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独特的艺术形式,西汉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赋和乐府诗方面。它如两枝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汉赋的渊源是楚辞,在经过文人们不断探索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长篇韵文。它摒弃了楚辞的晦涩和用典的繁杂,用华丽的辞藻,铺张的手法来描写西汉上层社会的繁华景象。这与当时繁荣昌盛的汉代政治经济有密切联系,它以此反映汉代的统一与强大,显示天子的威严。汉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骚体赋,以贾谊、枚乘为代表,在汉初比较盛行;一种是散体大赋,以司马相如、扬雄、东方朔等为代表,形成于汉初,兴盛于中叶,并替换了骚体赋的地位。
枚乘
贾谊的《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是一篇很好的抒情赋。他的另一篇代表作《鹏鸟赋》,也是一篇抒发悲伤情感的作品,开了西汉散体赋的先河。景帝时,枚乘所作的《七发》,通过描写楚太子的病状,批判养尊处优的封建贵族,意志衰颓、生活糜烂、精神空虚、悲观泄气的剥削阶级的顽症。同时,文章阐明了医治这种病症的良方,是用正确的思想去批评错误的思想,改变作风,振奋精神。这篇文章上承楚骚,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与其它汉赋比较,具有浓厚的批判色彩,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汉武帝至成帝年间,是散体大赋的全盛时期,其中以司马相如最负盛名。他的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这些赋大都以游猎为题材,描写了皇宫的雄伟壮丽,园囿的幽深和禽兽的众多,游猎队伍的壮观,以及音乐、美女等。特别是他的《上书谏猎》,司马相如敢于向武帝进言,劝告武帝不要因为射猎而劳民伤财。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却能抓住要点,畅所欲言,在艺术风格上具备“朴而能华”的辞赋特点。
“乐府”最开始是指掌管音乐的官署,始于秦。如果说汉赋是“阳春白雪”的话,那么乐府就是雅俗共赏的“下里巴人”。到西汉武帝时,为了宫廷娱乐和庙堂祭祀,开始大规模的采集各地民歌,包括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等,既有汉族歌曲,又有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歌曲。这些用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
比如《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回环往复,形象鲜明,音韵和谐,文字活泼,正是民歌的本色。
乐府诗语言朴实,形象鲜明,是汉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汉代乐府诗的体裁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形式生动灵活,其中以五言最多,是东汉以后五言诗的先祖。历代有成就的诗人,都受过汉代乐府诗的影响。
来源:香港文汇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