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大阪府議會2025年11月28日全體一致通過針對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譴責決議,稱薛劍的斬首言論「嚴重傷害日中關係,絕對無法置之不理」,要求薛劍道歉。 圖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回答問題。(圖片來源:KAZUHIRO NOGI/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中日關係再次因外交官的不當言論而陷入緊張。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日前發表的極端言論,在日本地方政治圈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強烈反彈。11月28日,大阪府議會全體一致通過決議,嚴厲譴責薛劍「嚴重欠缺作為外交官的品格」,正式要求其公開道歉。這一罕見的跨黨派集體行動,標誌著這起外交失言事件已從個人層面升級為影響中日地方關係的重大政治危機。
薛劍斬首言論 從台海議題到暴力威脅的危險升級
事件的起因可追溯到台灣問題上的政治分歧。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中就「台灣有事」議題發表強硬立場,這一表態觸及了中共最為敏感的神經。然而,作為職業外交官的薛劍,卻選擇了一種極為不當且危險的回應方式。
11月8日,薛劍在社群平台X上發表了令國際外交界震驚的言論,公然使用「把那顆骯髒的頭斬掉」等充滿暴力色彩和威脅性的措辭。這種直接針對他國現任首相的人身攻擊,在現代外交史上極為罕見。外交官作為國家形象的代表,理應以專業、克制的態度處理雙邊分歧,即使面對最尖銳的政治對立,也應該保持基本的外交禮儀和職業操守。
薛劍的言論之所以引發如此強烈的反彈,不僅因為其內容的暴力性質,更在於它所代表的外交態度的根本性問題。在國際關係中,外交官應該成為溝通的橋樑而非對抗的工具。使用「斬首」這種帶有極端暴力色彩的詞彙,不僅嚴重違反了國際外交慣例,更可能被解讀為某種威脅信號,對於已經處於緊張狀態的中日關係而言,這無異於火上澆油。
大阪府議會怒控「欠缺品格」一致通過決議要求道歉
面對薛劍的不當言論,日本地方政治展現了極為罕見的跨黨派團結。大阪府議會的這次行動尤其值得關注,因為它體現了日本政治體系中不同政治力量在面對外交危機時的一致性。
11月28日,由大阪維新會、自民黨與公明黨三個主要政黨共同提出的譴責決議,在府議會中獲得全體議員無異議通過。在日本政治生態中,這種完全的跨黨派一致性並不常見,特別是在涉及對外關係的敏感議題上,不同政黨往往持有不同立場和策略考量。然而,薛劍言論所造成的衝擊顯然已經超越了黨派政治的界限,成為關乎國家尊嚴和外交底線的根本性問題。
決議的措辭極為嚴厲且具體。議會明確點名批評薛劍發表「把那顆骯髒的頭斬掉」等言論,認為這種表述「嚴重欠缺作為外交官的品格,極為不適當」。更重要的是,決議強調這些言論「嚴重傷害日中關係,絕對無法置之不理」,將個人的不當發言上升到雙邊關係的戰略高度,顯示出日方對此事的極度重視和堅決態度。
決議的核心要求是薛劍必須對其不當言論公開道歉。這不僅是對個人行為的譴責,更是日本地方政府對中國外交態度的一次集體表態。在外交實踐中,要求他國外交官公開道歉是一種相當嚴厲的措施,通常只在發生重大外交失誤或嚴重國際冒犯時才會採取。
知事的強硬表態與實質制裁
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在決議通過後的表態,進一步放大了事件的政治影響。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不僅重申了「這是議會的意見」,強調決議的代表性和權威性,更再次明確要求薛劍道歉。然而,最具象徵意義和實質影響的是吉村的另一項重要宣示:未來將不會出席任何由薛劍主辦的活動。
這種實質性的外交抵制措施意味深遠。作為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促進中日兩國在關西地區的交流與合作。這需要與地方政府保持良好的工作關係,包括出席各種官方活動、參與政策協調會議、推動經貿文化交流等。吉村的表態實際上宣告,薛劍作為總領事的正常職能將受到嚴重限制,中日兩國在關西地區的官方交流也將陷入實質性的停滯狀態。
對於一名駐外總領事而言,失去地方政府的合作與信任,意味著其工作效能將大打折扣。總領事館主辦的經貿說明會、文化推廣活動、地方合作洽談等重要活動,都可能因為府政府的「敬而遠之」而效果大幅降低。這不僅是對薛劍個人的不信任表達,也是對其所代表的中國政府形象的一種間接否定。
從市到府的連續政治攻勢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大阪府議會的行動並非孤立事件,而是一系列連續政治行動的高潮。在此之前,大阪市議會已於11月14日率先通過了性質相同的譴責決議,同樣全體一致要求薛劍收回言論並致歉。
從市議會到府議會的這種連續譴責模式,反映出薛劍言論在日本地方政治中引發的系統性反彈。這種層層遞進的政治壓力,實際上給中方施加了持續而強烈的外交壓力。每一次新的譴責決議都會重新引發媒體關注,將事件持續保持在公眾視野中,使其難以被時間自然淡化。
更重要的是,這種從基層到高層的連續行動模式,向中央政府傳遞了一個極為明確的信號:日本地方層面對薛劍言論的不滿是真實、廣泛且持久的,絕不是簡單的政治操作或一時的情緒反應。這種持續性的政治壓力,使得中方在處理這一危機時面臨更大的挑戰。
外交品格危機與職業操守底線
大阪府議會決議中特別使用「嚴重欠缺作為外交官的品格」這一表述,實際上觸及了問題的核心本質。外交官被國際社會視為一國對外形象的重要代言人,其公開言論不僅代表個人立場,更被外界視為「國家態度」的直接反映。
在國際外交實務中,措辭嚴厲的政策批判並不罕見,但通常會以政策分析、歷史論據或國際法框架為基礎,極少涉及人身污辱,更幾乎不會出現「斬首」這種明顯的暴力威脅。薛劍的發言,讓「國家立場」與「個人情緒」的界線被嚴重模糊,進而讓日方有充分理由將此視為中國整體外交風格的縮影。
日本地方議會選擇在決議中強調「品格」問題,某種程度上是在對中國提出道德層面的嚴厲批判:這不僅僅是「言論不當」的技術性問題,而是「不符合外交代表基本修養」的品格缺陷。這種指控比單純的「發言失誤」更為嚴重,帶有明顯的羞辱與貶抑意味,反映出日本地方政治圈對此事的憤怒程度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這起事件也清楚展示了當代國際關係中一個重要趨勢:地方政府在對外關係上的影響力和發言權正在不斷提升。在中日關係長期處於複雜狀態的背景下,日本地方議會與地方首長時常扮演「政治前哨」的角色,在象徵性議題上率先表態,為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民意基礎。
大阪作為日本第二大都市圈和關西地區的經濟中心,與中國各地長期保持著緊密的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如今當地議會主動對中國駐地外交官進行如此嚴厲的譴責,等同於在地方層級開闢了「對中強硬」的新政治戰線,這無疑會增加中央政府在處理雙邊關係時的政治壓力和政策制約。
薛劍事件已經成為觀察中日關係微妙變化的重要指標。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