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短命不在贪

发表:2009-02-20 22: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腐败文化和特殊的人际关系让官员难以自拔

中国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的"贪官短命论"言之凿凿,有人说"听了这番话,让人感到痛快"。但痛快之余,贪官自有"短命无奈论",不贪未必命长。

洪昭光说:"腐败的人啊,他贪婪,也就恐惧,多数人白天食不知味,夜里寝不能寐,惶惶不可终日,导致身体免疫机能全面下降,极易患病。"

洪专家的话让人想到2月14日新华网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重庆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因受贿金额超过1589万元,去年年底被一审判处死缓。

"贪网恢恢"

与别的贪官不同,梁晓琦袒露胸襟,揭示"贪官心理学"。他承认,在房地产规划、开发领域中存在一种"潜规则",让他感到"恐惧"、"心理承受者巨大压力"。

梁晓琦也曾试图摆脱这种折磨。他多次酝酿主动调离规划局副局长这一"肥缺",但到了新的岗位,还是难逃"潜规则"的宿命。


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受贿罪行被处决

梁晓琦回忆说,当收到第一个50元的红包时,他环顾四周,乘无人注意将红包放进公文包中。他说:"那一刻稍有脸红"。

2003年,他一次收受好处费25万元。他说:"那一刻心跳加剧,头脑瞬间空白,既有强烈的震撼,又有加倍的恐惧。"

梁晓琦最终被关进去了,但即便他能成 "漏网之鱼",估计也难逃洪昭光的"短命论"。

人们当然憎恨梁晓琦这类的贪官,但"可恨自有可怜之处"。梁晓琦在"落马"前曾做出挣扎,力图摆脱"潜规则"的魔力,但最后还是成了牺牲品。

也许可以说,让贪官短命的不是贪,而是纵容贪的制度。

何为"潜规则"

洪昭光给贪官开出处方:心存正气,心态平衡,清廉为官。可惜的是,这个方子在今天中国的市面上的确难寻。

人民论坛网近日就干部压力进行的调查显示,近65%的受访者认为,干部的压力主要来自"官场潜规则对个人政治前途的压力"。

又是这个可怕的"潜规则",它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但简单地说,这或许是"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和"腐败文化"结合体。

既然是"人际关系",它就是一张巨大的网,让深陷其中的人难以挣扎和摆脱;既然是"文化",它就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将你我淹没和同化。

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造就了官场"应酬"的本质,在人民论坛网对干部压力的调查中,38%的受访者认为"迎来送往、应酬交往"跻身压力前三甲"。

洪昭光称贪官命短,但即便是不贪之人,在这觥筹交错、应酬交往当中,吃也得吃出一身病。所以,不贪也未必命长。

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李景平说,腐败不仅是"政治和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模式中"。

于是,真心拒腐的领导干部被讥讽为"假正经"和"呆板";美满的家庭也经受不住"二奶"的冲击,"情人节"也难免变成妻子的"擒人节"。

这就是坏文化的可怕之处。今天,即便有官员意识到改变政治制度、设立监督制衡机制的重要性,也难以"出淤泥而不染"。因为这已非个人所能为,已非从自身做起、保持清廉正直就能改变的了。

人都是怕死的,洪昭光"贪官短命论"或许能让惜命的贪官三思;但人也是贪婪的,这只能以法律和制度加以约束,自律虽可提倡,却不能倚赖。

所以,病的不是人,是制度。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