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锟获诺奖后首次返港 太太代为致辞

发表:2010-02-07 00: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虽已入籍美国,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太太黄美芸说:“高教授在香港生活了差不多三十年,可以说他属于香港。”一度激动流泪的高锟,昨日将毕生获得的18个奖状、奖牌,以及物理学奖,赠予中文大学。

“光纤之父”高锟昨日重返由他一手成立的中大工程学院,主持“桂冠学人返故园——中大前校长兼诺贝尔奖得主高锟教授成就展”开幕典礼,是他获诺贝尔奖后首次在香港公开露面。

患上老人痴呆症的高锟看来精神不错,不时面露笑容,跟到场欢迎他的老朋友逐一握手,而当全场鼓掌欢迎时,他更眼泛泪光,鞠躬致意。

不过,当记者问他重返香港是否开心时,他就示意不想接受访问,只笑着以英文回应:“下次吧。”

黄美芸代表丈夫致词时表示,很高兴返到香港这个高锟成长的地方,又强调非常理解公众对丈夫获得诺贝尔奖的兴奋之情,而高锟对能够跟大家分享这份殊荣也感到高兴。

她说:“Charles(高锟)无疑是属于香港的。他在香港就读高中、也曾在中大执教鞭、当校长,并在这里退休,在香港生活逾三十载,是个名副其实的香港人。大家获悉这位‘港产’工程师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兴奋雀跃之情,我们非常理解。”

她又说,希望香港年轻人可以继续进行科研发展,“没有光纤,就没有互联网、电邮、Facebook、Twitter、Youtube,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由具杰出头脑的人创作出来的,而且进化仍未停止,相信香港的年轻同学有空间发展,可创作出比我们想象中更新颖的东西”。

唤醒港人关注老人痴呆症

“我作为一个家庭看护,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一个非常大压力的工作,我们需要社会支持,这些服务现时在香港非常不足够,我希望社会能作出改变。”黄美芸还希望藉这次返港,能唤醒港人对老人痴呆症的关注。

黄美芸致辞完毕返回座位时,两夫妇轻轻地用手互拍了一下膊头,以示相互鼓励。

身兼中大校监的香港特首曾荫权、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经济学奖得主莫理斯,以及中大校董会主席郑海泉,一起见证高锟成就展的开幕。

该展览在中大校园举行,设置了六个主题展板,介绍高锟履历、著作、奖项、笔记;还展出了世界各地包括一些国家元首恭贺高锟获奖的函件、高锟的光纤研究手稿、以及他亲手做的陶瓷。

曾荫权致辞时说:“他的诺贝尔奖,令香港公众关注创新、科研、及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我想鼓励年轻人,要以高锟教授为榜样,去继续推动香港的科技优势,以保持香港作为一个创新科技港的地位。”

多名中大学生均表示感到光荣,高锟为中大增光,尤其是将诺贝尔奖牌及奖状也带返中大保存,将所有殊荣都献给了中大。不过,也有学生希望可以跟他直接交流。

中大昨日宣布成立高锟奖学基金,鼓励在物理及工程系有出色表现的学生;又将在校园内竖立一个高锟雕塑;同时计划以高锟的名义,设立老人痴呆症基金。

在未来两个月内,高锟还会出席中学母校圣若瑟英文书院的135周年创校典礼;农历新年后,则出席香港科学园的“高锟会议中心”命名仪式;以及“与高锟教授同行”步行筹款,为认知障碍者的家属筹募网上培训经费。

来源:《联合早报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