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生活方式能否預防大多數心臟驟停?(下)(圖)

作者:高新宇編譯 發表:2025-11-05 14: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跑步 運動 74720878
保持規律的運動可能有助於降低風險心臟驟停的風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接上文:改變生活方式能否預防大多數心臟驟停?(中)

3、與心臟驟停相關的社會心理因素

在社會心理因素中,以下因素與風險增加的關聯最為密切:感到疲倦或昏昏欲睡、經常感到缺乏熱情、孤獨和經常感到沮喪。相反,參與社交和休閒活動與降低心臟驟停的風險相關。

孤獨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而且難以應對。與親朋好友見面聊天、加入俱樂部或團體、培養新的愛好或參與志願服務,可能會有所說明。與他人聯繫可以減少孤獨感,賦予生活目標,並總體上改善情緒。

Serwer告訴MNT:「確保患者能夠獲得心理健康服務,以應對焦慮或抑鬱可能非常有益。」

4、與心臟驟停相關的生理風險因素

在這一類別中,一些最重要的心臟驟停風險因素,包括腰圍較大、體脂含量較高和體質指數較高。

5、與降低風險相關的因素

包括用力呼氣量——肺功能的一項指標、呼氣峰值流量——也是肺功能的一項指標和握力。根據這些因素,並根據我們已經涵蓋的內容,遵循健康的、富含植物的飲食,並保持規律的運動可能有助於降低風險,因為它們可以增強體質,並幫助個人達到更健康的體重。

Serwer告訴MNT:「鑒於心臟驟停是多因素的,所以預防必須從多個角度進行。心臟驟停風險較高的人應該諮詢心臟病專家,以確定降低風險所需的改變。預防措施取決於具體的異常類型。一般來說,建議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運動(適時)、均衡飲食、戒菸,以及在需要時減肥。」

心臟驟停:我們是否瞭解所有預防方法?

Serwer告訴MNT:「雖然這項研究很有趣,但它確實存在一些侷限性。這項研究旨在評估關聯性,而不是證明因果關係,此外,它沒有區分不同類型的心臟驟停,而這在探究該事件的病理機制時至關重要。」

專家們對心臟驟停的分類方法各不相同。這些分類包括:心室顫動(以心律紊亂為特徵)和無脈性心電活動(心電圖顯示心電活動,但心臟無法有效泵血);心臟驟停也可根據其潛在病因進行分類,包括:心臟原因(如冠狀動脈疾病)或非心臟原因(如電解質失衡)。這些子類別可能具有不同的風險因素。

與該研究同時發表的評論文章的作者,來自加拿大金斯頓皇后大學的Nicholas Grubic碩士和Dakota Gustafson博士表示,希望這項研究能夠幫助醫生逐步從應對轉向預防。

他們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為了大幅減輕心臟驟停給醫療系統帶來的巨大負擔,我們必須將重點從急性干預擴展到更廣泛的、覆蓋全民的戰略,並將一級預防作為優先事項。」他們承認,這將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雖然從應對心臟驟停到積極預防其發生看似簡單,但在實踐中卻要複雜得多。」(完)

(文章來源:https://peakstatecoffee.com



来源:看中國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