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并非传说那样矫诏篡位

发表:2001-08-06 01:5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根据康熙皇帝的遗诏,他的第四个儿子雍亲王胤禛继承了帝位,是为雍正皇帝。诏书中用满文和汉文合璧写道:"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极,继皇帝位。"

据历史记载,康熙末年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太子几立几废,诸皇子间结党争斗,互不相让。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69岁的康熙帝驾崩。次日,由皇四子胤祯的“死党”--执掌京城兵权的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宣称由胤祯继承皇位,且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规定“诸王非传令不得进”大内(皇宫),并关闭京城9门达6天。是月20日,胤祯在太和殿登基,颁布即位诏书,是为雍正帝。

由于党争激烈而又复杂,雍正帝上台时又采取了这许多非常措施,因而在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上与史学界,都对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议论纷纷。这是封建专制政治的神秘性与残酷性导致的必然结果。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雍正帝矫诏篡位,说康熙遗诏原为“皇位传十四子”,胤祯唆使死党隆科多将遗诏中的“十”改为“于”,使之变为“皇位传于四子”,从而使胤祯继位取得了合法性。

按清代文书制度,书写诏书时,必定在皇子名字前面冠以“皇”字,违错不得。假若遗诏中是“皇位传十四子” ,那末在“十四子”之前一定要冠以“皇”字,即应是“ 皇位传皇十四子”,这样就根本不可能将“十”字改成“ 于”字(改了也没用)。而且在清代,“于”与“于”并不通用,事关国体与皇位继承的大事,寥寥数语的诏书不可能出现错别字。因此说康熙帝不可能留下这样的遗诏,皇四子胤祯也不可能作如此拙劣的篡改。

史学界经过多年研究,认定康熙临终前确实是准备传位给胤祯的。理由如下:第一,康熙晚年曾多次讲,要在诸皇子中选个“坚固可托之人”作嗣子,这显然是指皇四子胤祯,因为只有胤祯在多年辅佐朝政中表现得性格刚毅、精明务实,远远高出其他皇子;第二,据史料记载,康熙病危之际,特地将正在斋戒祭天的胤祯召来,三 次面见,非同寻常,当有特殊使命;第三,康熙晚年特别宠爱胤祯的次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认为这个孙子有“英雄气象”,将来要继承皇位。由爱孙而及乃父,康熙对胤祯又增加了好感,终于决定将皇位传给已经44岁的胤祯,也是情理中事。以上史实记载于清代多种史料中,也记载于《朝鲜李朝实录》中,因而是可信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