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军少将朱成虎如今骑虎难下

发表:2005-07-21 13:5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少将有关中美如果爆发战争中国将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说法,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应,有议员要求中国道歉并撤掉朱成虎的职务;在华人世界也有许多争议,虽然中国官方封锁这个消息,网络上也有讨论。当然网络愤青对这位爱国将领大家赞扬,但是一想到西安以东大片领土和人口将被核武器毁灭,而朱成虎和中国领导人却可以躲在地下防空洞里收拾残局,这些愤青也难免心里嘀咕,因为他们大部份都住在西安以东。

事后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说这是朱成虎的个人意见,但没有澄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而朱成虎自己则说是外电“断章取意”。两者比较,问题就清楚了,外交部并没有说外电断章取意,就是承认朱成虎说过这些话。只是官方还不承认这是官方政策。

于是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如果中国政府不加以惩处,那么将来军人就可以随便乱讲话。第二,如果中国不否认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官方的政策,朱成虎就是泄露国家机密,难道也不惩处?胡锦涛正在要讨好军方的时候碰上这个问题,显得相当尴尬。因此不少亲北京人士发表文章为朱成虎解释,中共花钱聘请的“网络评论员”也纷纷出动在网上发表文章为中共解围。他们辩解的理由大致有以下几点:

其一,这是个人意见,不值得大惊小怪。

问题是军方持这种“个人意见”者不少,例如那些赞成超限战的将领,他们还是军事学院的院长、教员等等,他们的“桃李满天下”会变成“暴力满天下”,因为用这种观念教导学生,即使现在不是“主流意见”,也会是未来将领的“主流意见”。

其二,这是假设,不是政策。

在战争爆发前,任何应对的战略策略,包括军事演习都是假设的;战争爆发后,这些应对策略付诸实施就成为现实,当然就是政策。用“假设”的理论来辩解,无疑是要麻痹美国和世界对中国要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警觉性。

其三,因为美国在常规战争中占优势,所以中国用核武是合理的。

常规战争的主要打击对象是军人,而核武的普遍打击对象是平民,而且祸延子孙。如果因为打不过常规战争就打对方的平民,这不是恐怖分子的做法吗?而把本国的老百姓也拿去做必输的赌注,更是连“爱国”都谈不上的恐怖分子。

其四,美国使用过核武器,也威胁过会使用,中国为何不可?

在二战后期,美国的确使用过核武器,那是为了尽早结束战争,减少伤亡而被迫使用的。而这场战争是日本首先发动的。战后美国没有说过会主动使用核武器,也致力于禁止使用和扩散核武器的工作,即使北韩发动韩战,美国和联合国军没有使用;美国介入北越发动对南越的“解放战争”,美国也没有使用。朱成虎声称要动用的核武器,也不是美国发动的战争,而是 “如果美国介入台海战争”,那么这个台海战争是怎么发生呢?美国和台湾一起攻击中国吗,当然不是,因为美国一再反对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单独攻击中国,更加不可能,因为台湾的军事力量主要是防御性的。因此只能是中国对台湾发动“统一”战争,这样美国介入师出有名,中国首先使用核武器就是破坏世界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公约和共识了。

毛泽东在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上说,他不怕核战争,因为中国人口有6亿,死了3亿还有3亿,只有没有人性的战争狂人才能说出这种话。当时好些人错以为这是伟大领袖的豪言壮语,实际上是草菅人命。如今中国人口有13亿,朱成虎少将比毛泽东统帅更“伟大”,因为牺牲西安以西的10亿中国人,也还有3亿。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共的党政军大员还没有起码的人性,也怪不得政治上的改革没有进步。

中国的崛起要付出西安以东毁灭的代价加上美国一两百个城市毁灭的代价,这叫什么“和平崛起”?根本就是恐怖崛起,怪不得有人说朱成虎是中国的本拉登,可怕在中国不止这一个朱成虎。但是中国本拉登过早暴露他的真面目,使他骑虎难下,不要画虎不成反类犬,且看他们如何收场。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