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套白狼”套住自己 多少投资机构年末打烊

发表:2001-11-25 22: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又是一年岁末时节,投资机构也到了临近年终结帐的时候。与去年年底的风光无限比起来,今年他们的日子显然没有那么好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了股市大调整的洗礼之后,投资机构也正经历一场痛苦的大浪淘沙过程。

  “手套白狼”结果套住了自己

  去年年底,正是投资机构的大丰收季节。股指的大幅上涨让绝大部分投资公司都收获颇丰,一些公司不但完成了利润指标,甚至还大大超出。“那时我们公司所有的员工每天上班都像在过节,”一位投资公司人士如此回忆,“大家都在计算年底能够拿到多少分红,那可真是让人笑都笑不动了。”

  但就是这家去年投资收益高达80%的公司,今年却正陷入破产危机。记者前去采访时,公司里几乎已经看不见员工,就连电脑也消失了,一片萧条景象。据内部员工私下透露,老板已经很久看不见踪影,业务骨干也基本上都离开了。“现在仅剩的就是门口这块牌子,不过估计也挂不了多久了。”

  据说,像这家公司的这样的情形并不在少数,今年股市的跌势来得又快又凶,令不少预计错误的投资机构措手不及,连调整仓位的时间都还没有,就已经被汹涌的跌势淹没了。尤其是一些拆借了大量资金的机构,由于抵押比例高,仓位又重,手中的股票往往会跌穿平仓线而被强行抛售,损失惨重。

  像上面所说的这家公司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被去年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今年年初用手中的股票作抵押,大量吸纳新资金,这些资金又被投入到股市中买成股票,然后再抵押,如此循环,手中的资金雪球越滚越大,风险也越聚越高。等到发现股市走势不妙时,他们已是泥足深陷,欲振乏力,而一旦有股票被平仓,引起的往往是连锁反应。很快,资金链就轰然断裂,不但将去年的利润全部赔光,甚至由于很多借款都有保底协议,公司原先的自有资金也只能用来填窟窿,最后落得一个人去楼空的结局。

  “错就错在抵押比例太高,否则也不至于连老本都赔光,现在连翻身的机会都没了。”一位原公司高层人员这样总结。现在他已经到了另外一家投资公司,回顾以往,他指出,很多投资公司玩的就是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反正是借来的钱,就像赌博一样,赌赢了大赚一笔,赌输了最多关门溜之大吉。

  市场环境陡变,首先被淘汰出局的就是这一类公司:盲目扩张、风险控制极差,并且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

  “皮包”公司难逃消亡命运

  还有一些投资公司也难以逃脱消亡的命运,这就是所谓的“皮包”投资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中为数众多的投资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有名无实的“空头”公司,这些公司往往只有几个工作人员,业务也相对比较单一,甚至注册资金的来源也有问题。他们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搞到资金后不抵债金用于直接投资股市,有的公司操纵的资金远在其自有资本之上,因此抗风险能力很弱,一旦行情不好,将会直接导致公司资不抵债。

  还有的公司事实上是某些实力机构的“分公司”,只有一块牌子和一些帐户,用来作为操纵股价时的“分仓”,以达到隐蔽和逃避监管的目的,例如臭名昭著的亿安科技操纵案中的广东金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其实早在1998年就已经被吊销营业执照,而其他几家公司也早已人去楼空。

  此外,一些专为法人股投资而生的投资公司也将逐渐消失。从去年开始,法人股也曾一度成为投资热点,并由此引发了一轮注册投资公司的热潮。这些公司注册后只是为了取得一个法人资格,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法人股投资。前不久,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规范非流通股转让的文件《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活动的通知》,对包括法人股在内的各种形形色色的非流通股拍卖说“不”,于是,这些投资公司也就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

  有些公司却在增资扩股

  有人欢喜有人愁。就在一些投资公司走向穷途末路的同时,也有一些投资机构正在悄然行动,为今后的大举出击作准备。

  一家不愿透露名称的投资公司的增资扩股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他们准备将注册资本金由现在的1000万元增加到1.5亿元,公司负责人说,面对加入WTO后国际同行的挑战,没有更加雄厚的实力就代表会失去很多机会。

  据悉,该公司准备将扩募得到的资金按照开放式基金的形式进行组建,而不再像以往私募基金一样纯粹暗箱运作。该基金将由出资人组成董事会进行决策监督,而具体运作则由一批专业人士负责,资金不再直接存于公司帐上,而是交由资质较佳的托管人管理,形成出资、托管、运作三方分开,互相制约的运作模式的司暗金。

  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保障投资人的利益,该基金还将采用开放式基金中的“赎回”机制,在投资人对基金业绩不满意时,可以要求公司回购股份,从而使投资人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对公司的运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公司负责人说,虽然这种机制比起原来的暗箱操作模式来要麻烦不少,运作成本也更高,但是,公司的运作机制要规范得多了,投资者对此也会更加有信心。

  有调查指出,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作为私募基金代表的投资公司80%未能全身而退,并引发了资金链断裂的隐患,眼下,私募基金吸纳资金所允诺的受益率已经高达13%左右,说明投资机构对于资金的渴求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但是,即使是如此高的受益率,愿意将钱交给投资公司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少。或许,像这样相对规范的私募基金的出现正代表了投资机构运作方式的一次蜕变。

  “搞来搞去搞投机”我已厌倦

  市场潮起潮落,投资机构的命运也随之起落。在经历了前两年爆发式的增长之后,投资机构终于在今年尝到了折戟沉沙的滋味。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投资机构最集中的地段之一,许多办公楼里的投资机构牌子在不停地变。就在证券大厦里,记者发现驻扎机构的名单与今年年初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能够在陆家嘴占有一席之地的一般都是实力较为雄厚的公司,他们犹然如此,其他投资公司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身在其中的投资人员对于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看的呢?

  投身投资公司4年的陈先生说,在这行他也算是个老手了,期间换过两家公司,原来的老板曾经风光一时,如今也已经不见踪影了。现在这一家实力还算可以,不过市场风险莫测,搞不好什么时候又要走人。不过在投资界做久了,已经离不开这一行了。

  某投资公司总裁助理姚先生说,他还是看好投资行业,对于像他这样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投资界就像朝阳一样充满了生气。他对自己所在的公司充满了信心。

  如今已经转做房地产的王先生则认为,目前的投资机构已经太拥挤,大家凭资金、实力、信息互相博弈,不过总是赢的人少输的人多。搞来搞去搞投机,他已经厌倦了,所以现在出来做房地产,“实实在在的,心里踏实。”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