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转70年:流亡上海的犹太人

发表:2008-11-15 01: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水晶之夜”这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名词,却是与历史上丑恶的纳粹迫害犹太人暴行联系在一起的。

1938年11月9日的这一夜被称为“水晶之夜”,也被称作"碎玻璃之夜"。犹太人的商店橱窗被砸碎,商店遭抢劫,犹太教堂被焚毁,这一夜也是纳粹大规模残害犹太人罪行的开端。70年后,联合国和德国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让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惨痛教训。让我们也一起把目光转回70年前的上海,回顾一下当时避难的犹太人在上海的生活。

威廉·曼是在“水晶之夜”发生之后,流亡到上海避难的犹太人之一。他来自曼海姆一个传统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有名的神经科医生,他本人在大规模迫害发生之前也在曼海姆商学院任教。在纳粹德国揭开了反犹屠犹序幕之后,很多国家在接收避难犹太人方面设立了重重手续和关卡。

"11月9日那一夜之前,我及时从家里逃了出来,藏到海德堡的森林里,才没有被逮捕,躲过了这一劫难。几天后,我收到海德堡大学的一份通知,告知我不能再进入海德堡的校园。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必须尽快离开德国。但是,我应该去哪里呢?"威廉·曼回忆起70年前的历史这样说道。

当时上海是唯一一个无条件收留犹太人的城市,前来避难的犹太人无需办理任何签证手续。于是,22岁的威廉通过法兰克福的一家旅行社,辗转过境瑞士,然后乘船穿过苏伊士运河,从孟买飘洋过海到了香港,在漫长的三个星期的长途颠簸之后,威廉才最终抵达上海。

和当时在上海生活的大多数外国人不一样,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大多并不富裕,来自教师、医生和小商人阶层。因此他们基本上都生活在虹口区,那里的情况和灯红酒绿的法租界和英美国际租界有着天壤之别。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贫穷景象,是我们在欧洲绝对无法想象的。有人在路边死去,却没有人去管。还有满街的乞丐,和那些被重物压弯了腰的搬运工人。然而,在上海的另一边,上演的却是繁华富裕的生活。"威廉说。

上海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

据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的潘光教授研究统计,从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除数千人经上海去了第三国外,到1941年 12月珍珠港事变发生时,仍有大约2.5万犹太难民在上海栖身。上海一个城市所接纳的犹太难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所接纳的犹太难民的总和还要多。

许多犹太难民刚来上海时都感到十分沮丧和悲哀,开始强烈地想念欧洲的家乡。"假如我能有一天再回到欧洲,那么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这样的字句时常出现在流亡上海的犹太人的书信中。

然而,这些犹太难民事后才知道,与留在欧洲被纳粹残忍杀害的数百万同胞相比,自己能逃到上海真的是万幸。1942年7月,纳粹盖世太保驻日本首席代表梅辛格上校来到上海,向日本占领当局提出了屠杀犹太人的"上海最后解决方案",要求日本占领当局抓捕在上海的所有犹太人,并建立三个集中营关押屠杀他们。这个方案最终因德日之间的分歧而未能付诸实施。尽管1943年2月日军在虹口建立了"无国籍难民隔离居住区",所有欧洲犹太难民被强令迁入该区,但所幸几乎所有的上海犹太人都熬过大战而幸存了下来。

 

来源: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