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健康险公司迎机遇 中资公司陷困境

发表:2013-10-04 09: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10月04日讯】在国务院批准的上海自贸区试点方案中提出,将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险机构。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部分保险公司成立了专业的健康医疗保险服务公司,但是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试点设立外资专业的健康医疗保险服务机构,将会成为国内专业健康医疗保险发展的催化剂。而对于客户来说,将面临更多的产品选择机会。目前低水平的保险产品供应大,针对高端人士的产品供应不足,放开外资健康险进入,将有利于增强竞争,降低健康险产品费率。

中资公司陷困境

与国内整个保险行业的迅猛增长相比,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始终不温不火,经营主体甚至举步维艰。

目前,已开业的几家健康险公司经营窘迫。曾有民营股东背景的瑞福德,因粗放式经营模式导致生计难维,最终被安邦保险收购;人保健康险则依靠2008年大卖投资型险种被市场戏谑“不务正业”;平安健康险则选择静观不动,最后等来外资救赎。

很明显,被市场寄予厚望的首批专业健康险公司并没能挑起提振健康险市场的重任,反而殊途同归,被迫走上“求变图存”之路。外界质疑头戴专业光环的健康险公司为何不集中精力开发健康险产品及健康管理服务,对此,一家健康险公司负责人直陈缘由,“其他国家通常只有专业健康险公司才能销售健康险产品,但在我国,寿险、财险公司也可经营健康险业务。我们为了突出专业性优势,就必须在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上胜出一筹。但这意味着成本高企,也就等于在价格上失去优势。”

同时,国内医疗费用大幅增长、健康险公司与医疗体系的脱钩导致来自医疗机构不可控制的费用风险,这些问题仍是目前健康险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对于国内健康险业务的发展阶段,国际健康险公司信诺集团全球团险业务中东及亚太区战略业务部高级副总裁认为,高端医疗保险在中国是非常小众的市场,还不太成熟。健康险发展主要有五个阶段:第一是提供基本的寿险,比如大病险;第二是现金支付,比如要做手术可以直接提供现金支付;第三是政府提供的医保阶段,保险公司提供的辅助附加保险,中国内地正处于这个阶段,这个并不全面,也不可能提供很多昂贵的服务;第四是提供医疗服务网络,目前香港地区走到这个阶段,保险公司提供设计统一的福利产品;第五是提供个人定制化服务,处于动态的管理服务中。

外资积极介入

在外资看来,中国独立健康险产品的缺乏及目前中资健康险公司专业能力缺失的现状,虽然使其在华扩张挑战重重,但或许亦是其伺机而动、施展拳脚的机会。

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健康险公司包括德国DKV、英国保柏(BUPA)、Discovery、美国维朋等,其中,DKV已与人保健康建立合作关系,Discovery也已与平安健康合作。

外资健康险巨头的乐观或许来源于中国健康险市场的潜力。一位业内人士说,在西方成熟市场,健康险占行业保费的比例可达30%,而我国真正意义上健康险产品的保费收入,整个行业占比不足10%,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

目前中国市场对于国外的健康险公司并未完全放开。除了信诺集团采用合资形式入股招商信诺人寿的方式取得保险牌照之外,其他境外健康险机构在中国普遍采用与中资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作为第三方管理公司帮助保险公司定价、设计产品以及核保理赔,以中资保险公司名义出单。

“但上述外资健康险巨头有望在自贸区内申请经营牌照,向保监会报备产品。”有业内人士透露。

目前中国保险市场正从提供储蓄型保险向提供风险型保险发展。随着市场成熟会积累更多数据,收集客户信息,可以对保险产品更好地定价。而伴随着国民收入的提升,会有更多人希望获得具有“个人定制”色彩的医疗保健和管理产品,这就是健康险的发展机遇。

来源:中国证券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