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止於熟人?(图)

作者:卢昌海 发表:2013-10-24 04: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流言止于何处?

【看中国2013年10月24日讯】无论可靠的信息还是流言,都是数量巨大且深具影响力的,它们究竟是如何传播的呢?这个问题几十年来吸引过不少人的关注,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等都对讯息或流言的传播进行过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arkGranovetter)的研究。在那项发表于40年前(1973年)的研究中,格兰诺维特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将关系疏远的称为弱联系(weaktie),关系密切的称为强联系(strongtie)。在这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讯息的传播主要依靠弱联系-或者换句话说,信息主要是通过关系疏远的人传播的。

这一结论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因为在直觉上,关系密切的人-即所谓的强联系,似乎才是更主要的信息来源。不过比结论更出人意料的乃是结论背后的数据-你相信吗?-仅仅来自对经由朋友介绍而找到工作的几十人的采访。通过采访,格兰诺维特发现那些人多数是经由较为疏远的朋友(即弱联系)的介绍而找到工作的,于是就下了“讯息的传播主要依靠弱联系”这一结论。在并不面临实质困难的情形下,采集的数据如此稀少(只有几十),选取的例子如此特殊(只是找工作),做出的结论却如此宏大(针对信息的传播),这样的研究虽一度遭到拒稿,最终却以“弱联系的力量”(TheStrengthofWeakTies)为题发表在了《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上,并成为了引用数超过23,000的经典论文,这恐怕是社会科学独有的奇蹟。

不过,经典自有经典的魅力。2013年3月,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University)的研究者卡塞(MartonKarsai)等人的一项新研究将那篇40年前的经典重新推上了新闻频道。卡塞等人注意到,信息传播领域的研究有一个传统的侷限性,那就是所涉及的大都是对时间平均后的静态数据。为了突破这一侷限性,他们决定对动态数据展开研究。为此,他们采用了某个欧洲国家几百万人之间数以亿计的手机通话记录,每则记录都标有时间,因此很方便研究讯息传播的动态过程。

经过研究,卡塞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结论,那就是强联系会阻碍讯息或流言的传播,不仅会减慢传播速度,而且还会减小传播范围。这个结论与格兰诺维特早年的结论-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弱联系,是符合的-当然,也同样有些出人意料。不过社会科学中的很多东西,当你有了结论之后,往往总能找到定性的说法来“解读”。拿卡塞等人的观点来说就是:关系密切的人乃是熟人,熟人往往形成圈子,从而使信息的传播侷限在圈子里,换句话说,通过强联系传播的信息往往会侷限在由强联系组成的子网络中。听起来有几分道理,却又不尽然,作为“解读”恐怕就只能如此了。

常言道:流言止于智者。但若格兰诺维特和卡塞等人的研究结论可靠,这“常言”似乎该改为“流言止于熟人”了。

不过,现在做改变还为时太早,因为卡塞等人的研究以数据多寡而言虽远比格兰诺维特的研究强,在其它方面却仍很薄弱,不仅采用了很特殊的数学模型,所依靠的手机通话这一特殊信息渠道也是实验设计上的弱点(原文用“软肋”一词),因为和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其它渠道相比,手机通话的对象是明显偏于熟人(或强联系)的,从而并不能对强联系与弱联系的作用给出有效对比。而且手机通话未必是讯息传播的主渠道,也就较不具有代表性。不仅如此,讯息-尤其是流言的传播跟国民性格及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可能因国家、民族而异。卡塞等人的手机通话记录来自单一国家,大概也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卡塞等人自己也承认,目前尚不存在真正普遍的看法,对讯息传播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