友正加速供應鏈重構,2028年自給率可達30-40%,2032年60-70%,2037年超80%。公子瀋警告:2030年後,即使中國祭出禁運,也僅能造成美國「輕微麻煩」,而非致命打擊。這是一場「時間非對稱」競賽——美國每年更強,中國每年更弱。

其三,政治時鐘。習近平1953年出生,2027年中共二十一大將年滿74歲,若連任至2032年二十二大則79歲,2037年84歲。無論交棒還是強留,權力交接都將面臨「被房地產虧損、人口老化、脫鉤壓力壓垮的中國」。公子瀋分析,若習近平為求歷史定位鋌而走險,「武統臺灣」將成為高風險劇本。

其四,臺灣選舉。2024年民進黨勝選延續自主路線,2028、2032年若再勝,北京「一國兩制」空間將進一步壓縮。每一次選舉都如倒計時,北京內部必問:「若現在不動手,未來還有機會嗎?」

公子瀋強調,這四大曲線將在2027-2030年交匯:勞動力急速縮減、稀土槓桿失效、習近平面臨權力與生命雙重焦慮、臺灣民主愈發穩固。此刻,正是中國「唯一行動窗口」。逾越2030年,一切籌碼歸零,美國實現「無痛脫鉤」,國際反華盟友體系固化,習近平無論退位或老去,都將失去改變歷史的主動權。

程曉農:中共2040年成「下一個蘇聯」

與公子瀋的短期危機預警相呼應,程曉農從更長週期給出制度性崩盤判斷。他將美中冷戰定義為「人類史上第二次冷戰」,核心區別在於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工廠」模式。美蘇冷戰無全球化,美中對抗卻深植供應鏈,中國自以為可「卡脖子」,實則授人以柄。

程曉農指出,冷戰已非單純軍事或意識形態對峙,而是間諜戰、科技戰、軍事戰、貿易戰「四戰並舉」。核威懾下無熱戰可能,冷戰如「滅火器」,澆滅任何攻臺衝動。2020年中共軍艦開進中東島,撕毀川普第一階段協議,正式點燃冷戰;2025年稀土禁運則標誌第二階段開啟——經濟武器化。

程曉農直言,習近平深知美蘇冷戰結局,華爾街日報今年春季報導其內部焦慮,但「路已堵死」。中共非靠內需,而是靠壟斷外國市場養活政權,造成全球失衡。美國絕不容忍萬億貿易順差卻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川普第一任談崩後,中共以軍事回應,美國遂進入全面防禦狀態。

冷戰長度方面,程曉農估算:美蘇40年,中共經濟已下滑、軍備透支,僅需20年即夠。2020年點燃,2025年第六年,距尾聲約14年,落點2040年。屆時,經濟全球化1.0版縮減為「少數勾結中共的小圈子」,多數國家遠避中國市場。誰貼中共越近,沉船時陪葬越重。

臺灣處十字路口

程曉農特別為臺灣開出戰略藥方:冷戰鐵幕已落台海,臺灣處於前線,唯有與美國在高科技、產業鏈上「合成一體」,方能避免被夾殺、實現歷史性躍升。

他透露,美國2025年起爆發「跨世紀產業革命」:三五個月內湧現一萬家全自動化工廠,AI與機械化取代人力,台商擔憂的「人工貴、工會多」已成過去。臺灣晶元、精密設備正是美國不可或缺的「翅膀」。程曉農比喻:美國是起飛的巨型飛船,臺灣若成其一翼,何愁不騰飛?

他駁斥「以美論」:冷戰已六年,任何「改善兩岸關係」均為跳上「泰坦尼克號」。中共掠奪臺灣高科技與民間財富,如同「共富人」續命,臺灣再被「解放」一次,台幣變人民幣、房產被兩千萬大陸人「共住」,數十年積累毀於一旦。

程曉農預言:2040年後,中國14億人口「除以28」成數十小國,臺灣若緊跟美國,將成不靠軍力、唯憑科技的世界第二。屆時,全球聽見「I’m Taiwanese」將肅然起敬。

2030分界線 2040終局已定

綜合公子瀋與程曉農二人的觀點,川普是「專制剋星」,其混亂外交正加速中共結構性危機;美中冷戰為單行道,無出口,唯紅色政權滅亡方休。2027-2030是中國最後窗口,2040年或成歷史終點。

正如程曉農所言:「20年倏忽而逝,已去六年,剩14年決勝。」歷史的齒輪,正在不可逆轉地轉動。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