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天见闻

作者:三妹 发表:2007-05-04 12: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

我们这次俄国之行的票是七个月前预定的,可见去俄国旅游早已在我和先生的计划之中。只是我们万没想到,这次短促的俄国内河游船旅行不仅使我们观光了俄国,而且还使我们切身听到了俄国人给我们讲述俄国的政治经济和俄国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些观光以外的对俄国社会了解的意外收获得益于游船上举行的四次讲座以及我们与几个导游的交谈。

我和先生于二00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在圣彼得堡登上游船。游船名为基洛夫号,是八六年德国造,现属于瑞典旅游公司。因为是瑞典旅游公司,所以游船上的雇员来自世界各地,有俄国人、德国人、瑞典人、罗马尼亚人……。根据俄国航海法,内河航行的沟通语言是俄语,所以,俄国内河的外国游船必须雇用俄国人为船长。内河游船的规模比江海的游轮小多了,我们的游船总共住有一百七十七名游客,还有七十多名游船工作人员。

游船服务人员每天早晨发给我们一页当天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清楚地列出我们每天各项活动的内容以及活动时间,上岸时间,早中晚饭的时间。我们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上船后的活动是与船上的全体经理见面,有船长、餐厅经理、旅馆经理、游船经理等等,除了导游来自俄国本地外,管理人员均来自世界各地,所以他们管这个管理层叫国际组。

八月二十四日早,在船上睡了一夜后,我们一百七十七位游客被分为四个组,每组各有两个导游(一个当地导游,一个跟船导游)领著,由四辆旅游车拉著开始了圣彼得堡观光的第一天。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她座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的涅瓦河三角洲上,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于一七0三年由沙皇彼得一世在难以通行的沼泽地上奠基建立。面积为六百零七平方公里,其南北长四十四公里,东西长二十五公里,城市总人口为五百四十多万左右。该市由三百多座桥梁相连,它的河流、岛屿与桥梁的数量,均居俄罗斯之冠。圣彼得堡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面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0.2%。由于河流纵横,风光秀丽,冬宫、夏宫以及悠长的白夜吸引无数游人,所以圣彼得堡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美称。除了历史悠久外,这个城市也是文化名城,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名作家均诞生于此。圣彼得堡曾几度易名,先是彼得格勒,之后列宁格勒,接著再回到圣彼得堡。

法国大作家、哲学家伏尔泰曾说,圣彼得堡集中了欧洲各国建筑的精华。当你身历其中时体会更深。我们乘车在古老、繁华的涅瓦大街上慢慢开行,渐渐置身于这些古建筑群中,各种具有西欧风格大型建筑在我们眼前层出不穷地闪现,令我们惊叹不已。

圣彼得堡城市拥有数千座皇家和贵族的花园、宫殿、纪念碑、大型建筑、雕像、艺术园林和其它名胜古迹。一个人住在圣彼得堡几年也不一定能把这数千座名胜古迹游尽,更何况我们这些仅在圣彼得堡住两天的游客。当天除了观光圣彼得堡市中心,下午我们还参观了冬宫。导游达莎说,“冬宫有从古到今世界各地的近三百万件艺术品,其中西欧艺术馆、东方艺术馆规模最大,如果在每件展品前停留一分半钟,每天按八小时计算,你需要七年看完所有展品。冬宫博物馆(也称埃尔米塔日,Hermitage博物馆)与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 我们只在博物馆中参观了三个小时,虽然方兴未艾,但已筋疲力竭, 晚上看芭蕾《胡桃夹子》时,大家都是在不停打盹中强打精神。

美美地在船上睡了一夜后,八月二十五 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夏宫 ─ 彼得宫。彼得宫坐落在芬兰湾的森林中,距市区二十九公里。该宫当年是沙皇的夏宫,彼得大帝于一七一零年建造,占地八百公顷,建筑豪华壮丽,被人称为“俄罗斯的凡尔赛”。该宫的主要建筑有:大宫殿、下花园、玛尔丽宫、奇珍阁、亚利山大花园和茅舍宫等。

大宫殿是一座宏伟的两层建筑物,建于一七一四到一七二四年,一七四七到一七五七年重建。大宫殿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大宫殿外的前方是被称做大瀑布的喷泉群。喷泉群里有三十七座金色塑像、二十九座浅浮雕、一百五十个小雕像、六十四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游泳池的中央,耸立著三米高的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塑像,这就是著名的萨姆松喷泉。塑像栩栩如生,参孙双手把狮子的上下颚撑开,泉水从狮子口中冲天而出,水柱高达二十二米,是全宫最大的喷水柱。它像征著俄国在一七00到一七二一年北方战争中的胜利。下花园占地102.5公顷,有一百五十个喷泉,两千余个喷柱。下花园偏西的海边有玛尔丽宫,宫高两层,规模不大,但装饰豪华,是沙皇私人起居之处。奇珍阁座落在下花园西侧,为沙皇接见俄国名流的场所。蒙普拉伊宫在下花园的东部,该宫有一层,是彼得大帝亲自设计的,彼得大帝常在该宫的平台上远望大海。十九世纪中,下花园附近又建了几个模仿自然景物的花园,其中的亚利山大花园和茅舍宫最为著名。

最让我感到文化震撼的是八月二十五日下午游历的普希金城。一进入城市就被那郁郁葱葱的林荫道和处处可见的街心公园所吸引。当地导游达莎向我们介绍说,“位于圣彼得堡郊区以南二十四公里处的普希金城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大公园。从一七一零年开始,这个地方属于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一七二五年后,成为沙皇最大的离宫之一。一七二八年开始,称为‘皇村’。一七五六年,具有巴洛克风格的金碧辉煌的叶卡捷琳娜宫在这里建成,是彼得大帝为其女儿伊丽莎白女皇建造的。之后又修建了‘亚历山德罗夫宫’、‘音乐厅’、‘琥珀厅’,皆美奂绝伦。一九三七年,为纪念普希金逝世一百周年,皇村改名为普希金市。普希金市名符其实,因为,自普希金一八一一年进入皇村中学读书后,这里到处留下了诗人生活的足迹,普希金曾把皇村比作他创作灵感的发源地。现在这里有一处普希金文物保护区,区内有一些值得纪念的地点和几座诗人的博物馆。”

在回船的路上,当地导游达莎向我们讲了圣彼得堡市的英雄历史。

她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圣彼得堡是俄国唯一一座没被法西斯德国军队征服占领的城市,所以人们称她为‘英雄城市’。一九四一年夏天,德国法西斯占领大部分欧洲土地后转向进攻苏联。不到三个月,德国军队就包围了美丽的圣彼得堡。希特勒扬言说,‘要把这座城市从地球上消灭掉。’圣彼得堡市民众志成城,奋勇抵抗。德军围攻圣彼得堡827天,圣彼得堡城内当时的两百多万军民有一半人战死饿死,但德国军队却最终没有攻破这座英雄的城市。”

达莎骄傲地说,“我们俄国人民历尽苦难,我们经历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共产主义统治,我们终于争取到今天的民主自由。我真幸运,再不用象我祖母那样为了一磅面包早上五点起床去排队。”

车上的游客都笑了,我听到麦克风前达莎的格格笑声。

下车后我走向达莎,问道,“达莎,听你刚才的话,你很喜欢民主自由制度啊?”

她仰著年轻的笑脸说,“当然,民主自由多好啊!我祖母给我讲了许多苏联时期没有自由的可怕故事。”

我问,“你祖母还健在吗?”

她说,“还健在。”

我问,“她也拥护改革,民主自由制度吗?”

达莎肯定地点头说,“是的。”

我又问,“可我听说有些俄国老百姓有怨言,有怨言的都是哪些人呢?”

她说,“都是些老一代人,年轻人怨言少。”

我又问,“老一代人都抱怨什么呢?”

她说,“老一代人抱怨经济转型后的金融危机经济萧条使他们的储蓄贬值化为乌有了。其实,他们以前的工资都不高,也没多少储蓄。再说,他们的住房现在都归他们私有了,这就扯平了,我们年轻人都得自己买房呢。”

我又问,“听说你们的医疗都是全免费呢!”

达莎突然严肃起来,脸一板手一晃说,“医疗方面政府搞得不好,我们有怨言,要求改革呢。”

我说:“ 都是什么怨言呢?”

达莎说,“这太复杂,一句两句说不清。总之,我们人民正与政府交涉,要求提高质量。”

站在旁边一直听我们说话的跟船导游艾瑞娜说,“明天开船后,船上会有一些有关俄国政治经济的讲座,你一定会感兴趣。”

我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想了解这些呢。包括俄国的社会福利、教育福利、养老福利等。” 艾瑞娜说,“开船后,我们有的是时间谈论这些。”

在圣彼得堡观光两天,我们没有看见大兴土木的建设,没有看见高层建筑,更没有看见任何外国的有名大旅店,导游说,建十层以上的楼要经市政府批准,控制得很严。圣彼得堡市政府非常重视保护环境和保护文化,因此圣彼得堡没有什么大工业,环境也没有遭到污染破坏。城市空气清新,街道干净,圣彼得堡完美地保留了她原有的古雅辉煌的美。

将近晚上七点钟我们回到了船上。七点整,基洛夫号在音乐声中起锚开船,沿著涅瓦河南下开往莫斯科。所有游客和船上工作人员都来到最顶层的甲板上,共饮香槟告别圣彼得堡。

望着美仑美奂的圣彼得堡市渐渐远去,我走向跟船导游艾瑞娜,与她碰杯并开始我感兴趣的话题。

我说道,“我听说苏联时期的小学都免费提供午餐。现在还是这样吗?”

她说,“现在还是这样。”

我问道,“农村的小学也是这样吗?”

她说,“学校属于政府经营的机构,农村的学校也是政府办的,当然也提供免费午餐。”

我又问,“养老福利如何?”

她说,“女人五十五岁,男人六十岁就可以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手续领取养老金。有些人还有额外福利,如军人,有两个以上小孩的妇女,或在化工厂等有污染的工厂从事危险工作的人员,他们可以提前退休领取养老金。”

我问,“农民,家庭妇女有没有养老金?”

她说,“当然有。养老是社会的责任,是政府的责任,只要到了年龄线,农民和家庭妇女也一样有养老金。连那些成天不工作的醉汉到老了都有养老金呢。这方面人人平等。不同的是,一辈子高薪工作的教授或医生的养老金比一辈子没工作过的家庭妇女的养老金高。”

我点头称是,说,“这就回答了我为什么俄国近十年的经济萧条没有饿死人的问题,因为你们有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

我说,“我还想知道你们国家的教育福利。”

艾瑞娜笑着说,“你问对人了,我这方面非常熟,不过现在到了吃饭时间了,我们明天再谈。”

晚上吃饭时,我从其他游客那知道,艾瑞娜虽然年轻,但她已经是主修商学的博士生了,怪不得她自夸熟悉教育福利呢。

晚饭后,坐在甲板上,看着水中摇曳的灯光,听著船中酒吧传出的音乐,昏昏欲睡。

(二)

八月二十六日,一上午没有上岸的活动。早餐后米沙先生的讲座却让我们不但愉快地度过上午时光而且还受益非浅。米沙是四个组中一个组的跟船导游,同时也是个演说好手,他演说的题目是“苏联解体及俄国政治”。

首先,米沙简单介绍了俄国的扩张侵略历史及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由来。

俄罗斯在历史上一直对外扩张,征服了一系列邻近的其他民族。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一度承认各民族有自决权,但它后来仍采取对外扩张的政策。从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四年,苏联先后吞并了独立的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乌克兰国、阿塞拜疆国、格鲁吉亚国、爱沙尼亚国、拉脱维亚国、立陶宛国、图瓦共和国等国家。苏联时期,苏共政府推行俄罗斯化政策,残酷处决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精英,并对十几种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

米沙接著简单介绍了苏联解体前苏联的政治经济状况。

政治上,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干部阶层不可避免的日益官僚主义化和腐败,号称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政干部群体,逐渐蜕变成为一个与人民利益对立的特权阶层,人民群众不满情绪日益上升。

经济上,由七十年代开始,前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每况愈下:1971-75年,苏联只有百分之五点七增长、1976-80 仅有百分之四点三、而1981-85年则下降到百分之三点六的增长。同样地,国民生产净值由1971-75年的百分之四点四增长下降到1981-85年的百分之二点一。由此可见,苏联的经济萧条早已存在,只不过由于发达的重工业和不断的军备竞赛拉动了GDP,从而掩盖了老百姓生活贫困这一根本问题。

米沙说,苏联长期的经济停滞和政治腐败使人民思变之心日愈强烈。戈尔巴乔夫在一九八五年三月成为苏俄总书记时,针对眼前的经济严重萧条的状况,曾说到:“我们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we just can't go on like this)。 以后几年,苏联一直处于政治在变革中,而经济改革成效不大的状况。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是前苏联的关键时刻。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九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保住苏维埃政权,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终止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三天便宣告失败。戈尔巴乔夫没想到的是,虽然自己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联盟中央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势力。

这时,人们都清楚地看到,苏联─这个原本靠暴力扩张而联盟的国家随著苏共控制的日益减弱而轰然瓦解已成必然。

一九九0年和一九九一年春天,立陶宛、格鲁吉亚决定脱离苏联。一九九一年八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决定脱离苏联(虽然没有遵守法定程序)。一九九一年九月,塔吉克斯坦也决定独立。一九九一年年十月,土库曼斯坦决定独立。这样,到一九九一年十二月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国都已经事实上脱离了苏联。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并呼吁苏共中央“做出艰难然而诚实的决定,即自行解散”。从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六日所有加盟共和国的共产党和作为全联盟组织的苏共都停止了活动。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乌克兰的全民公决为这一解体进程画上了句号。在这次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乌克兰公民支持乌克兰宣布独立。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称为俄罗斯联邦,并采用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

一九九一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国协,通过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从此,苏联正式解体,冷战就此完结。

米沙转而轻松地说,俄国于一九九一年制订了新宪法,俄国的宪法是借用了法国和美国的宪法而制定的。俄国与分离出去的各国关系从占领的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

米沙说,俄国国家政体与美国类似,议会(杜马)分上下院,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总统直选产生,四年一期,最多可连任两期。俄国是个尊重人权、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俄国的个人产权得到法律保护。

由于俄罗斯摒弃共产党的过程是民意的反映。因此,即使在一九九一年到一九九八年俄罗斯人民经受连续七年的经济萧条时,俄罗斯人民也没有用选票选择回头路。

俄罗斯已于一九九一年、一九九六年、二000年和二00四年举行了四次总统选举,俄国共产党随著一次次选举不断溃退,到二00四年大选中,普京获得71.31%的选票,而俄共推举的候选人哈里托诺夫只获得 14.7% 的选票。

最后,米沙神秘地笑着说,“你们如果问我,俄国现在是不是民主制度,我不知道,我不想过早下结论,历史会作出最好的回答。”

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不知不觉地结束了,一百多听众从陶醉中反应过来后,对米沙抱以热烈的掌声。

散会后,我问米沙,“俄国的新闻自由的情况如何,现在民办媒体的比率是多少?”

他说,“民办和政府官办媒体几乎是50% 对50% 。”

我又问,“你是否担心那些官办媒体可能还会误导民众?”

他严肃地说,“我不担心,因为政府已经不能控制舆论了。”

听完演讲,我和先生兴奋地边讨论边走向餐厅用午餐。吃着丰盛的午餐,

我对先生说,“中国百姓受中共宣传的误导,直到现在还说俄国经济怎么怎么糟糕。所以我在圣彼得堡观光的两天中,有意观察是否有街头要饭的,我没发现一个。可我回北京时,要饭的随处可见。”

先生说,“你有没有感到,米沙的演讲完全没有官方色彩,全是他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我说,“那当然啦。我听讲时就清楚地感觉到俄国的言论自由。这个私人公司游船上的工作人员都来自世界各地,谁会限制米沙的言论?”

午餐后的活动是上岸,我们的船已经不知不觉地在一个叫曼楚基(Mandrogy)的美丽小岛旁靠岸。我们在小岛上漫游了两个小时。小岛很小但风景秀丽,步行几个小时就能把小岛游遍,小岛没有工业,没有农业,只有一二百个居民,因为小岛已经完全成了个供游人参观的旅游岛,岛上的居民全是受雇于旅游公司的雇员,他们一定迷恋这小岛的诱人美丽才选择在这孤独小岛上安家落户。岛上仅有的一条土路贯通小岛但没有公共交通,我们看见几辆私人汽车停在路边。小岛上唯一的篮球场上有几个光著膀子的当地高中生模样的少年在打篮球。岛上唯一的一个学校是个神话般美丽的小木楼,虽然岛上孩子为数不多,学校仍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套教育。我的先生对俄国的教育赞不绝口,说,“一个小岛能为几十个孩子配备这么齐全的教育,可以看出俄国政府是多么重视教育。”

这使我想起要去找艾瑞娜问俄国教育的情况。从小岛回到船上,基洛夫号启航后,我找到艾瑞娜,在酒吧坐下后,我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我说,“上次谈到俄国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次我想知道俄国百姓如何支付学费。”

艾瑞娜说,“我们老百姓都相信,什么改革也不会改掉俄国教育免费的福利。政府一直负担俄国小学到高中的学费,所以这里我只谈大学的学费,俄国大学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在俄国,公立大学占大学总数的 90 - 95%,所以说俄国现有的私立大学非常少,只占5-10%。政府负担 所有公立大学 学生40% 的学费,另外60%的学费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减免。学费减免情况根据入学考试的分数,所以学费在入学前就已决定了,大学入学考试是全国统一,学费福利标准也是全国统一。俄国大学入学考试有四到五门,专业不同,入学考试的课程和门数会有区别,学医的考生要考五门。入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学费全免,入学考试分数中等的学生根据学分高低决定免多少百分比的学费,入学考试分数仅仅通过的学生可以入学但自负60%的学费。”

“以俄国一流大学莫斯科大学为例,莫斯科大学 90% 的学生是学费全免的免费生(free students)。 免费生所免的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只象征性地交一点)、书费(由图书馆提供)三项。”

“莫斯科大学还有10% 的学生需要自己付60% 的学费,40% 由政府付。那些马失前蹄考分不高的学生宁可交 60% 的学费也愿意进莫斯科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

“俄国其他一流大学的学费福利与莫斯科大学大致相同。二三流学校中全免学费的学生的比例比莫斯科大学低得多。所有公立大学免费学生总数平均起来看,学费全免的免费生是50%,自费生(付60% 学费的学生)和部分免费生 也占50%。学习不好家里有钱的孩子只好去私立大学。有一些人,不管学习好坏学费都全免,如孤儿,残疾人,部队服役期满的复员军人。俄国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费都是全免,由国家负担。”

艾瑞娜说到俄国教育不但如数家珍,而且是由衷的骄傲。我知道她是莫斯科生,莫斯科长的女孩,而且是莫斯科大学的优秀生,没花家里钱一路读到博士,两年前自己还在莫斯科郊区买了公寓房,当初二十万美元成交,现在已经涨了两倍多了。她说,象她这么成功的年轻人是多数。船上四个导游中的另一个叫莱娜的女孩,与艾瑞娜小学就是同桌,考研究生上补习班时又是同桌。看着这些幸福成功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只有羡慕不已。

同时,我告诉艾瑞娜我的感觉,她们这些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的不断进步和成功离不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艾瑞娜说,“是的,俄罗斯高校学生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免费学生比率也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约有三百万人在大学和各种学院里免费学习,这比整个西欧所有国家同类数字加在一起还要多。”

艾瑞娜又补充说,“尽管俄罗斯普通百姓的收入与西方比不是很高,但是,俄罗斯的福利制度使俄罗斯城乡差距并不十分明显。除了高校免费教育,中小学免费教育外,我们有全民免费医疗,我们还有住房免费福利,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电的水电免费福利,公共交通津贴福利等数不清的各种福利。这些福利大大地降低了百姓的生活负担。靠著这些福利,我和我的同龄朋友们不但挺过了俄国近十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还一路完成了高等教育。”

我感叹地说,“是啊,你们的政府在改革中没有抛弃人民。在十年经济萧条的煎熬中,政府没有把经济改革的危机转嫁给人民,你们的政府和人民一起承受著同样的煎熬,政府没有因为这么巨大的危机而放弃政府自己应尽的责任。” 艾瑞娜连连点头称是表示同意。

八月二十七日早上八点,我们的基洛夫号又停泊在一个叫克芝(Kizhi) 的美丽小岛旁。这个小岛过去住有几十户农家,经过集体农庄的经营不当和德国侵略的破坏,这里的农民放弃这里的生活陆续流进城里去谋生。现在小岛已经没有农业而完全成为一个供旅游参观的岛了。一座建于十四世纪现在只供远处观瞻的有著二十几个葱头式尖顶的大型木制教堂是岛上最为壮观的建筑,当地导游告诉我们,这座教堂如再不及时维修,十五年内就会倒塌。

我们参观了另一座木制教堂和一个当初富农住的大房子。

我们看到,那个富农家中的一切生活用品都原样未动,当初用的所有农具,雪橇都在一楼的宽大的农具室中成为展品,当地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大房子的主人在共产革命早期就隐姓埋名跑到莫斯科去谋生了。导游感慨地说,“从这个农民的农具和家庭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富农当初工作是多么勤劳努力。”

现在岛上的一切都成为展品。岛上现在种的麦子也是为了供游人参观而种,为了更显真实,一个美丽的少女穿着鲜艳的农妇长裙在地里拣麦穗。游人都争先与这个扮成农妇的演员照相。两年前,富农的孙子曾回来访问,看到祖父当初勤劳又富足的生活百感交集。

在小岛参观了三个小时回到船上,享用完那已感到乏味的顿顿丰盛正规的俄式大餐,又与先生百无聊赖地在船上闲逛了一会儿后,我决定还是去找艾瑞娜聊我感兴趣的话题来打发时间。这次我想了解的是俄国百姓的收入和付税情况。

艾瑞娜说,“俄国的税收是最简单的,施行的是简便易行的统一低税收制度。俄国税收是一刀切,无论收入高低,个人付税都是13 % ,企业付税 都是26%,无累进比例。”

转到收入话题时,艾瑞娜调皮地笑了。她说,“俄国百姓的收入是最难说清的。我敢说,除了自己摆摊卖货的人外,无论是在政府还是私人公司工作的人,每个人都得到两项收入,一项是正式要交税的收入,还有一项是属于公司的各种补助津贴,属不用交税的收入。如果再考虑那些政府的福利和津贴的话就更说不清了。总之,现在俄国百姓的收入普遍都高。二00五年俄罗斯人均GDP已经超过四千美元。”

我说,“我来俄国前看了一些介绍俄国的文章。根据俄国社会灰色收入和各种福利补助,有些经济学者按照来源于各方面的资料分析得出,俄罗斯人均GDP应该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这个水平。”

艾瑞娜表示同意,说:“俄罗斯刚公布的公务员月均工资接近1.1万卢布(28 卢布为一美元)。这还不包括他们的津贴和福利就已有五千美元年收入了。俄国税收低、福利高,有些福利是别的国家百姓想不到的。比如,除了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这两个大头外,许多人享有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打电话、免费疗养等优惠福利,自二00五年一月一日起,政府发布《关于以津贴取代优惠》的文件,政府现在改用现金补贴的方法来支付享受这些福利的公民。还有,许多人的住房都是国家送的,住房虽然私有化了,但物业管理、房屋修缮仍由国家承担。政府本来计划对物业实行有偿管理,但遭到所有百姓的反对。我们的水、电、气等费用都是政府负担的。年收入一千美元在俄罗斯属最低生活费标准,这个收入的人群大约是两千万人,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14%。这个低收入人口的百分比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基本相同。由于俄国的高福利低税收制度,使百姓有消费信心,再加上俄国百姓对经济前景看好,所以花钱速度快,购买力高。这样刺激了内需,所以,现在的俄国市场很有活力。”

看到这个商科博士生对俄国市场信心十足,我不禁问到,“改革后,俄国经历了十年经济低迷的漫长岁月,直到现在很多中国人还认为俄国的经济很糟,那么俄国是什么时候经济好转的呢?”

她肯定地说,“二000 年是转折点,到二00三年就明显好转。”

我笑着说,“你两年前就买了公寓,你真不亏为学商的啊。”

她骄傲地笑着说,“俄国经济才刚刚开始好转,俄国经济仍有潜力,我很看好俄国经济。”

我突然想起达莎对医疗质量不满的情景,就问艾瑞娜,“你还记得圣彼得堡当地导游达莎与我谈起医疗时的不满吗?她说百姓正与政府交涉要改革医疗呢。”

艾瑞娜说,“是啊,百姓对医疗怨言最多。由于医疗系统是政府每年拨款,医疗系统渐渐地完全丧失了竞争力,反正医院服务质量无论好坏政府都拨款,医生干好干坏一样挣钱,不会失业。所以现在人民和政府达成共识,人民一方多付一些钱选择服务好的医生,这种方法可以刺激医生的积极性。由此政府初步定出两种医疗保险,一种是全免医疗保险,一种是病人自己付少量钱,病人有选择权的医疗保险。现在大多数百姓都选择付少量钱的保险。不过,医疗还在改革中,现在只是刚开始。”

晚饭时,与同桌的同游聊天儿,一位女士说,“俄国游船旅游业只有夏天三个月的经营时间,所以船上工作人员在这三个月以外的其他时间都或做别的工作或去上学。这些给咱们端盘子的服务女生都是利用暑期工作的大学生。艾瑞娜也是利用暑期工作的博士生。”

晚饭后,我和先生照常在甲板上观看两岸的风景,已是夜里十点,外面还象白天一样。看着两岸一望无际的郁郁葱葱的森林,先生感叹不已地说,“我们已经沿河走了两天两夜了,两岸看不到头的茂密的森林就没断过,看看人家的环境保护,真不错啊!” 

我说,“是啊,沿河一路上,我没看到一家工厂。”

(四)

第二天,八月二十八日早上九点,米沙主办的第二次讲演给我们船上的生活再次增添色彩。

他讲演的题目是 “俄国1917 - 1985 年的历史和经济”。

他先简洁明了地向我们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前的历史,并介绍列宁如何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拿著当时德国政府的钱潜入俄国,趁著俄国人民刚刚推翻沙皇,年轻的过渡政府还不稳的混乱时期,进行了武装革命,推翻了当时已经建立了议会制度达十一个月的民主过渡政府,暴力夺取了政权。

米沙还讲到,列宁取得政权后,对反抗的农民、士兵、市民进行了严酷的镇压和杀戮。米沙接著又给我们介绍了斯大林时期残酷的肃反运动。他总结说,一九四一年当希特勒进攻苏联时,苏联的高级将领竟已经被斯大林快杀光了,出于无奈,斯大林不得不解放了朱可夫等剩下的几个没杀的高级将领,仓促应战。米沙沉痛地说,“斯大林只顾搞肃反杀人,对战争丝毫没有准备。在军队装备严重不足,将领人才严重缺乏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可想而知,我们的勇气和牺牲都是非常巨大的。”

米沙接著给我们讲了赫鲁晓夫统治时期。

赫鲁晓夫1953─1964年当政时期,苏联工业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1%─13.2%,普通人生活明显改善。他颇有平民风格,当政时不搞“形象工程”,大量建造站台简陋的地铁,建造速度比斯大林时代快一倍以上,解决了莫斯科边缘地区的交通难题。斯大林时代造的“高干楼”、“高知楼”,只是让本来就住得不错的精英们锦上添花罢了;而赫鲁晓夫为普通百姓大造廉价的五层楼,虽然现在被嘲讽为“赫鲁小楼”,面临拆迁,但是在六十年代,这些有热水、有浴室的房子圆了数千万人的住房梦。

米沙说,赫鲁晓夫最令人震惊的政治作为是他冒著巨大阻力彻底揭露了斯大林的所有杀人恶行。这一举动不但震惊了政治局的苏共高官而且也震惊了所有苏联百姓。随之,赫鲁晓夫停止再搞“肃反”“反革命医生案件”之类的严酷斗争,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两千万人恢复了名誉。

赫鲁晓夫这一宽松举措改变了以后历届苏共政府的政治行为,自一九六四年赫鲁晓夫下台到一九八五年戈尔巴乔夫执政,苏联虽然经过漫长的勃烈日涅夫政治倒退时期,但是苏共再也没有犯过群体屠杀人民、屠杀不同信仰群体、屠杀反对派的恶行。因此,斯大林时期群体迫害屠杀所造成的恐怖以及在人们心中埋下的对苏共的仇恨渐渐淡漠。这也就是为什么苏共在政治改革后的民主制度下还能苟延残喘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

米沙遗憾地说,但是,赫鲁晓夫是死后唯一没有葬在红场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被葬在莫斯科新圣母公墓,在他的坟前,矗立著曾被他当众侮辱过的雕塑家涅伊兹韦斯内设计的黑白相杂大理石墓碑,这没有碑文的半黑半白的墓碑似乎要印证赫鲁晓夫的一生功过间杂。

米沙接下来简单地介绍了勃烈日涅夫时期。他说,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八二年,勃烈日涅夫统治苏联十八年,勃烈日涅夫时期在经济上是“停滞时期”,在政治上是“倒退腐败时期”。

勃烈日涅夫统治初期,苏联表面看起来很繁荣,这种繁荣其实只是前任赫鲁晓夫时期积极改革的后坐力,以后的苏联则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停滞。政治上,勃烈日涅夫对其前任赫鲁晓夫时期的宽松体制采取公开大倒退,他恢复了思想控制,逮捕持不同政见者。勃烈日涅夫晚年的苏联政府变成了没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僵化腐朽的统治集团。

取代勃烈日涅夫的是另一位久病缠身的安德罗波夫,他只活到一九八四年二月,后来上台的契尔年科也是病体缠身。直到他在一九八五年三月因病去世之后,苏联领导层才大胆地任命了年轻、富有活力的戈尔巴乔夫。

米沙最后给我们讲了苏联十几年与美国搞星球大战军备竞赛的情况,他总结说,“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所经历的近十年的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当然,把这套老旧的国家机器换新确实需要时间和代价,但是苏联一九九一年政治经济转型后的经济萧条并不完全是由于民主制度转型和自由经济转型造成的,它更是七十多年来苏联只重视重工业,不重视轻工业,不重视百姓的生活,以及十几年大搞军备竞赛把苏联本就不富裕的国民经济消耗殆尽而造成的。它更是勃烈日涅夫十八年长期的毫无作为的经济停滞,政治腐败和耗资巨大的阿富汗战争造成的。”

我再一次被米沙的演讲所感染陶醉,再一次被掌声带回到现场,我赶紧问米沙,“下次的演讲题目是什么??

米沙答到,“下次的题目是‘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改革’,由维多丽娅讲,我负责的题目都讲完了。”

午餐后,八 月二十八日中午十二点,我们的基洛夫号游船又在一个叫高瑞茨(Goritzy) 的乡村靠岸了,上岸活动是去参观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岸上是一片农村景象,我们的旅游车在农村的土路上行驶,一路上,有大片田地和大片树林,还有河流和湖泊,景色宜人。但是,沿路的粉色或绿色的木头农舍却简陋破旧,先生说,这里的农民看来不富裕。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座漂亮的白色的全砖五层大楼,导游介绍说,“这是一所小学校。” 很快,我们的车就到了一个很像小城镇的地方,城镇极简单,土路旁只有两三个象是商店模样的仅一层的低矮的旧砖房,这个如此简陋的小镇与那座美丽的学校大楼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和先生不约而同地一起感叹俄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这种重视是历史传统的延续,看得出来,即便在苏共统治时期也没有被破坏。

一会儿,我们的车在一座巨大古老的修道院前停下,在这样一个乡下会有这么一个巨大庄严的修道院令我们惊奇。导游说,这个修道院是俄国最著名的修道院之一,最多时住有上千个修女。导游说,由于天主教不主张教徒离婚,所以为了防止教徒轻易离婚,天主教则规定要离婚的教徒必须先把妻子送到修道院安置好,才能娶另外的女人,这个修道院起到收养被遗弃妻子的功能。真不知俄国到底有多少这样的修道院,看着这巨大的修道院,我不禁惊叹过去俄国天主教徒的离婚率。

基洛夫号下午五点启航,许多同游打扮成海盗模样共享了一顿搞笑的晚餐。

(五)

八月二十九 日早餐后,我们提前二十分钟去音乐厅听讲座,会场已经座无虚席,我们只好用折叠椅坐在旁边。

维多丽亚的讲座配有幻灯片,比米沙站在台上干讲更有吸引力。屏幕上一开始打出题目“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改革”,配上戈尔巴乔夫大学时的近照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住了,没想到戈尔巴乔夫年轻时竟如此英俊。

更没想到维多丽亚一开讲就语出惊人,她说,“戈尔巴乔夫虽然在西方,在美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还得到诺贝尔奖,但是他在俄国百姓中声誉并不高。在俄国,百姓抱怨他,反对他的的声音压倒了西方称赞他的声音。为什么?因为他执政时期,经济一直萧条,百姓生活不好,致使俄国普通百姓看不到西方政治家们所看到的戈尔巴乔夫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维多丽亚转而开始介绍戈尔巴乔夫的家庭和学业。她一边一张一张地放著戈尔巴乔夫的家庭照片,一边讲述他的成长过程。

戈尔巴乔夫一九三一年 在俄罗斯边疆斯塔夫罗波尔出生,父亲是集体农庄庄员,二战时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老共产党员。戈尔巴乔夫从小活泼向上,聪明好学。一九五0年,已是候补党员的戈尔巴乔夫中学毕业,因成绩突出获得银质奖章,并以全优成绩被莫斯科大学录取,获得包括住宿在内的全免费生待遇。

一九五0 至一九五五 年,五年莫斯科大学法律专业的训练,使戈尔巴乔夫无论从学识还是思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他还是领取最高个人助学金加里宁助学金的优等生。

戈尔巴乔夫的祖父和外祖父在斯大林早期的清洗运动中均被杀害。戈尔巴乔夫大学的头三年正值“晚期斯大林主义”时期,当时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清洗和“反对无爱国心的世界主义运动”。 当时的同学把戈尔巴乔夫当成“持不同政见者”。

戈尔巴乔夫自传中写到,“当时的气氛是极度意识形态化。和全国各地一样,斯大林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被学校当成科学思想的准则。当时教学的目的就是从入学之初将年轻人的思想束缚起来,向他们硬性灌输一整套颠扑不破的真理,使他们不能独立思考、分析、对比。”

一九五三年,戈尔巴乔夫大学三年级时,斯大林去世。 社会生活不久便出现了第一批“解冻”的征兆。“医生案件”被中止了,《真理报》及其他报纸开始刊登关于反对“个人崇拜”及其与马列主义毫不相容的文章。文化领域也出现了“解冻”现象。大学的课程愈来愈有意思,课堂讨论、学生小组的活动也愈来愈活跃。戈尔巴乔夫说,“党的领导机关和其他机关虽说是放松了手中的意识形态缰绳,却决不打算完全撒手。”

戈尔巴乔夫在大学中最幸运的事情当属他的初恋的成功。这个曾立志要刻苦学习不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年轻人,在一次聚会中见到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四年级生赖莎. 马克西莫夫娜时,彻底瓦解,堕入情网。经过一年的追求和热恋,戈尔巴乔夫打败了众多对手,于一九五三年九月,与莫斯科大学男生们普遍认为高不可攀的美丽公主赖莎结婚。

导游维多丽亚讲到这时,接连打出赖莎大学时的近照,和戈尔巴乔夫与赖莎结婚聚会时的照片。结婚时,没有婚纱,没有庄重的仪式,有的只是学生宿舍中年轻同学们无忧无虑的欢闹。看着照片中穿着宽大新西服的年轻英俊的戈尔巴乔夫灿烂的笑脸,我们这些听众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戈尔巴乔夫后来提到他见到赖莎那一刻后的情景时说,“我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了。坦率地说,在那几周时间里,我连学业都放弃了, 我越来越频繁地光顾赖莎的宿舍,尽管我还是顺利地通过了各科考试和测验。”

以后四十六年的婚姻生活中, 无论是面对贫困还是挫折,赖莎始终如一地呵护和关爱著她的丈夫。

一九五五 年毕业后,戈尔巴乔夫回到自己的边疆家乡斯塔夫罗波尔,在省城担任区团委宣传鼓动部副部长。

那时,戈尔巴乔夫家乡的省城一片破败,整个城市没有上下水,没有像样的马路,没有三层以上的楼房,几乎所有的两层小破楼的顶部都被住户加盖了一个木房来解决住房的紧张。戈尔巴乔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一间十一 平米的出租小屋,小屋内唯一的家俱是个锈迹斑斑,破旧不堪,中心已快塌到地面的铁床。戈尔巴乔夫买了两把椅子,这个家就算安置停当。赖莎停止了快要完成的莫斯科大学硕士学业,也来到边疆斯塔夫罗波尔落户,两人的财产则是十几大箱书。

戈尔巴乔夫领到第一份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双高筒胶布靴,因为他大部份工作时间是下乡,他常年住在乡下很少回家,每天都要在泞泥的乡路上奔波。而赖莎则多年承受著一人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的辛苦。

一九五六年春天,苏共二十大时,赫鲁晓夫秘密会议报告公布,戈尔巴乔夫在边疆区党委看到了中央的通报信和赫鲁晓夫的报告。戈尔巴乔夫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当众表示赞同赫鲁晓夫的报告和他的勇气。同时,他发现机关中对于报告的反应相当混乱,甚至可以说是张惶失措。 许多人不露声色,静观事情的进一步发展,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戈尔巴乔夫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一些人根本不相信报告中列举的事实,绝对接受不了对斯大林的评价。还有一些人(这种人还不少)并不怀疑事实的真实性,。。。。。他们坚持说斯大林在三十年代清洗的,是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那些人是罪有应得。这个说法居然出现在一个曾在三十年代经历过血腥大屠杀大清洗的边疆区!”

一九五六年八月,戈尔巴乔夫在边疆区团委干满了一周年后被选为斯塔夫罗波尔市团委第一书记。以后戈尔巴乔夫一直上升为边疆区共青团第一书记,并一直干到一九六二年四月。 这段时间戈尔巴乔夫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挫折,他后来说,他在斯塔夫罗波尔任第一书记期间始终置身于政治的风口浪尖上。

这段时间戈尔巴乔夫不但对边疆建设贡献巨大,而且对赫鲁晓夫发动的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戈尔巴乔夫意识到,极权主义的问题不是独裁者的坏性格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没有最起码的法制制度,单纯的反“个人崇拜”只能使国家用一种崇拜代替另一种崇拜。

一九六三年一月一日戈尔巴乔夫被调到新成立的农业边疆区党委去当组织部长,戈尔巴乔夫更喜欢这个接近底层,能干实事的职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戈尔巴乔夫与当地人民一起改变了一个最贫穷农庄苦干沟的面貌。使这个列宁集体农庄成为边疆区的一个先进农庄。原先随处可见的不透光的破败茅草房不见了,到处是质量良好、设备齐全的房屋。街道铺上了沥青路面,有了学校、图书馆、医院、漂亮的文化宫。前些年逃往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返回家园。后来,申请加入这个著名农庄的人排起了长队。而省城的巨大变化更不在话下,省城还建成了备有大型飞机起落跑道的飞机场。

一九六七年赖莎.马克西莫夫娜顺利通过社会学论文答辩,获得哲学副博士学位。这一年戈尔巴乔夫也在农学院经济系毕业。此后戈尔巴乔夫便青云直上,一九七0 年,戈尔巴乔夫升为农业部部长,一九七一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一九七四年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以及青少年事务执行委员会主席。一九七八年进入中央书记处,一九七九年进入政治局。在政治局内他认识了他的同乡、克格勃首领尤里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在此后数年内成为戈尔巴乔夫的主要提携人和支持者。

进入苏共中央后,戈尔巴乔夫对底层人民的关心和对农业发展的热情仍然不减当年,屡屡碰壁和挫折后,他失望地看到,他身历其中的是一个极端腐败,严重僵化,老朽没落的集团和政权。

七十 至八十 年代,戈尔巴乔夫的地位使他能够经常出国访问,他先后访问了意大利、比利时、法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这些旅行很深地影响了他的政见和对社会和制度的认识。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我对罗马的法律尤其入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人们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能够制定出这样清楚的法律准则,它为后来的欧洲文明缔造者们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帮助,又成了对市场和平民社会进行调节的基本原理。而我们苏联到了改革期间、到了二十世纪末,却还在证明这二者的必要性。”

一九八三年,戈尔巴乔夫向中央请求去加拿大访问,他说,我必须去看看加拿大的农业 ,我一直想弄清,促使获得如此高效益的那根发条究竟隐藏在什么地方。五月中旬戈尔巴乔夫赴加拿大进行七天访问。在温哥华郊区,他参观了国立畜牧研究中心、温室种植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温莎区大载重量飞机制造厂。随后又前往多伦多,去加拿大最大的畜牧和粮食产区艾伯特省,参观了卡尔加里近郊的几个大型畜牧场,那里长年在草场上露天饲养肉用牲畜。戈尔巴乔夫还访问了艾伯特一家规模相当大的农场,并与农场主聊天了解经营情况。这个只雇用两三个固定工的农场主经营超过两千公顷的土地,农场奶牛的年出奶量每只约四千七百公斤,农场拥有各式各样的技术设备,遮阳篷下备有检修装置,谷仓是铝质的,还有两幢楼房、多辆汽车。戈尔巴乔夫临离开前问了农场主最后一个问题,他问农场主去年一年经营结果如何。 农场主为难地看着陪同的加拿大农业部长,部长笑着说: “你就实说吧。” 农场主答道,“如果说实话,我只能说,没有政府的津贴和贷款,我就没法过日子。” 戈尔巴乔夫意识到,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和发达,离不开农民个体的自由经营,更离不开政府的实际有效的财政支持。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一日,五十四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最年轻的共产党总书记。他在回忆录中写到“不到三年时间,三位总书记,三位国家高层领导,数位最显要的政治局委员一个接著一个地相继去世。。。。。 这一切颇具象征意义,那个体制本身在死亡,那凝滞著老人血液的体制已经不再具有生命活力。 我清楚看到历史赋予我的是什么样的责任重担。”

讲到这里,导游维多丽亚连续打出“戈尔巴乔夫重要国事活动”一览表。我目不暇接,不能全部记下。大概国事如下,从一九八五年 到一九九一年, 戈尔巴乔夫与美国领导人有五次会面。一九八六年二月八 日,戈尔巴乔夫在法国共产主义报纸上批判斯大林主义。一九八七 年,戈尔巴乔夫开始介绍他的政治改革的想法,吸收非党员进入政府上层监督政府,提出政府要透明公开化。一九八八年从阿富汗撤军;同年宣布,在苏联,撤销包括党史在内的所有中学大学历史课程考试,因为这些历史都被改写了。戈尔巴乔夫在一九八八年苏共二月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赋予革命性改革以新的思想》的报告中,明确表示了“苏共支持舆论多元化” 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九八八年十二月通过修改《宪法》和《选举法》,改革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接著在一九九0年二月苏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正式提出并通过了实行总统制的设置;随后,一九九0年三月非例行的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确立了多党制原则。一九九0 年七月苏共二十八大又改革苏共政党体制,不再提党是“领导力量”和“核心”。


维多丽亚特说,“我们当时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戈尔巴乔夫试图走进群众中与群众交谈而被保安挡住的镜头。我们听说戈尔巴乔夫最初在上层很难传播他的开明自由思想,所以他很想把他的自由思想讲给民众。其实,早在勃烈日涅夫时期,共产党就已威信扫地,苏联老百姓早就对共产党轻蔑厌恶,讽刺嘲笑共产党已是百姓茶余饭后餐桌上的时髦行为。所以,戈尔巴乔夫认为他的自由思想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

维多丽亚介绍说,戈尔巴乔夫最初倡导的主要思想是政府要公开透明。他的名言是“没有公开性就不会有民主。”

戈尔巴乔夫认为,最应该公开透明的区域是政府一直视为要严格保密的两个“禁区”。第一个“禁区”是国家财务预算,特别是军事预算。第二个“禁区”是生态环境。戈尔巴乔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到,千百万存款人从未料到,政府为了弥补赤字,一次次非法地从储蓄银行挪用人民的资金。人民更不知道国防支出的增长速度,多年来都比国民收入计划增长数和实际增长数高出 50%至100%。 还有,人民群众无法想象环境破坏对大自然和人类造成的灾难有多大。

尽管突破这两个“禁区”异常艰难,戈尔巴乔夫还是在苏共历史上第一个做到了让人民有机会获得与自己相关的全部真相,而不是个别的、精心筛选过的片断消息。政府透明公开化使一直对政治冷漠,惧怕政治的民众有了参与政治的热情,老百姓一下子意识到,原来这些政治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

导游维多丽亚特别遗憾地提到,戈尔巴乔夫领导的反酗酒运动遭到百姓普遍激烈的反对。

维多丽亚不停地讲著,屏幕上不停地放出我们从没见过的照片,戈尔巴乔夫与家人在一起,戈尔巴乔夫与萨契尔夫人在一起,戈尔巴乔夫夫妇与里根夫妇在一起。还有被我先生后来称为“震憾”的一张照片,照片表现的是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九日苏共保守派政变那天莫斯科街上的情景,叶利钦站在停在莫斯科大街的坦克上,对著几个屏息静听的民众挥手演讲,一个年轻的苏联士兵痛苦地双手捂脸蹲在叶利钦的腿旁。

击败政变使叶利钦名声大震,叶利钦随即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

一九九一年六月,叶利钦在全民大选中高票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

维多丽亚最后说,“戈尔巴乔夫虽然不如叶利钦受俄国百姓欢迎,但是,没有戈尔巴乔夫的努力,俄国就不会有今天的民主制度,我们百姓也不会有今天的自由,我也不会自由地站在这里演讲。你们也不会来俄国旅游和听我这个普通人的演讲。为这一切,我想我们应该感谢戈尔巴乔夫。”

全场静了一会,突然爆发起热烈的掌声,许多人站起来鼓掌对维多丽亚表示感谢。

散会后,我向维多丽亚问道,“中国官方报纸的记者今年三月份采访了戈尔巴乔夫,这位记者后来写出报导,报导的大标题‘戈尔巴乔夫后悔了,搞民主 化是惨痛教训’。你怎么看这个报导?”维多丽亚马上说,“戈尔巴乔夫后悔?!这不可能! 戈尔巴乔夫绝不会后悔,他只是说,‘我在改革上犯有错误’,但他从没有表示过后悔。”

(六)

午餐后的活动是上岸,这天我们在一个叫姚柔斯拉维尔(Yaroslavl) 的城市靠岸了。

姚柔斯拉维尔市建于十二 世纪,有六十万人口,我们参观完一个美丽的东正教教堂后导游便带著我们去逛小城的公园。公园没有围墙,没有大门,与小城融为一体,公园的一面是望不到边际的湖,另一面则是与公园一样美丽的姚柔斯拉维尔小城。公园全时敞开免费向市民开放。公园的正面有两座巨大的人头雕塑,一男一女,导游说,这是两位在卫国战争中为保卫小城牺牲的英雄。

孩子们成了这地盘广大,如画似景的公园的主要游客,一群一群踩著轮板的男孩子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当地导游笑着说,这些孩子们现在正过暑假,他们还能自由两天,后天就开学了。导游随后指著一大片被圈起的地盘说,“市政府计划在这盖一座露天音乐厅,很快,城市的居民就能在公园享受音乐了,这些设施都是政府免费提供。”

我们从公园出来后驱车到了市中心。几天没看到大城市,大家一看到纵横交错的繁华街道,座落有序的欧式楼宇,都兴奋不已。导游大声告诉大家:“你们有两个小时的逛街时间,这条街上有城市中最大的贸易市场,有邮局,有网吧,有咖啡店,有百货商场。千万不要忘了三点在这集合!” 大家一哄而散,各自奔向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我和先生直奔贸易市场,想去看看俄国的商品供应情况和商品价格。

贸易市场有足球场那么大,中间是很大的露天摊位用品市场,围著这巨大的露天市场则是一个一个的店铺。我们先在露天市场转了转,服装用品一应俱全。我感兴趣的纯棉小帆布外套夹克,一件四十美元,几个俄国女孩子在试穿。走遍露天市场,我们竟没看到一个中国摊位,也没看到中国造的服装或用品。我的一位同游买了一把高档的看起来名贵的意大利造雨伞给我看,价值二十五美元。

转完露天市场,我们走近店铺,各种食品应有尽有,水果品种齐全,各种香肠,肉类食品丰富,黄油制品繁多,都是论公斤卖。我最在意的是基本的食品─面包的价格,我发现当地面包价格非常便宜,五百 克只有5.5 卢布,合二十 美分一公斤,我管这种价钱叫贫民价。我还特别在我最爱的坚果柜台观看很久,惹得站柜台的服务员使劲向我推销各种坚果,他用计算器向我表示价格,而且不停地降价,我最爱吃的榛子最后降到二百五十 卢布一公斤,不到九美元一公斤,比美国六美元一磅的同类榛子便宜多了。

最后我们终于发现,进口的食品都与美国同价,比如美国进口的各种品牌的土豆片都是美国价,而当地产的同类产品就会便宜一半还多。我发现当地产的冻饺子非常便宜,最便宜的一种一公斤一袋只有十五卢布,五十美分一公斤,又是一个贫民价。我还发现了一种贫民价的酸奶,包装秀美,四小罐连在一起,总共五卢布。俄国没有销售税,百姓收入税低,社会福利又那么多,我真奇怪俄国政府自己的开销从哪来。先生说,“民主制度只能使国家的开销大大降低,许多庞大的开支都可以省,例如虚假宣传的宣传部,毫无作用的文化部,党办的各种说谎报纸,网络警察,共产党层层机构,各种面子工程,庞大的军费开支……都不用搞了,这么多巨大的开支都可以转用在教育、医疗、交通,以及其他百姓的福利上。这样下来,政府做到尽职尽责,百姓做到有地位尊严,何乐不为?”

在商店里,先生只观察烟酒的价钱,他惊奇地发现美国名牌香烟万宝路在当地只1.5 美元一包,而在美国此烟已经达7 美元一包,原来俄国不收烟税。除了俄国名酒伏特加较贵,酒也都很便宜。先生说,“老毛子都嗜酒如命,什么东西涨价酒也不敢涨价啊。”

在回船的路上,导游艾瑞娜说,“我想给大家讲个关于我们刚参观过的教堂的故事。要知道,在斯大林时期,国家中几乎所有的教堂都被关闭,一多半教堂都被炸毁了。咱们刚才参观的教堂也被定在要炸毁的教堂之内,为什么它被保留了下来?因为一个勇敢的东正教徒。这个教徒当时住进了教堂以命抗争,他说,如果你们要炸毁教堂,就把我一起炸毁吧。 僵持之下,市政府只好上报莫斯科,一个星期后,莫斯科下令逮捕这个教徒。教徒被抓走了,教堂幸存下来,但是,勇敢的教徒却牺牲了他终生的自由。”

由于船上每天的晚饭都很正规,四道菜每道都需等待,所以晚饭时间我和先生会长时间地讨论各种有关俄国的话题。这天晚饭,我告诉先生,维多丽亚不相信戈尔巴乔夫后悔的说法。先生说,“我也不相信,这种官方记者带著自己被中共扭曲的思维方式和中共的固有观念和说辞去采访,从话题的引导,到翻译的理解,再加上这个附庸记者的另一层主观理解,最后结论的水分不可估量。一个人理念的转变不是那么简单容易,一个已经清楚确立了民主自由理念的人怎么能再否定民主自由的价值!?” 我说,“没错,中共官方不择手段的宣传方式确实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篇报导表达的语汇和思维方式完全不象开明的戈尔巴乔夫的语汇和思维方式,什么‘稳定是第一位’的,这完全是现今这个僵化独裁的中共政府的套话说辞。我听到一个朋友说这个采访是中共官方伪造的,它把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不满变异成对民主的不满。我根本不在乎这类由官方误导的谣言,即便戈尔巴乔夫真的后悔了,那也只能说明戈尔巴乔夫思想的局限性。如今,任何人反对民主自由的说辞,都丝毫不能影响俄国的民主进程,也挡不住中国民主的到来。”

八月三十 日早上八 点,基洛夫号在一个叫乌格利奇 (Uglich) 的小城靠岸。乌格利奇市是俄罗斯伏尔加河畔上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建于九百三十七年。考古发掘证实,几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小城幽静又清洁,一路上树木郁郁葱葱,古建筑民居随处可见,小城中还有一座小克里姆林宫。更没想到的是,这么小的城市也不乏美丽的东正教堂。

德米特里喋血大教堂是乌格利奇小城一大景观,教堂周围风景如画,使人留连忘返。

回到船上,还有一个半小时可在岸边游逛。岸边沿街有数百个不同的售货摊位,每个摊位都既有品位又有俄国风味。我象参观艺术馆一样,一个一个地欣赏著这些摊位,它们有俄国服装,开丝米披肩,俄国各式木偶,俄国套娃娃,俄国亚麻桌布和床上用品,手工钩织的床罩,手织的极具俄国风味的毛衣,各式貂毛帽子,令人眼花缭乱。我的一位同游花二十五 美元买了一件完全手工制作的俄国风味的儿童外套。外套用俄式印染的小块花布拼制而成,并有一个连身的尖顶小帽子,外套手工精致,设计很有特色。我走到那个制作儿童服装的摊位,与女主人聊起来,她用简单的英语告诉我,她一冬天都在家缝制这些服装,夏天出来卖。她很得意她的作品也满意她的劳动所得。

 (七)

八月三十日中午十二 点,基洛夫号启航离开古城乌格利奇向莫斯科驶进,明天下午一 点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莫斯科。

用完午餐,我们迫不及待地赶著去音乐厅听演讲,这是船上的最后一场演讲,由导游莱娜主讲,题目是“普京和他的改革”。

前面我提过,船上两个年轻的导游,莱娜与艾瑞娜是一起长大的朋友,从小学就是同学。据我的观察,这两个莫斯科姑娘性格截然不同。艾瑞娜性格温柔随和,言语含蓄,表情憨厚,言谈举止缓慢,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国事务论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